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人的自白:那些我不再否認的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曾經逃避過那些脆弱,但現在我學會與它相處。

今天是2025.03.28星期五。

這是第七篇自我觀察日記。


前幾天做了高敏感測驗,測出來的結果是87分不能再高(開玩笑),我記得大約四年前有測過一次,那時候是60幾分,我思索了一下,為什麼經過個幾年反而越來越高,後來我才明白,不是我越來越敏感,而是,或許我本來就是這樣。

 

我想或許是因為當初在做測驗時不願承認與面對自己是高敏感人吧,那時候在回答問題時,也許是以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心態去回答的吧。

以前的我會覺得做一個高敏感人會很容易受傷,尤其是像我這類有心理疾患的人來說,高敏感的特點會使我對外界的一切更加刺激,加上當時與前任在一起的時候,可說是我心理狀態最扭曲的時候,每次有衝突時對方總是會冷暴力,導致我恐慌症發作,或許是因為這樣我才告訴自己不要這麼敏感,想來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吧。

 

但有些事不是你越想去忽略、隱藏,它就會消失不見,它還是存在於你的生活中,像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組成了你,這個人。

 

我最常被周遭人說:『妳怎麼一直戴著耳機?』

 

即使音樂沒在播放,還是會習慣將耳機戴著,我覺得這使我更有安全感,一個人出門去百貨公司那種人多的地方的時候,如果沒有戴著耳機其實我會有點不安、焦慮、恐懼,在日常生活中我覺得戴著耳機聽音樂的時候,是我感到最自在的時候,那就像我創造了只有我的世界,令我覺得安心。

 

但矛盾的是,我會自己一個人去看演唱會。

我知道,這跟我前述所言相差得有點大,演唱會人這麼多,我怎麼能接受呢?

 

開始前我一定會覺得侷促不安,但當演唱會開始後就可以聽到所有人的大合唱,幾百幾千的陌生人一起唱著你所愛的音樂人的歌曲,那瞬間我會覺得儘管大家素不相識,但在那段時間裡,每個人的心是被聯繫起來的。

 

我想,這也是高敏感人所擁有的一種天賦吧。

從微小的地方,去體會到巨大的感動。

 

有人說高敏感是一種禮物、一種天賦,我曾不以為然,我想著,對外界和周遭的人事物都如此敏感,怎麼會是一種禮物呢?

 

有些朋友會很突然的說:『妳一定是高敏感人。』

我會很困惑的問:『你怎麼突然這樣說?』

後來她才向我解釋,因為我會無意識地去學他們講話的腔調,而且是很自然的那種,聽完以後,我回想了下以前在看劇的時候,如果我那陣子常看日劇、美劇、韓劇等外國語言的影集的話,我那陣子講話就會變成那個腔調或語言,而且是下意識脫口而出的那種。

 

我想這也是高敏感人的一種特徵吧,其實我並沒有對高敏感人做太多研究和調查,我只是就我自身體驗到的去想而已。

 

我身邊也有幾個高敏朋友,她們深受高敏的困擾,有些會因為外界刺激太強烈而導致不敢出門,而有些則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陷入過度解讀,各種情況都有,我再回想了下自己的情況,或許我以前會逼自己裝得不像高敏人,是因為我以為這樣比較「正常」。

 

但其實,我不是真的在面對世界,我只是在戴著耳機、披著一層保護殼,努力往前走。現在回想起來,那份努力雖然辛苦,但也算是我當時保護自己的方式。

 

我從小就很善於讀空氣,大人們在說話時我總會在旁邊默默地做自己的是,儘管我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我也不會吵鬧,他們的語氣、表情、那些沒說出口的情緒,就像漫畫裡的泡泡框那樣,一個個在我眼前浮現。長大以後,我懂那些表面話背後的意思,也因此少吃了很多虧——但有時候,我還是會因爲太想配合他人,而委屈了自己。

 

到了近幾年,我開始接受自己是高敏人這件事,也慢慢了解身為高敏人,腦袋基本上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的在轉,這也或許是我的睡眠障礙一直沒好的緣故,前幾日回診的時候,我將這個發現告訴我的心理醫生,他說我越來越了解自己了,而且也偵破了這個盲點,這就是最大的曙光了。

 

聽到醫生這樣說,我彷彿被溫柔地接住了,或許正因為我高敏、因為我高度覺察,我才有機會一年比一年的更瞭解自己、也更願意照顧自己。

 

所以,高敏感到底是不是一種天賦禮物嗎?

我現在也不敢下定論。

但我知道儘管它會讓我有些受罪,可其實它也算是一種保護自己的盾牌,也讓我願意慢慢地再更了解自己一點。

 

如果你也是高敏感人,你飽受困擾,或許這篇自我觀察日記可以陪著你慢慢閱讀自己,因為我也還在閱讀自己。

 

