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自己洗腦│重塑認知#2│「改變認知」的意義與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就好像盲人摸象,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沒有人見過全貌,

但是透過每個人的視角,總能窺見它的一部份。



大概兩年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成長環境讓自己有了很多限制性信念,外加脫離了某個控制型群體後,看了不少心理學相關書籍幫助自己,了解到認知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於是愛上了閱讀,嘗試從書籍中,重新建構自己的思維。

認知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心理結構,它是由你從小到大的經驗、感受、被灌輸的價值觀等等所構成。你可以把認知想像成一個積木疊疊樂,每一個經驗、感受、價值觀都是一塊長條形積木,一路這樣層層疊高,組成了你的認知。當我們面臨現實事件與過去價值觀之間的衝突時,這便是我們需要改變認知的關卡,通常我們需要在保持「認知整體完整」的情形下,一點點的去改變它的細節,或許有人會說,全部砍掉重練也是一種方法,只是這個舉動會造成嚴重認知崩潰,所以不建議這樣做。


由於認知的構成非常複雜且耗時,所以「重塑認知」的過程當然也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如同你可以慢慢的、一條一條地把疊疊樂當中下層積木抽出,再分別放入新的,如此一點一滴的置換你的認知與思維。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成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人。

認知被挑戰、被改變的時候,會非常不舒服 (身體與心理上都是),因此要掌握住一個原則:不要逼迫自己,以自己能接受的步調去改變就好

優先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你的健康、你的感受都非常重要,要擺在一切的前面。





1.「認知」的力量

《納瓦爾寶典》:不要用時間換錢,要用心智賺錢。培養判斷力,改變心智模式。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所謂「心智」,就是我們每個人腦子裡可以不斷升級的作業系統。

《勝算》:成年人學習的目的,是追求更好的思維模型,認知,是一切的基礎。


其中,《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這本書當中提到─元認知,「元認知」是指認知的認知,也就是你能夠去反思你的認知,以此為基礎來不斷升級你的認知模型。「元認知」其實和另外一本書─《後設思考》在講同一件事情,後者是這麼描述的:我們要學習從一個俯瞰的角度,也就是一個旁觀者、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之前所做出的選擇、自己的感受、思考與行動,這就是所謂的後設思考。再更白話一點說,其實就是一種不斷反思的能力。而升級認知與心智模型的目的是什麼?是希望能夠某種程度上的去「預測未來」,也就是增進自己的判斷力,而判斷力可以增加收入、增加影響力。


認知,決定了一個人看事情的角度,它可以不斷升級、不斷被磨練,當你擁有獨到的眼光、絕佳的判斷力,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上,你仍然能站穩腳跟,獲得財富,也能找到自己擅長或熱愛的事物。

我想了一下,似乎對我而言,獲得財富並非最終目的,而是如同納瓦爾說的,透過財富,我可以獲得某部分的自由─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做不喜歡的事,支配自己時間的權力等等。對你而言,人生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呢?




