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不必比較,隨喜就是修行。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若見人行善、積福,要打從內心隨喜、讚嘆。 若直接讚嘆會造成諂媚、奉承之疑,背地裡讚揚也無妨,若諸人讚嘆某人之善,自己亦應隨順讚嘆:「確實如此!」 我們在讚揚他人時,常還會加上一句「他的確有如此功德,但是.......」好像心裡還是有些不認同之處,此亦當捨。
~達賴喇嘛尊者 開示~



raw-image

1. 見善要隨喜,而非心生比較

尊者說:「若見人行善、積福,要打從內心隨喜、讚嘆。」


意思是,當別人做好事、累積福德,我們不該因為心裡的嫉妒或比較,而感到不舒服; 相反,要把那份功德當成光明,從心底真誠地去歡喜。 因為「隨喜」本身,也是修福的方式。佛法裡甚至有「隨喜功德」,能讓我們的心與善法相應。



2. 讚嘆,不必帶有心機

尊者提醒:「若直接讚嘆會造成諂媚、奉承之疑,背地裡讚揚也無妨。」


這是說,有時候我們害怕直接誇別人,怕被誤解成拍馬屁。其實不必拘泥於形式。 重要的不是「怎麼說」,而是「心裡真的欣賞」。 如果當面讚嘆會引起誤會,那麼暗中心懷讚歎、默默支持,也是一種善。



3. 隨順眾人,不逆心作對

「若諸人讚嘆某人之善,自己亦應隨順讚嘆:確實如此!」


這裡強調的是「隨順」。如果大家都看見某人的好,我們不要唱反調,也不要在旁邊冷冷丟一句「不過……」。 只要真心承認:「是的,他確實有功德。」 這樣就是一種善念的相應。



4. 去掉心裡那個『但是』

尊者最後提醒:「我們在讚揚他人時,常還會加上一句『他的確有如此功德,但是……』此亦當捨。」


這是最關鍵的。 我們心裡常會忍不住在讚美之後,補上一句批評,好像要拉平那個人的高度,讓自己心理舒服。 但這樣做,等於把隨喜的功德「打了折扣」。 真正的隨喜,是單純的,乾淨的,不摻雜比較與批判。



總結

這段開示,其實在提醒我們:

