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生活|清醒的自由:在數位對立時代避免成為「有用的傻子」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useful idiot」(常譯為「有用的傻子」或「有用的白痴」)一詞雖常被誤傳為出自列寧,實際上並無確切出處。然而,它卻揭示了一種在政治與意識形態對立情境中反覆出現的現象:某些人因缺乏警覺或吝於思考,被動或主動地成為他人政治目的之工具,卻不自知。

這種角色之所以危險,正在於其表面上似乎熱心參與公共事務,實則因資訊偏差與受到情緒動員而失去獨立判斷力。若不想淪為此種人物,便須增進資訊素養、批判思維與自我反省的能力。

資訊來源的多元與驗證

在意識形態激烈對立的時代,單一資訊來源往往含藏著強烈偏見。人若只依賴同溫層的消息,便容易落入回音室效應。為避免被操縱,必須主動比對不同立場的資料,學會檢驗數據、追問來源,並警覺那些缺乏實據卻大量使用情緒字眼的言說。

獨立思考與情緒警覺

政治動員常訴諸憤怒、恐懼或羞辱,以取代理性辯證。若一個人僅憑情緒即立場鮮明,則極易被操弄。因此,須區分「事實」與「價值」,保持理性分析的能力。情緒本身不可避免,但若全然受其驅動,就可能無意中成為他人策略中的「棋子」。

在此,漢娜.鄂蘭的觀點尤為值得注意。她在《極權主義的起源》中指出,極權體制得以運作的原因之一,正是群眾「放棄思考」,任由簡化的意識形態取代複雜的現實。若人們缺乏「思考的意志」(the will to think),便容易淪為體制的工具,甚至在不自覺中成為推動者。這提醒我們,情緒與從眾若不受理性制衡,將使人不僅是「被動的受害者」,更是「主動的共謀」。

自我反思與複雜性的體認

一個人若未覺察自身立場的片面性,便可能成為「被利用的對象」。因此,應不斷自問:「我為何相信這個?」「此立場是否忽略了另一面?」世界的議題多半是多維度交織的結果,若有人提供過於簡化的二元對立敘事,反而應成為懷疑的起點。

理性的公共對話

在對立中,若無法尊重異見,只會助長極端化。避免成為 useful idiot 的方法之一,正是養成在公共空間中以理據而非標籤討論問題的習慣。尊重異議不代表放棄立場,而是承認人類社會的多樣性,並在差異之中尋求可能的共識。

此處可援引米爾在《論自由》(On Liberty)中的提醒:若社會壓抑異見,便失去了檢驗真理與修正錯誤的機會。即便某種意見看似錯誤,其存在仍具有價值,因為它能迫使主流立場接受檢驗。若人們僅僅附和群體,而不願聆聽反對聲音,那麼即便自以為「站在正義的一方」,實則只是成為體制或群體的「有用之人」。

長遠視角與歷史的全貌

短期的情緒動員固然能激發行動,卻往往掩蓋長期後果。若一種行動表面上看似正義,卻可能被他人利用以達到相反目的,那麼參與者便成為「有用的傻子」。因此,應以長遠視角審視立場與行動,並警覺「選擇性歷史」或「片段敘事」所造成的操控。歷史若被化約為單一敘事,便失去啟迪的功能,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當代實例:社交媒體與假新聞

在當代社會,useful idiot 的角色不再只存在於國際冷戰或意識形態鬥爭,而廣泛出現在日常網絡互動之中。社交媒體的演算法傾向放大情緒化、爭議性與極端化的內容,以吸引更多點擊與停留時間。於是,虛假訊息與偏狹論調往往比理性分析傳播更快。

假新聞的製造者往往不必親自動員民眾,只需播下足夠的情緒種子,便能使大批使用者在「轉發」「留言」的過程中,自動充當散播者。這些使用者或許真誠地相信自己在「揭露真相」,實際上卻成為訊息操控的節點,典型地扮演了「useful idiot」的角色。

例如,選舉期間的謠言、戰爭場景的斷章取義影像,乃至公共衛生危機中的錯誤訊息,都曾被證實能在短時間內深刻影響群眾行為。這不僅危害民主討論的理性基礎,甚至可能直接左右政策走向。這些現象提醒我們,免於成為 useful idiot 的挑戰,在今日社會或許更為嚴峻。

自我檢視的十問

為了將上述原則落實於日常,以下十問可作為自省工具:

1. 我的資訊來源是否單一?

2. 這件事是否被過度簡化為「非黑即白」?

3. 我是否因情緒(憤怒、恐懼、羞辱)而急於表態?

4. 我所相信或轉發的內容是否具備可驗證的證據?

5. 我的判斷是否僅受既有偏見支配?

6. 我是否能區分「事實」與「價值」?

7. 我是否願意聆聽不同意見?

8. 我是否考慮過長遠後果?

9. 我是否警覺被「選擇性歷史」操縱?

10. 在群體壓力中,我是否仍能保持獨立思考?

