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美術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意外的旅程。這一次,我因瀏覽日文相關網站,意外發現了泰戈爾日文版的《民族主義》一書,很是興奮。該書共四章,1916年他訪問日本做了題為〈日本的民族主義〉的演講,就收錄在第二章。由於我手頭沒有該書的英文版、日文版可參考,便向圖書專家惟喆救助,請他儘速搜尋分享電子檔,因為我不敢瞎子摸象似地用想像力來寫作。

 

我認為至少手頭上應當有個中譯本憑靠,而性急撰文或故弄玄虛是危險的行為。我發出求援信之後,很快就收到惟喆發來的掃瞄版。我要特別感謝他。於是,我直奔該書的第二章,緩慢地讀了兩次,有心得也有感悟。為了不落入簡單複述的慣性,我提醒自己必須有個人觀點的角度才行。這樣一來,我需要更多時間反芻了。不能速成的事情,就得慢工細活。

 

就在我腦袋放空之際,不知什麼緣故,我突然接收到了一個有趣的議題概念:戰爭與美術。我不知為何收到那樣的訊息,只能說那種感覺很微妙,如剛剛坐進宮廟就被神明附身的乩身一樣。如果說,這之間有什麼差別的話,那就是,前者閉目搖頭全身顫動起來,從其口中說出只有桌頭才聽懂的語言,而我的情況是,要保持高度的熱情大量查閱相關資料或書籍。

 

一番作法下來,我下載了六部相關論文和日本美術專業網站,它們的論述都圍繞著二戰期間日本畫家參與戰爭畫作(配合官方作畫),有畫壇正義魔人評論家(或事後諸葛)揚言,要追究畫作的戰爭責任(如橫山大觀、藤田嗣治等),讀來頗令我心潮澎湃,很想深入其中文脈,了解更多未解決的歷史問題。話說回來,考慮到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應當 先把〈泰戈爾和他的「日本的民族主義」〉寫出來,才有資格進入這個爭議的歷史問題。

延伸閱讀:

 

司 修《戦争と美術》(岩波新書,1992-7)

北村小夜《画家たちの戦争責任 ー藤田嗣治の「アッツ島玉砕」をとおして考える》(梨の木舎,2019-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邱振瑞的沙龍
15會員
405內容數
邱振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09
生活中有許多難得的巧遇。晚間時分,我在書店遇見了H老師。哇,好久不見。一陣寒暄之後,我們直奔買書的話題。原來我們的目標目的相同,專程為以賽亞.伯林的《刺猬與狐狸》一書而來。我先向他表明購買此書的動機:出於我個人的興趣,一直以來,凡是以賽亞.伯林的著作有中譯本(多半是簡中版)出版,即使我不是研究者,但
2025/09/09
生活中有許多難得的巧遇。晚間時分,我在書店遇見了H老師。哇,好久不見。一陣寒暄之後,我們直奔買書的話題。原來我們的目標目的相同,專程為以賽亞.伯林的《刺猬與狐狸》一書而來。我先向他表明購買此書的動機:出於我個人的興趣,一直以來,凡是以賽亞.伯林的著作有中譯本(多半是簡中版)出版,即使我不是研究者,但
2025/09/08
你真是個怪人 說我若願意加深苦惱 想要人性與靈魂扭曲 就來俄羅斯找你   的確 我同意 所有人應該冒險犯難   我需要深刻的洞見 但無法承受一切撕裂 你卻說每日狂飲黑咖啡 終能穿越冰原的廣闊
2025/09/08
你真是個怪人 說我若願意加深苦惱 想要人性與靈魂扭曲 就來俄羅斯找你   的確 我同意 所有人應該冒險犯難   我需要深刻的洞見 但無法承受一切撕裂 你卻說每日狂飲黑咖啡 終能穿越冰原的廣闊
2025/09/07
應該說,出於我個人心境的轉變,或者說,反省我之前得到的苦果:我好意向朋友勸進卻遭到疏遠(排斥)的經驗,因此,我對於時下流行的「少言是修行,沉默是智慧」的說法,更是深以認同。其後,我又想,有了這樣的自鑑與自律,少說話似乎還有另一層深意,它在提醒要降低自我消耗,是修行上的節能減碳,也是另一種生理環保。以
2025/09/07
應該說,出於我個人心境的轉變,或者說,反省我之前得到的苦果:我好意向朋友勸進卻遭到疏遠(排斥)的經驗,因此,我對於時下流行的「少言是修行,沉默是智慧」的說法,更是深以認同。其後,我又想,有了這樣的自鑑與自律,少說話似乎還有另一層深意,它在提醒要降低自我消耗,是修行上的節能減碳,也是另一種生理環保。以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由於人會離世、記憶會被遺忘,文字紀錄、圖畫等實體物件,就成了傳遞歷史的最佳載體,而黃琪惠這本由論文改編而成的《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則提供了讀者以圖畫為窗口,觀看這段歷史的新視角。
Thumbnail
由於人會離世、記憶會被遺忘,文字紀錄、圖畫等實體物件,就成了傳遞歷史的最佳載體,而黃琪惠這本由論文改編而成的《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則提供了讀者以圖畫為窗口,觀看這段歷史的新視角。
Thumbnail
講述一位過去在日本從事地方創生工作的人的真實紀錄,以及他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產階級脆弱性、社群連結等議題的思考。同時,也提出了對現行社會狀況的反思,經由共同行動來構建一個共同願景的新型共同體。
Thumbnail
講述一位過去在日本從事地方創生工作的人的真實紀錄,以及他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產階級脆弱性、社群連結等議題的思考。同時,也提出了對現行社會狀況的反思,經由共同行動來構建一個共同願景的新型共同體。
Thumbnail
  本學期閱讀了梁漱溟(1893—1988)的三本著作,分別為《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下稱《東西》)(1921)、《中國文化要義》(下稱《要義》)(1949)及《人心與人生》(下稱《人心》)(1984)。民國初年是思想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後,再一次在極度動盪(內憂外患、軍閥割據)下百花齊放的年代
Thumbnail
  本學期閱讀了梁漱溟(1893—1988)的三本著作,分別為《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下稱《東西》)(1921)、《中國文化要義》(下稱《要義》)(1949)及《人心與人生》(下稱《人心》)(1984)。民國初年是思想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後,再一次在極度動盪(內憂外患、軍閥割據)下百花齊放的年代
Thumbnail
#原著對於人生的質疑、自由之身心靈的追求,以及未來生活的憧憬,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於21世紀的今日,依然令苦心探尋人生意義的讀者有所啟發而讚嘆、省思不已。 (一)存在主義盛行的年代 20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在無情摧殘破壞之下,傳統社會及價值為之解體,造成人際關係冷漠、疏離,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不斷
Thumbnail
#原著對於人生的質疑、自由之身心靈的追求,以及未來生活的憧憬,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於21世紀的今日,依然令苦心探尋人生意義的讀者有所啟發而讚嘆、省思不已。 (一)存在主義盛行的年代 20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在無情摧殘破壞之下,傳統社會及價值為之解體,造成人際關係冷漠、疏離,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不斷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以下內容是整理本書中的13章部分內容,以及寫出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以下內容是整理本書中的13章部分內容,以及寫出我的感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