沒想到才寫到第一點,時間就過去了這麼多XDD,下一篇再寫後續的,內容大致上會是整合幾本書的共通點+自己的反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勇敢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37會員
152內容數
我是Dite 戴特,也可以叫我戴戴😊,這裡會記錄我重塑新生活的點滴 好書推薦|推薦各種心理學、自我成長的好書 旅遊的日子|熱愛日本旅遊,記錄旅行的所見所聞 簡單生活|紀錄自己喜歡看的劇、動畫,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心靈補給|一些從心理書籍獲得的啟發和體悟
2025/08/27
有一類家庭會主動創造資源,讓下一代專注於發展自己的能力、提升認知。而另一類家庭,孩子從小被灌輸的是,不能出錯、不能丟臉、不能失敗。一旦犯錯,就可能被貼上 你不夠好、你不努力、你在拖後腿的標籤。
2025/08/27
有一類家庭會主動創造資源,讓下一代專注於發展自己的能力、提升認知。而另一類家庭,孩子從小被灌輸的是,不能出錯、不能丟臉、不能失敗。一旦犯錯,就可能被貼上 你不夠好、你不努力、你在拖後腿的標籤。
2025/08/25
這個概念出自《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所謂的洗腦,換一種說法就是「重塑認知」 也可以說是「認知再建構」──將某些存在於你大腦中的既定想法,拿出來檢視一番,去蕪存菁,去除無效、甚至對自己有害的認知,添加好的、對自己有幫助的思維,每天養成這個習慣,久而久之,你的認知習慣便會有非常大的改變。
2025/08/25
這個概念出自《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所謂的洗腦,換一種說法就是「重塑認知」 也可以說是「認知再建構」──將某些存在於你大腦中的既定想法,拿出來檢視一番,去蕪存菁,去除無效、甚至對自己有害的認知,添加好的、對自己有幫助的思維,每天養成這個習慣,久而久之,你的認知習慣便會有非常大的改變。
2025/08/23
心理師觀點:設定預期影響自我感受,完美主義易造成自我攻擊。文章探討預期達成與否如何影響精神生命,並以案例說明不切實際預期導致痛苦。如何成為內心強大的人?先管理好你的幻想!
2025/08/23
心理師觀點:設定預期影響自我感受,完美主義易造成自我攻擊。文章探討預期達成與否如何影響精神生命,並以案例說明不切實際預期導致痛苦。如何成為內心強大的人?先管理好你的幻想!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直覺中心是人類圖的覺察中心,訊號最微弱。若無法相信自己的直覺或感到恐懼時,可調配花精使用。
Thumbnail
直覺中心是人類圖的覺察中心,訊號最微弱。若無法相信自己的直覺或感到恐懼時,可調配花精使用。
Thumbnail
「或許有一種全知視角是: 知道因為『我』看不到,所有的想法、潛在念頭 … 所以一切能 中性看待。 無論,有沒有被表達出來的想法。」 因為,看不到完全全面的面向 因為,看不到形成那個想法的成因、背景 或乃至,一路生長而來的生成背景
Thumbnail
「或許有一種全知視角是: 知道因為『我』看不到,所有的想法、潛在念頭 … 所以一切能 中性看待。 無論,有沒有被表達出來的想法。」 因為,看不到完全全面的面向 因為,看不到形成那個想法的成因、背景 或乃至,一路生長而來的生成背景
Thumbnail
📕 意識神學與認知科學的交匯處:  https://reurl.cc/9vEbld
Thumbnail
📕 意識神學與認知科學的交匯處:  https://reurl.cc/9vEbld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Thumbnail
2022.08.03 最近看到這句話,「思想走在觀察前面」,真是太貼切了。 你如何想,決定了你看見什麼,更決定了後續的事情。 因此每個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人,都像是戴著各自的有色眼鏡在觀看世界。 這個眼鏡,就是「思維模式」,是你如何「概念化」這個世界,以方便自己理解並接受它。 它關乎你如
Thumbnail
2022.08.03 最近看到這句話,「思想走在觀察前面」,真是太貼切了。 你如何想,決定了你看見什麼,更決定了後續的事情。 因此每個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人,都像是戴著各自的有色眼鏡在觀看世界。 這個眼鏡,就是「思維模式」,是你如何「概念化」這個世界,以方便自己理解並接受它。 它關乎你如
Thumbnail
觀照不是頭腦的特質,觀照是靈魂、意識的特質,觀照一點都不是一個心理過程。當你觀照的時候,頭腦停止了,當然,在剛開始的時候頭腦會經常介人,開始玩起它的老把戲,於是你忘了觀照;但每當你想起來的時候,不必覺得愧疚或罪惡,只要回到觀照,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觀照你的呼吸,頭腦會慢慢、慢慢地愈來愈少介人。
Thumbnail
觀照不是頭腦的特質,觀照是靈魂、意識的特質,觀照一點都不是一個心理過程。當你觀照的時候,頭腦停止了,當然,在剛開始的時候頭腦會經常介人,開始玩起它的老把戲,於是你忘了觀照;但每當你想起來的時候,不必覺得愧疚或罪惡,只要回到觀照,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觀照你的呼吸,頭腦會慢慢、慢慢地愈來愈少介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