我是微光涼生,我們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光涼生的沙龍
7會員
11內容數
我在黑夜裡行走,一步一步的邁向有微光的地方。 同時我也拿著筆在沿途寫著療癒自己的文字。
微光涼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6
我以為我不夠乖,所以沒有人願意留下來。 後來我才懂,錯的不是我不夠好,而是我從沒被教會怎麼好好被愛。
Thumbnail
2025/05/06
我以為我不夠乖,所以沒有人願意留下來。 後來我才懂,錯的不是我不夠好,而是我從沒被教會怎麼好好被愛。
Thumbnail
2025/05/02
曾經我像個小丑,但現在,我像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5/02
曾經我像個小丑,但現在,我像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4/27
孤獨不是敵人。 它是手持著油燈,在黑暗裡陪著你前行的朋友。
Thumbnail
2025/04/27
孤獨不是敵人。 它是手持著油燈,在黑暗裡陪著你前行的朋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從小到大對於自己高敏感性格的困擾和困惑,以及透過一本書的認識,我重新認識自己並接受自己的高敏感特質。我列舉了我對於高敏感的五個思考方式,並且希望能夠啟發其他高敏感族群的人,讓他們也能認同自己獨特的特質。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從小到大對於自己高敏感性格的困擾和困惑,以及透過一本書的認識,我重新認識自己並接受自己的高敏感特質。我列舉了我對於高敏感的五個思考方式,並且希望能夠啟發其他高敏感族群的人,讓他們也能認同自己獨特的特質。
Thumbnail
感知讓我得到什麼?感受讓我辨別什麼?情緒讓我經歷什麼? 高敏感者容易神經緊繃、精神疲憊, 因為感受力較為強烈,就更容易受到刺激, 大部份的人無法理解高敏感者,究竟誰來體諒我們呢? 我只是跟你想得有點不一樣,並不是錯,而是"福"。
Thumbnail
感知讓我得到什麼?感受讓我辨別什麼?情緒讓我經歷什麼? 高敏感者容易神經緊繃、精神疲憊, 因為感受力較為強烈,就更容易受到刺激, 大部份的人無法理解高敏感者,究竟誰來體諒我們呢? 我只是跟你想得有點不一樣,並不是錯,而是"福"。
Thumbnail
瞭解自己的特質對管理情感是關鍵。本文介紹了高敏感族群的特徵及相處建議,並分享了管理情感和提升自我肯定感的方法。透過此書瞭解高敏感特質,並採取適當的方法來管理,能幫助高敏感的人更好地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瞭解自己的特質對管理情感是關鍵。本文介紹了高敏感族群的特徵及相處建議,並分享了管理情感和提升自我肯定感的方法。透過此書瞭解高敏感特質,並採取適當的方法來管理,能幫助高敏感的人更好地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有些高敏感者"很容易被誤會"總是往負面的方向走, 但其實只是因為特別的"共感力", 明明不是自己的情緒,卻彷彿是自己親身經歷般而產生"同理心", 高敏感者很輕易能同理他人,卻無人能同理自己, 這其實會讓高敏感者時常陷入一種"孤獨感"。
Thumbnail
有些高敏感者"很容易被誤會"總是往負面的方向走, 但其實只是因為特別的"共感力", 明明不是自己的情緒,卻彷彿是自己親身經歷般而產生"同理心", 高敏感者很輕易能同理他人,卻無人能同理自己, 這其實會讓高敏感者時常陷入一種"孤獨感"。
Thumbnail
本書介紹高敏感族的特質,以及對高敏感族的建議。藉由此書可以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以及如何處理高敏感的情緒。另外我也是非常明顯高敏感人,也分享了個人的經驗和心得,並提供了對高敏感族的建議。 身為一個高敏感指數109的高敏感人,過去也經過很多懷疑自己的時刻,藉由這本書更了解自己
Thumbnail
本書介紹高敏感族的特質,以及對高敏感族的建議。藉由此書可以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以及如何處理高敏感的情緒。另外我也是非常明顯高敏感人,也分享了個人的經驗和心得,並提供了對高敏感族的建議。 身為一個高敏感指數109的高敏感人,過去也經過很多懷疑自己的時刻,藉由這本書更了解自己
Thumbnail
與眾不同的內在力量,與眾不同是值得驕傲的事。
Thumbnail
與眾不同的內在力量,與眾不同是值得驕傲的事。
Thumbnail
常與大部分的社會意見分歧,不自覺會認為"自己是否符合?" 在"自問自答"的過程裡,被情緒擱淺了,動彈不得, 其實只是因為我把"重心"放錯了... 我需要輪流讓"不同情緒面向的自己"釋放出來, 用"好奇心"去看待自己。
Thumbnail
常與大部分的社會意見分歧,不自覺會認為"自己是否符合?" 在"自問自答"的過程裡,被情緒擱淺了,動彈不得, 其實只是因為我把"重心"放錯了... 我需要輪流讓"不同情緒面向的自己"釋放出來, 用"好奇心"去看待自己。
Thumbnail
「家」真的這麼舒適,就不會相處的如此艱難... 你不要這麼敏感、你不要在意這麼多、你就是想太多才會這樣! 如果可以做得到,誰不想這樣做呢? 明明是高敏感者,卻硬是要被改造成不敏感,追尋著"自我價值的意義", 真正的我,並不如你們口中的評論,"該如何"跟身為高敏感者的我相處。
Thumbnail
「家」真的這麼舒適,就不會相處的如此艱難... 你不要這麼敏感、你不要在意這麼多、你就是想太多才會這樣! 如果可以做得到,誰不想這樣做呢? 明明是高敏感者,卻硬是要被改造成不敏感,追尋著"自我價值的意義", 真正的我,並不如你們口中的評論,"該如何"跟身為高敏感者的我相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