  • 隨喜是修行的一種智慧與謙卑,
  • 讚嘆若純粹,能打破嫉妒與我執,
  • 不要加上「但是」,因為那個「但是」,往往只是我們心裡的不平衡。

換句話說,當我們真心欣賞別人的善與光明,自己的心也會因此淨化、開朗,

這就是「隨喜功德」的奧妙。
-願吉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寶寶看世界
10會員
218內容數
因一個夢的緣起,所以開始執筆創緣。 我們常看到的那諸瞬因果, 也許是沒看到的機緣匯河。 願能日日夜夜栽種諸多菩提果, 願與諸有情共乘無上正等正覺。 願生生世世永不退發心,願大家吉祥。
果寶寶看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8/31
「愛我執」這個概念,在佛法中主要與「煩惱」和「無我」這兩個核心主題相關。 煩惱 (Kleshas): 佛法認為,痛苦的根源是各種煩惱,而「愛我執」是其中最根本、最強烈的煩惱之一。它指的是對自我的「我」產生貪愛、執著,認為有一個恆常不變的實體存在,並以這個「我」為中心,追求快樂、逃避痛苦。這種強烈的
Thumbnail
2025/08/31
「愛我執」這個概念,在佛法中主要與「煩惱」和「無我」這兩個核心主題相關。 煩惱 (Kleshas): 佛法認為,痛苦的根源是各種煩惱,而「愛我執」是其中最根本、最強烈的煩惱之一。它指的是對自我的「我」產生貪愛、執著,認為有一個恆常不變的實體存在,並以這個「我」為中心,追求快樂、逃避痛苦。這種強烈的
Thumbnail
2025/08/20
演講核心重點:生命的本質與應對死亡的智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6XLO9YlPQ一、 對組織的感謝與演講緣起 演講者首先表達了對Lamas組織的深切讚賞,感謝他們多年來所從事的工作。 他提到今天有機會親自造訪,並見到了員工、志願者和服務對象
Thumbnail
2025/08/20
演講核心重點:生命的本質與應對死亡的智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6XLO9YlPQ一、 對組織的感謝與演講緣起 演講者首先表達了對Lamas組織的深切讚賞,感謝他們多年來所從事的工作。 他提到今天有機會親自造訪,並見到了員工、志願者和服務對象
Thumbnail
2025/08/18
人我與空性的觀照 「我」的探尋 當我們問「我在哪裡」時,很自然會指向身體或心識。 然而,身體是由部分組成,心識又分為清醒、夢境、睡眠、無意識等不同狀態,沒有一個固定的「我」。 即使在死亡過程中
Thumbnail
2025/08/18
人我與空性的觀照 「我」的探尋 當我們問「我在哪裡」時,很自然會指向身體或心識。 然而,身體是由部分組成,心識又分為清醒、夢境、睡眠、無意識等不同狀態,沒有一個固定的「我」。 即使在死亡過程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若說人生至此,總有好壞時,壞時難免怨尤,好時總有感謝天助人助,這是人之常情。若非經歷困厄,一生順遂的生活,絕難感受那種「內心有著感謝」的時刻。事實上,心懷感謝才知道珍惜,沒有一件事是順遂心意,感謝那些得之不易,才真正能發掘生活的美好。 當然,聊這些是因為,這「感謝」的心意,也是絕好的創作題材,好多
Thumbnail
若說人生至此,總有好壞時,壞時難免怨尤,好時總有感謝天助人助,這是人之常情。若非經歷困厄,一生順遂的生活,絕難感受那種「內心有著感謝」的時刻。事實上,心懷感謝才知道珍惜,沒有一件事是順遂心意,感謝那些得之不易,才真正能發掘生活的美好。 當然,聊這些是因為,這「感謝」的心意,也是絕好的創作題材,好多
Thumbnail
你能否在你的身旁歡喜呢
Thumbnail
你能否在你的身旁歡喜呢
Thumbnail
若在同溫層,讓人喜歡,自然容易,若在人生路上,讓大家都喜歡,聖賢也難。 同理心是誰同誰的理 要得到認同甚至喜愛,就算三頭六臂,才華洋溢,讓人青睞也需是利益他人,基於禮貌或賞識,有機會得人喜愛,是因自己的才能,無論天賦或努力,有助人排除境遇困難,讓人起歡喜心,自然能得到回饋。 老么勝
Thumbnail
若在同溫層,讓人喜歡,自然容易,若在人生路上,讓大家都喜歡,聖賢也難。 同理心是誰同誰的理 要得到認同甚至喜愛,就算三頭六臂,才華洋溢,讓人青睞也需是利益他人,基於禮貌或賞識,有機會得人喜愛,是因自己的才能,無論天賦或努力,有助人排除境遇困難,讓人起歡喜心,自然能得到回饋。 老么勝
Thumbnail
如何對治嫉妒?凡夫也可以利益眾生,例如:對眾生生起一剎那的饒益心,想方設法令他人心生歡喜,令一個眾生的心轉向正法,成辦一分善法也懂得迴向有情,總而言之,一切所做的善事皆是以利眾為基點而做,沒有一絲一毫的自私自利之心。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
Thumbnail
如何對治嫉妒?凡夫也可以利益眾生,例如:對眾生生起一剎那的饒益心,想方設法令他人心生歡喜,令一個眾生的心轉向正法,成辦一分善法也懂得迴向有情,總而言之,一切所做的善事皆是以利眾為基點而做,沒有一絲一毫的自私自利之心。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讚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人際關係和工作中發揮讚美的效果。作者分享了他自己的聆聽技巧和如何給予讚美和鼓勵的經驗。他強調了讚美的正面情緒對於人的生活和心情的影響。最後,他建議大家不管是在睡前、一天的開始或是每天給自己的一個任務時,都要學會誇獎他人,也要學會誇獎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讚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人際關係和工作中發揮讚美的效果。作者分享了他自己的聆聽技巧和如何給予讚美和鼓勵的經驗。他強調了讚美的正面情緒對於人的生活和心情的影響。最後,他建議大家不管是在睡前、一天的開始或是每天給自己的一個任務時,都要學會誇獎他人,也要學會誇獎自己。
Thumbnail
有一些人,私心比較淡薄,容易因為善知識一句好話深覺有理,便義無反顧的去做。也有一些人,私心比較重,善知識的一句話並不能影響他什麼,也不能使他心開意解,反而覺得對方有些雞婆多管閒事。 這便是心念的不同,念頭習慣往善的方向思考,就能百福叢生,就算是惡人故意咀咒,也不覺得是咀咒,反而感謝對方提醒自己
Thumbnail
有一些人,私心比較淡薄,容易因為善知識一句好話深覺有理,便義無反顧的去做。也有一些人,私心比較重,善知識的一句話並不能影響他什麼,也不能使他心開意解,反而覺得對方有些雞婆多管閒事。 這便是心念的不同,念頭習慣往善的方向思考,就能百福叢生,就算是惡人故意咀咒,也不覺得是咀咒,反而感謝對方提醒自己
Thumbnail
你必須考量到別人、為他們著想,要有禮貌、懂得體諒別人、關心別人。有了這個考量、這個體諒以及明察秋毫,不管是在內心或是外在行為上,就會有秩序。而有了秩序,也就會有自由。
Thumbnail
你必須考量到別人、為他們著想,要有禮貌、懂得體諒別人、關心別人。有了這個考量、這個體諒以及明察秋毫,不管是在內心或是外在行為上,就會有秩序。而有了秩序,也就會有自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