懶人包
全球景氣趨勢:
- 製造業 PMI:51.6,創8個月新高,表現強勁。
- 服務業 PMI:49.7,創25個月新低,陷入萎縮。
- 綜合 PMI:50.4,接近榮枯線,經濟增長放緩。
全球景氣趨勢:
- 關稅戰恐推升通膨壓力。
- 服務業衰退加劇美國經濟衰退疑慮。
- 製造業成長或為短期拉貨,服務業受成本壓力拖累。
內容
PMI是什麼:
- SP Global PMI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是通過對製造業與服務業採購經理的問卷調查計算得出的,調查項目包括新訂單、生產、就業等,超過50表示擴張,低於50則表示收縮。
關鍵數據解析:
(圖1)S&P Global Flash US PMI
全球標普 (S&P Global) 周五 (21 日)公布初步調查顯示,美國商業活動在 2 月幾乎停滯,主要受到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和聯邦政府支出大幅削減的影響,這也讓川普當選後的企業信心成長大幅回落(ref 1)。
- 製造業 PMI:初值報 51.6,預期 51.3,前值 51.2,創 8 個月新高。
- 商品生產與庫存狀況:工廠產出連續第二個月增長,而且增長速度達到近一年來最快。此外,由於原料庫存下降帶來的負面影響有所緩解,意味著庫存減少對生產的拖累正在減弱。
- 新訂單與就業情況:新訂單雖然仍持續增長,但增長幅度趨緩,部分原因為出口訂單的損失成長,且就業增長幾乎停滯。
- 交貨時間提升:連續第五個月供應商交貨時間延長,但增長幅度已經放緩。通常交貨間提升表示了供不應求的狀況。
- 服務業 PMI:初值報 49.7,預期 53.0,前值 52.9,創 25 個月新低。
- 新訂單與就業情況:新訂單幾乎沒有增長,同時出現裁減員工的現象。樂觀指數降至五個月以來的最低點,反映出市場對未來經濟前景持悲觀態度(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於2月降至64.7),主要擔憂來自關稅與地緣政治的不利影響。
- 成本上升與競爭壓力:因關稅與工資上升產生了投入成本提升的狀況,導致通膨壓力加大,但激烈的市場競爭迫使企業降低銷售價格,以維持競爭力。這可能會導致企業的利潤率下降。
- 綜合 PMI :綜合PMI從52.7降至50.4,顯示整體經濟增長幾乎停滯,這反映出製造業與服務業之間的顯著分化:製造業顯示出韌性,但服務業的收縮正在拖累整體經濟表現。
總結
從2月的 PMI 初值來判斷,關稅通膨可能對市場產生了壓力。由於企業擔心關稅戰產生後續產銷的不確定性,故產生了提前拉貨的現象,使得進貨成本與工廠產出大幅提升的狀況,帶動製造業 PMI 持續增溫。然而,這可能只是短暫的現象,且短期內的快速拉貨亦可能造成庫存增長的壓力。
服務業則於本次大幅衰退,不僅大幅低於市場的預期之外,更跌破了 50 的榮枯線。同時,服務業的進貨成本與工資成本持續上行,企業為了增加競爭力而自行吸收成本,將導致利潤率明顯下降,對於整體獲利產生壓力。此外,服務業為美國GDP的主要組成(約65%),故當服務業持續衰退時,將對美國經濟產生劇烈影響,進而影響資本市場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