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馬可福音》第七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馬可福音》第七章記錄主耶穌與法利賽人及文士的對話,揭示宗教形式與屬靈實質之間的衝突。本章不僅指出人的傳統與神誡命的張力,更揭開人心敗壞的根源,並展現耶穌對外邦人的憐憫與醫治。整章由三個段落構成,逐層深入,呼喚信徒回歸信仰的核心——真誠的心與順服的靈。 一、人的遺傳與神的誡命(可7:1–13) 章首,法利賽人與幾個文士因看見門徒「用俗手,就是沒有洗的手吃飯」(可7:2),便質問耶穌為何不遵守古人的遺傳。耶穌回應說:「你們是將人的遺傳當作道理教導人;卻離棄了神的誡命。」(可7:7–8) 這段揭示一個核心問題:宗教傳統若取代神的話語,就會成為虛假的敬拜。法利賽人表面敬虔,實則遠離神心意。特別是在「供奉」(Corban)之例中,他們以宗教名義推諉孝道,違背神明確的誡命(可7:10–13)。 對信徒而言,這是嚴肅的提醒:敬虔不能只停留在形式與規條上。若失去對神話語的順服,即便外在敬拜再周全,也不蒙神悅納。信仰應回歸神啟示的中心,不可被人的習俗與制度所取代。

二、污穢從內而出(可7:14–23) 耶穌接著教導群眾:「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惟有從裡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可7:15)這一真理打破猶太人根深蒂固的潔淨觀念,指出罪的根源不在於儀式的遵守,而在於內心的敗壞。 耶穌進一步解釋:「從人裡面,就是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兇殺、姦淫……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的,且能污穢人。」(可7:21–23) 這段信息針對人的核心問題——心的敗壞。罪不只是行為的偏差,更是心思意念的腐敗。人若不悔改,即使外表遵行律法,也無法得潔淨。 信徒當深思:神所看重的,是清潔的心與正直的靈。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行為的矯正,更是生命的更新。真潔淨的根基,是讓聖靈光照內心,承認自己的敗壞,讓基督在我們裡面居首位。 三、信心跨越邊界(可7:24–37) 章末記錄兩個神蹟:耶穌醫治腓尼基婦人女兒的污鬼,以及開通一位耳聾舌結之人的聽語功能。這兩件事發生在外邦地,顯明福音對所有人開放的真理。 當腓尼基婦人求耶穌醫治其女時,耶穌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可7:27)她卻以信心回應:「主啊,不錯;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們的碎渣兒。」(可7:28)她不以身分自卑,也不因被拒絕而退縮,反而抓住神的憐憫不放。 這樣的信心蒙主稱許,女兒即時痊癒。接著,耶穌又治好耳聾舌結之人(可7:31–35),並吩咐眾人不要宣揚,卻仍引發人驚奇。 這提醒信徒:神的恩典超越文化與血統的界限。祂垂聽謙卑尋求者的禱告,也在人看為卑微之處彰顯榮耀。信心不是出於條件,而是出於信靠。只要憑著信心來到主前,就必得著祂的幫助與醫治。 《馬可福音》第七章從猶太宗教傳統的批判開始,逐步轉向內心潔淨的教導,再進入信心與醫治的彰顯。整章呈現一個強烈信息:真正的屬靈生命不在於外在表現,而在於對神真實的信靠與順服。 願我們不陷於形式的敬虔,而是在心靈與誠實中敬拜神;不只求外在的潔淨,更渴望裡面的更新;不因身分限制神的作為,而憑信心接受祂的救恩。主看重的,不是手是否洗淨,而是心是否向祂敞開。願我們真實地回應這位察驗人心、醫治靈魂的主。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4K會員
1.2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5/20
