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鮮文人朴趾源在自己訪問滿清之後的《熱河日記》裡寫道,很多朝鮮人來訪滿清,多半都沒辦法好好跟清的讀書人交友,因為他們動不動就:
「要嘛是急於向他們問煩難的問題,逕自討論當世事務。要嘛就是跟他們炫耀自己穿的衣冠,好看他們羞愧的樣子。或者直接問他們思不思念漢人政權,讓他們胸中鬱結。這不但是他們忌諱的題目,對我們來說也是疎失,相當不謹慎。」(或急於質難,逕談當世。或自誇衣冠,觀其愧服。或直問思漢,使人臆塞。此等非但彼所忌諱,在我踈失,亦自不細。)
簡單來說,朴趾源覺得這些朝鮮人就是單純來炫耀一下自己小中華的優越感的。他覺得以獲取情報而言,相當不明智。
那他覺得應該怎麼做呢?最好先談論一些風雅之事,說點前朝典故,多多切磋下古典學問,不要讓人家難堪。最後談笑風生、搏感情到位了,那自然可以在眉宇言談間,得到點真實資訊。
然後朴趾源當然覺得自己交友成功,忍不住自誇道:「此余所以畧得其影響於紙墨之外也。」
先不論朴趾源的成效如何,但如果他說的是真的話,刻意去戳人痛處的那些朝鮮文人是真的蠻令人煩躁的。
&
圖片:1863年的兩班照片,距離朴趾源的時代有點時間了。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Koreans oldest pic 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