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書名:The Basic Laws of Human Stupidity
作者:卡洛·奇波拉 Carlo M. Cipolla (1922 - 2000)
- 義大利經濟史學家,主修經濟史,曾在多所義大利大學任教,也曾長期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職。
- 專攻中世紀與近代經濟史、貨幣史、人口變遷、科技與文化史。
- 聞名於兩篇非學術性的文章:
《香料 (尤其是黑胡椒 )在中世紀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人類愚蠢基本定律》

自達爾文起,我們知道了自己與動物王國的下層成員有著同樣的起源,不論大象還是蠕蟲,都必須每天經歷各自的考驗、困境和磨難。
然而,人類有著獨享的特權,必須承受一種額外的負擔——人類自身內部的某個群體每天製造的額外的麻煩。
摘自 卡洛·奇波拉(Carlo M. Cipolla)《人類愚蠢基本定律》致讀者信
前言
為什麼明明大家都在努力,社會上仍有那麼多混亂與災難?也許,問題的根源不是惡,而是——蠢。《人類愚蠢基本定律》是義大利經濟史學家卡洛·奇波拉(Carlo M. Cipolla)寫的小書,一開始只是寫出來在朋友間傳閱,當作消遣用的幽默文章,後在1976年首次發表。文中用半開玩笑、半認真的寫法,用經濟學常用的數學公理形式,提出了五條關於人類愚蠢的定律,書中雖未提供案例,卻以精妙的諷刺讓人會心一笑,同時又引人深思。先列出五條定律:人類愚蠢基本定律
- 每個人總是不可避免地低估了社會運轉當中蠢人的數量。
- 某個人愚蠢的概率與他的所有其他特徵無關。
- 愚蠢之人就是在對另一人或另一群人造成損失的同時,自己卻沒有獲得任何收益,甚至可能自己也有損失。
- 非愚蠢之人總是低估愚蠢之人的破壞性力量。
- 愚蠢之人是最危險的一種人。愚蠢之人比惡棍更危險。
本文會著重介紹書中的內容,關於本書的延伸思考,請見後續文章。
愚蠢四象限
何謂愚蠢?奇波拉在第三條定律給出他的定義:「愚蠢之人就是在對另一人或另一群人造成損失的同時,自己卻沒有獲得任何收益,甚至可能自己也有損失。」簡而言之,就是損人,不利己。
書中奇波拉提出了四象限分類:

