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花了很多年才明白,母親對我們的否定,其實不是針對我們,而是源自她對自己深層的貶低。
她從未允許自己擁有美好,她覺得那些美好應該由別人主動給予,就像收到禮物一樣,只有這樣,她才覺得自己是被肯定的、被需要的。 於是,她也不允許我主動去擁有。 她無意間教會我們的,是一個錯誤的信念——「我不配被愛,不配擁有。」
男朋友
那年大姊談了戀愛,是工作上的同事。
當大姊有點害羞又興奮地告訴母親時,她卻立刻板起臉,語氣嚴厲地問: 「妳了解他的家庭情況嗎?」 「妳知道他有沒有欠債嗎?」 「為什麼要跟他在一起?」
話一說完,她便氣沖沖地轉身離開,只留下大姊一個人茫然地坐在客廳。
大姊當時在心裡吶喊:「我只是談個戀愛啊,又不是要賣身!」——但母親聽不見。
男朋友總是默默記著大姊喜歡的東西,在生日那天出其不意地送給她。
有一年,男朋友陪大姊和母親一起過生日。飯後,他拿出一個巨大的娃娃——那是大姊喜歡了很久、卻因價格不便而一直捨不得買的東西。 當大姊拆開禮物的瞬間,眼淚忍不住掉下來。那份被在乎、被記得的幸福,溫柔得讓大姊不知所措。
母親看到時,臉上卻浮現出一種混雜著不屑、嫉妒與不甘的神情。
她一邊用手推著那個娃娃,一邊冷冷地說:「不就是送妳一個玩具,有必要感動成這樣嗎?我們送妳禮物也沒看妳這麼開心。」
那一刻,大姊愣住了。原本單純的喜悅被瞬間攪亂。
後來,大姊愧疚了很久,她覺得自己對不起家人,也覺得自己的感動太誇張、太不應該。 那時她第一次學會了隱藏快樂——因為太幸福,好像會讓人討厭。

保養品
我們家每個人的房間都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隨意進出,若沒有特別的事也不會頻繁去別人的房間。
但自從我開始用保養品之後,母親總會走進我的房間,翻動我的東西——她想知道我用了什麼、花了多少錢。 我能理解母親心疼子女賺錢不容易,但她這樣的行為,以及接下來那些話,讓我十分不快。
有一次,她趁我不在家,去翻看我新買的保養霜。
等我下班回到家,她語氣陰陽怪氣地說: 「妳那張臉需要用到那麼貴的面霜嗎?」
我愣了一下,還沒反應過來,她又補了一句:
「我自己都捨不得買這麼貴的東西,妳居然花得下去?」
我有些不悅地回:「那是我花自己的錢,為什麼不可以?」
母親的臉色立刻變了,怒吼道:「是妳的錢也不可以這樣浪費!」
浪費?我想對自己好,居然被定義成浪費?
那一刻,我心裡閃過一個念頭——那我又算什麼?
母親覺得昂貴的東西不應該出現在我身上,如果是買給父母,她反而覺得理所當然。
從那之後,只要我買衣服、保養品或保健品,她都會逼我報出價格。 若金額超過她心裡的「標準」,就會迎來一連串的咒罵與責怪。
漸漸地,我學會了「別讓自己太好」。
買東西前,我會先猜那個價錢會不會讓她生氣。 甚至,我開始覺得——自己真的不值得用好的東西。
生日禮物
有一年,我和大姊一起去上海旅行。想著難得出國,決定帶些禮物給家人。當我挑中一個非常漂亮的牛皮錢包送給弟弟當生日禮物,心裡充滿歡喜。那是我第一次能用自己的錢表達愛。
開心的我立刻打電話給母親,想和她分享這份喜悅。
「媽,我買了一個非常精緻的皮夾,正好送給弟弟當生日禮物!」 電話那頭卻傳來她冰冷又不耐的聲音:「為什麼要買那麼貴的皮夾?浪費錢!」 話一說完,她便直接掛了電話。
我愣在原地,委屈得說不出話。
大姊在一旁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柔聲說:「妳的心意有送到就好了。」 但那句安慰,反而讓我更想哭。
原本那份「想讓家人開心」的心意,被瞬間踩碎。
我開始懷疑——原來我連「表達愛」都會做錯。 是不是我做什麼都不對? 是不是我根本不值得被肯定?

覺醒之後
成長的過程裡,我們在母親的價值觀中學會了貶低自己。她不懂「值得」這件事,也因此無法讓我們懂。
她從未擁抱過那個相信自己「配得上幸福」的女人,於是她也無法容許我們成為那樣的人。
但有一天,我們突然明白——那不是我們的錯。
母親只是把她被世界否定的方式,繼續施加在我們身上。她曾經也渴望被愛,只是她不知道該怎麼愛自己。
如今,我們正在學習用不同的方式對待自己。
我們開始允許自己開心,允許自己買一件想要的衣服、擁有一個心動的禮物、被愛、也愛人。
我們仍在學習,學習相信自己「配得上」。
因為我們終於知道——我本來就值得被愛、被擁有,不需要再經過任何人的允許。
~ 作者聲明 ~
本沙龍內所有文章為真實故事改編之原創作品,現以免費形式公開分享。
所有文字與內容皆屬作者心血,僅供閱讀與交流,未經作者書面同意,請勿轉載、複製、改編或以任何形式使用。
感謝你尊重創作,因為這份文字不只是故事,更是作者以及每一位主角的生命痕跡。
願閱讀的你,能在這裡獲得觸動與陪伴。💛
「我是宮羽莫,把自己活成故事,把文字寫成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