《創世紀》第三十七章進入雅各後代的敘述,焦點轉向約瑟的生平。章中記錄他所作的夢、父親對他的偏愛、兄長的嫉妒,以及他被賣往埃及的經過。這不僅是約瑟故事的開端,更展現神如何在人性的張力中推進祂的計畫。本文將從三個層面,探討本章所彰顯的屬靈意義。
Thumbnail
2025/05/20
《創世紀》第三十七章進入雅各後代的敘述,焦點轉向約瑟的生平。章中記錄他所作的夢、父親對他的偏愛、兄長的嫉妒,以及他被賣往埃及的經過。這不僅是約瑟故事的開端,更展現神如何在人性的張力中推進祂的計畫。本文將從三個層面,探討本章所彰顯的屬靈意義。
Thumbnail
2025/05/18
《創世紀》第三十六章記載以掃的後裔,亦即以東人的族譜與定居地。整章不似前後篇章那般情節豐富,而是系統列出以掃的妻子、子孫、族長與君王。然而,在看似「旁支」的敘述中,卻蘊含深刻的屬靈信息。它提醒我們:神是歷史的主宰,祂信守對亞伯拉罕之約,也對所有人的道路掌權。本文將從三個層面探討本章的屬靈意義
Thumbnail
2025/05/18
《創世紀》第三十六章記載以掃的後裔,亦即以東人的族譜與定居地。整章不似前後篇章那般情節豐富,而是系統列出以掃的妻子、子孫、族長與君王。然而,在看似「旁支」的敘述中,卻蘊含深刻的屬靈信息。它提醒我們:神是歷史的主宰,祂信守對亞伯拉罕之約,也對所有人的道路掌權。本文將從三個層面探討本章的屬靈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1. 簡單直接的信息 2. 豐富的象徵和比喻 3. 強調耶穌的神性 4. 個人見證 5. 愛的主題:約翰反覆強調神的愛,以及信徒之間應有的愛,這是基督信仰的精髓。 6. 聖靈的教導 7. "我是"的宣告:耶穌多次使用"我是"來宣告祂的身份。 8. 強調信心
Thumbnail
1. 簡單直接的信息 2. 豐富的象徵和比喻 3. 強調耶穌的神性 4. 個人見證 5. 愛的主題:約翰反覆強調神的愛,以及信徒之間應有的愛,這是基督信仰的精髓。 6. 聖靈的教導 7. "我是"的宣告:耶穌多次使用"我是"來宣告祂的身份。 8. 強調信心
Thumbnail
《公禱書》在教會生活層面,塑造普世聖公宗基督徒的崇拜生活,讓不同年紀、種族、文化、神學知識、屬靈成熟度的會友,藉著穩定一致、非個人化(有公共意味)的禱文、禮儀、詩篇等,靈命漸漸成長。
Thumbnail
《公禱書》在教會生活層面,塑造普世聖公宗基督徒的崇拜生活,讓不同年紀、種族、文化、神學知識、屬靈成熟度的會友,藉著穩定一致、非個人化(有公共意味)的禱文、禮儀、詩篇等,靈命漸漸成長。
Thumbnail
《馬太福音》4:1-11 提供了耶穌在曠野受試探的詳細敘述,這對研究耶穌的品格和教導具有重要價值。詳細的描述有助於對每個試探的象徵意義進行全面分析,並探討耶穌如何通過引用經文抵抗誘惑。以下是一些研究方向的建議。
Thumbnail
《馬太福音》4:1-11 提供了耶穌在曠野受試探的詳細敘述,這對研究耶穌的品格和教導具有重要價值。詳細的描述有助於對每個試探的象徵意義進行全面分析,並探討耶穌如何通過引用經文抵抗誘惑。以下是一些研究方向的建議。
Thumbnail
díscite a me, quia mitis sum et húmilis Corde  你們跟我學,因為我是柔和的,我的心是謙下的  瑪竇福音十一章29節 
Thumbnail
díscite a me, quia mitis sum et húmilis Corde  你們跟我學,因為我是柔和的,我的心是謙下的  瑪竇福音十一章29節 
Thumbnail
上週結束高雄場的單身營會,在繁忙的服事後,我就效仿耶穌,退到安靜的地方禱告,並且思想耶穌的受難與復活的過程。
Thumbnail
上週結束高雄場的單身營會,在繁忙的服事後,我就效仿耶穌,退到安靜的地方禱告,並且思想耶穌的受難與復活的過程。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Thumbnail
牧師一再強調「我們不要埋怨、反擊」,但這也成為我今天聽講道時,最在意的部分,因為我必須指出:「若是佇苦痛、壓迫的中間的人,甘袂當埋怨?」
Thumbnail
牧師一再強調「我們不要埋怨、反擊」,但這也成為我今天聽講道時,最在意的部分,因為我必須指出:「若是佇苦痛、壓迫的中間的人,甘袂當埋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