這十條問題,若多數答案是否定的,代表個人仍能維持獨立;若多數答案是肯定的,則應警覺自己或許正被推向「useful idiot」的角色。

結語

要免於成為 useful idiot,並非要求人完全抽離政治或公共生活,而是要在參與過程中,保持資訊的多元性、思考的獨立性與判斷的理性。正如鄂蘭所言,「思考」本身便是一種責任;而如米爾所強調,公共討論的多樣性則是自由的基石。當人能承認現實的複雜,檢驗自身立場,並在公共空間中理性對話,方能避免淪為他人策略的附庸。

在今日社交媒體與假新聞氾濫的環境中,這種警覺更顯迫切。唯有持續操練批判性思維與自我省察,我們方能在歷史與政治的洪流中,保有清醒與自由,避免成為時代的「useful idiot」。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7K會員
1.3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8/17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航海家一號」(Voyager 1)自1977年啟程,歷經近半世紀的孤行,正遠離太陽的懷抱,航向「星際空間」的幽深寂寥。它或許不會再歸來,卻為人類留下了無可取代的科學成就與人文遺產。
Thumbnail
2025/08/17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航海家一號」(Voyager 1)自1977年啟程,歷經近半世紀的孤行,正遠離太陽的懷抱,航向「星際空間」的幽深寂寥。它或許不會再歸來,卻為人類留下了無可取代的科學成就與人文遺產。
Thumbnail
2025/08/14
某天晚上,你滑著 YouTube,演算法推送了一支「外國女孩在新疆旅行」的影片。畫面裡,她在大巴札逛街、吃烤肉、跟當地人載歌載舞,背景是湛藍天空與金色麥田。影片拍得漂亮、節奏輕快,沒有政治標語,只有一句輕描淡寫的旁白:「這裡很安全,也很自由。」你可能看完就關掉,感覺這不過是一支旅遊Vlog.
Thumbnail
2025/08/14
某天晚上,你滑著 YouTube,演算法推送了一支「外國女孩在新疆旅行」的影片。畫面裡,她在大巴札逛街、吃烤肉、跟當地人載歌載舞,背景是湛藍天空與金色麥田。影片拍得漂亮、節奏輕快,沒有政治標語,只有一句輕描淡寫的旁白:「這裡很安全,也很自由。」你可能看完就關掉,感覺這不過是一支旅遊Vlog.
Thumbnail
2025/08/11
短影音的魅力,並非偶然,而是經過精密設計。TikTok 透過「無限滑動」、自動播放,以及隨機出現的「驚喜影片」,牢牢抓住人類大腦的獎賞系統,使使用者不自覺地一支接一支地看下去。這種設計對大腦極具誘惑力,一旦陷入節奏,很容易一刷就是一兩小時,睡眠被壓縮,情緒與專注力亦隨之受影響。
Thumbnail
2025/08/11
短影音的魅力,並非偶然,而是經過精密設計。TikTok 透過「無限滑動」、自動播放,以及隨機出現的「驚喜影片」,牢牢抓住人類大腦的獎賞系統,使使用者不自覺地一支接一支地看下去。這種設計對大腦極具誘惑力,一旦陷入節奏,很容易一刷就是一兩小時,睡眠被壓縮,情緒與專注力亦隨之受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奧古斯丁對於人類思想與理性的論述,並闡述了人類如何達致讓思想控制自己的平和狀態,防止超越限度的索取成為蠢貨。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奧古斯丁對於人類思想與理性的論述,並闡述了人類如何達致讓思想控制自己的平和狀態,防止超越限度的索取成為蠢貨。
Thumbnail
隨著一些很厲害的人發明出一些造福人類的東西後,我就在懶惰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了...,究竟是他們別有心機,還是純粹就是我自己惰性深根?我自首:我有罪...
Thumbnail
隨著一些很厲害的人發明出一些造福人類的東西後,我就在懶惰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了...,究竟是他們別有心機,還是純粹就是我自己惰性深根?我自首:我有罪...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我們崇拜烈士和瘋子, 在道德的表達上搖搖欲墜,在 猜想和深刻的現實之間徘徊, 碰撞在兩個極端的邊緣。 我們所屈服的觀念只不過是謬論, 假裝了解它們的重力, 使雙方都陷入言語障礙, 忘記了我們人性的共同點。 我們樹立榜樣,相信我們能夠實現, 某種虛假的成就感, 只有少數人走過,更少人看到,
Thumbnail
我們崇拜烈士和瘋子, 在道德的表達上搖搖欲墜,在 猜想和深刻的現實之間徘徊, 碰撞在兩個極端的邊緣。 我們所屈服的觀念只不過是謬論, 假裝了解它們的重力, 使雙方都陷入言語障礙, 忘記了我們人性的共同點。 我們樹立榜樣,相信我們能夠實現, 某種虛假的成就感, 只有少數人走過,更少人看到,
Thumbnail
人類是真的很有事,擁有聰明大腦的我們常常做出一些愚蠢的選擇,偏偏人類擅長遺忘好了傷疤忘了痛,歷史也因此不斷重演。
Thumbnail
人類是真的很有事,擁有聰明大腦的我們常常做出一些愚蠢的選擇,偏偏人類擅長遺忘好了傷疤忘了痛,歷史也因此不斷重演。
Thumbnail
現代科技已經撃破了「存在主義」那種荒謬的無奈,就是切勿弄丟了手機。
Thumbnail
現代科技已經撃破了「存在主義」那種荒謬的無奈,就是切勿弄丟了手機。
Thumbnail
左派認為既有的秩序是被人為建構,後面省略十萬字,總之既然可以被建構,那我們打掉重練也很合理啊。 合理個屁。
Thumbnail
左派認為既有的秩序是被人為建構,後面省略十萬字,總之既然可以被建構,那我們打掉重練也很合理啊。 合理個屁。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