愚蠢四象限(自製)
在這個象限中,X軸表示個體的行動對自身的收益與損失程度,Y軸則表示這個行動對他人造成的收益或損失。(對他人產生的影響是算收益還是損失,要從對方角度來決定。) X軸和Y軸區分的四個象限中,可以把人分成四類:
無用之人(Helpless)
這類人常常自己吃虧,卻讓他人得利。有時是因為太單純、容易受騙;有時則是過度無私奉獻,最後反而犧牲了自己。他們雖然沒有惡意,但行為本身讓自己處於弱勢。
聰明人(Intelligent)
他們的行為能同時讓自己和他人獲益,實現雙贏。這群人對社會的總體價值有正面貢獻,也是理想的合作對象。
惡棍(Bandit)
這類人以犧牲他人來謀取自己的利益。在典型情況下(OM線,典型惡棍),即自己的收益正好等於他人的損失,整體社會總收益沒有增加,只是財富或資源被重新分配。
在 OM 線附近,有少數「聰明惡棍(Bi)」,能讓自己收益大於被害人的損失,社會的整體收益是正向的。大多數則是「普通惡棍(Bs)」,為了獲得自己的小收益,造成他人大損失(例如為了搶劫,殺害他人),造成社會整體收益下降。
蠢人(Stupid)
他們的行為會同時讓自己和他人受害,帶來雙輸的結果。這種人對社會的貢獻絕對是負值。圖上 O 點下方 Y 軸的位置,代表典型的「純蠢人」: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卻讓他人遭殃。而Y軸的左側,則是超級愚蠢的人:給他人帶來損失之餘,自己也受到傷害。
最後我們來看看POM這條斜線:在線右側的三角形,不論是聰明人、惡棍還是無用之人,總體上都能增加社會的福祉。在POM 線左側的三角形,不管是惡棍、蠢人還是無用之人,他們的行為最終都會對社會造成傷害。
五條基本定律
接下來我們回頭來看看五條基本定律。
定律一
每個人總是不可避免地低估了社會運轉當中蠢人的數量。
Always and inevitably everyone underestimates the number of stupid individuals in circulation.
奇波拉並沒有提出愚蠢人數佔總體人數比例的假設,而是以符號σ來表示這個比例。他指出,每個人總是低估σ的值,蠢人一定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而且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社會,掌權階層的σ維持穩定(亦即,政府等權貴人士,裡面有占比σ的蠢人)。為什麼呢?簡單來說:蠢人生蠢人、蠢人選蠢人。在權力世襲,或者財富繼承的狀態,蠢人生出來的蠢人,會繼承這些財富權力。而在普選民主制度下,基層民眾中,σ比例的選民,會選出σ比例的蠢人來掌權。
定律二
某個人愚蠢的概率與他的所有其他特徵無關。
The probability that a certain person be stupid is independent on any other characteristic of that person.
愚蠢是天生的,一個人是否愚蠢,和職業、財富、教育、地位無關。作者說,他考察過各階層團體,連諾貝爾獎得主也有一部分σ是愚蠢的,σ均勻分布在人群中。常見的案例就是新聞常報導的,高學歷人士仍在詐騙案中血本無歸。
定律三
愚蠢之人就是在對另一人或另一群人造成損失的同時,自己卻沒有獲得任何收益,甚至可能自己也有損失。
A stupid person is a person who causes losses to another person or to a group of persons while himself deriving no gain and even possibly incurring losses.
這條是愚蠢的核心定義:損人不利己。
愚蠢之人臉上還帶著微笑,仿佛在做著世界上最自然的事情,他突然出現,粉碎了你的計畫,破壞了你的平靜,使你的工作和生活都變得錯綜複雜,讓你失去金錢、時間、幽默、胃口以及生產力,而這一切都沒有惡意,沒有悔恨,也沒有理由,單純只是愚蠢。
────卡洛·奇波拉《人類愚蠢基本定律》7愚蠢的力量
定律四
非愚蠢之人總是低估愚蠢之人的破壞性力量。特別是非愚蠢之人總是忘記,無論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與愚蠢之人打交道或結為同伴都是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
Non-stupid people always underestimate the damaging power of stupid individuals.
In particular non-stupid people constantly forget that at all times and places and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to deal and/or associate with stupid people infallibly turns out to be a costly mistake.
聰明人、無用之人或惡棍,常常忘記蠢人的行為是毫無邏輯、不可預測的。有些人會低估這種力量,想要與蠢人合作,甚至利用他,聰明的人(或聰明惡棍)以為自己有能力可以掌控局面,但不幸的,理性的人很難設想、也很難理解不合理的行為,所以愚蠢事件發生是不可預測、不可理喻的,與蠢人打交道或結盟,往往會付出沉重代價。
定律五
愚蠢之人是最危險的一種人。愚蠢之人比惡棍更危險。
A stupid person is the most dangerous type of person. A stupid person is more dangerous than a bandit.
惡棍雖然有害,但至少他在「利己」,所以行為尚可預測,社會總體收益有時還能維持平衡。但蠢人既害己又害人,製造的是純粹的負值。再加上他們的不可預測性,讓人完全無法防範、意想不到,你被攻擊,純粹只是個意外,無法組織理性防禦,因而蠢人是社會中最危險的一群。

無法預測的愚蠢(GPT繪製)
小結
奇波拉以諷刺又深刻的方式告訴我們:愚蠢是人類社會中恆常存在的力量,它比純粹的惡意更加危險,惡人有其目的邏輯可循,而愚蠢卻全部不可預測。有了這五條定律的框架,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辨認生活中的各種角色,警惕他人,也提醒自己。
了解這五條定律,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為什麼人類社會中總會存在固定比例的愚蠢?這只是統計上的巧合,還是背後有更深層的心理、認知與系統機制?在下一篇〈為什麼會有愚蠢之人〉中,我將從大眾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以及系統運行的角度,來探討這個更根本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