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找好工作了? Google 人資長告訴你「職涯經營」的真正意義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畢業後的焦慮

為什麼「好工作」不等於好職涯?

每年都有大批新鮮人從校園走向職場,第一個念頭往往是:「我要趕快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薪水、福利、升遷路徑,似乎就是安全感的保證。

但現實世界卻不斷提醒我們:

  • 企業已經不再承諾「鐵飯碗」,市場變動比想像還快。
  • 產業的興衰速度加快,AI、自動化、國際競爭,讓職位可能在幾年內消失。
  • 如果只是等著公司安排,極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被淘汰。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換一個視角來看待職涯。

Google 前人資長 Laszlo Bock 在《重新定義公司》(Work Rules!)裡,丟下一句震撼人心的話:

「職涯規劃不是等公司給你答案,而是你要設計一個能激發你每天起床的理由。」

這句話直接戳破了迷思:

  1. 工作不是終點,職涯才是主線任務。
  2. 公司不是保護傘,而是其中一個合作夥伴。
  3. 真正能帶來安全感的,不是「好工作」,而是「你能持續創造的價值」。

職涯 = 一場個人創業

如果用 Laszlo Bock 的觀點來延伸,我會說:你的職涯就像一間「由你經營的公司」。

想像一下:

  • 你是 CEO:決策權在你,而不是公司
  • 技能是產品:能否被市場買單,決定了你的收入與機會。
  • 履歷/作品集是行銷:再好的產品,沒被看見也不會被投資。
  • 面試是 Pitch:你要讓投資人(公司)相信,選擇你能帶來回報。
  • 加薪/升遷是融資:代表市場願意投入更多資源在你身上。

這不只是比喻,而是非常實際的生存法則。

每一次跳槽、專案、甚至副業嘗試,都像是你公司的一次「產品迭代」。


為什麼要主動設計職涯?

Laszlo Bock 在書中不斷強調一個核心:「不要被組織限制你的可能性。」

以下幾段語錄,我覺得很值得年輕人內化:

  1. 「不要等公司定義你的角色,而要主動設計能發揮影響力的工作。」 👉 等待安排 = 平庸,主動塑造 = 突破。
  2. 「最成功的員工,通常不是遵循路線圖的人,而是自己創造路線圖的人。」 👉 把人生當作 Google Map:沒路線?那就自己開一條。
  3. 「真正的工作動力,來自使命感,而不是薪水。」 👉 如果你找到一個讓你願意早上跳下床的理由,努力就不再是壓力,而是動能。

這些話,放到今天 Z 世代的語境,就是:

不要只問「公司能給我什麼?」 而是要問:「我能創造什麼價值,然後公司是不是剛好需要?」


被動V.S主動的故事

「市場會獎勵能不斷創造價值的人。」

我有兩位同事的職涯路線完全不同:

  • 同事 C:安分守己,五年下來做的事差不多,結果薪水漲幅有限,職位也停滯不前。
  • 同事 D:把自己當產品經營。主動解決公司痛點,下班進修技能,還經營 LinkedIn 分享專業。結果?薪水、職位一路往上,甚至有外部公司主動挖角。

職涯規劃三步驟

光讀語錄很有感,但行動才是重點。

我歸納出三個「可馬上開始」的步驟,讓你在職涯早期就能走得比別人快:

1️⃣ 盤點你的「產品線」

像檢視公司產品一樣,列出你現在的技能與經驗。哪些能帶來市場價值?哪些已經過時?

2️⃣ 投資一個高價值技能

根據 Bock 的建議,員工最該投資的是「能影響未來的能力」,例如:數據思維、AI 工具、跨領域協作。

3️⃣ 建立「展示櫃」

你不需要很有名,但一定要被看見。可以從 LinkedIn、作品集網站開始,哪怕是一篇專案心得,也可能成為未來機會的入場券。


把失敗當成「產品測試」

「失敗不是被淘汰,而是學到市場不需要這種解決方案。」

很多人害怕「走錯路」。但 Laszlo Bock 的思維是:

每一次嘗試都是一次「測試」。

  • 轉職不順?學到哪些產業不適合你。
  • 專案沒成功?累積到下次會更快修正。
  • 副業沒賺錢?至少你知道市場的偏好在哪。

這就是所謂「迭代式成長」。就像 Google 會先推出測試版,再不斷優化,你的職涯也可以這樣操作。


💬ㄧ起想一想

把自己的人生當成一間公司:

👉 你想要當一個只有單一產品、隨時可能被市場淘汰的小品牌?

👉 還是要成為能持續迭代、開發新產品的強勢公司?

記住 Laszlo Bock 的話:

「職涯規劃不是等公司給你答案,而是你要設計一個能激發你每天起床的理由。」

今年,你最想為自己的「公司」投資在哪個部門?

📚 技能學習 | 🗣️ 表達力 | 💼 職涯探索 | 💡 副業嘗試

留言告訴我,讓我們一起打造「最有價值的公司」——也就是你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鳳享樂 Fongenjoy|成長 × 療癒 × 生活議題
2會員
31內容數
這不是完美的專業講堂,而是一個溫柔、真實的生活角落。 在這裡,我分享: 🌿 職涯與人生的選擇 💡 女性與自我成長 💰 理財與正向思維 🥗 健康飲食與療癒日常 邀請你一起加入我們——在迷惘裡找到步調,在平凡中享受日常。 鳳享樂,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其實我轉換到電子業後,也是持續上網了解目前的職場、產業現況,尤期是對於找新工作,在面試新工作,有些朋友會上網詢問一些關於面試內容、部門風氣之類的問題,近年隨著許多公司結構調薪,對於薪水的問題也是求職者非常關心的事情。
Thumbnail
  其實我轉換到電子業後,也是持續上網了解目前的職場、產業現況,尤期是對於找新工作,在面試新工作,有些朋友會上網詢問一些關於面試內容、部門風氣之類的問題,近年隨著許多公司結構調薪,對於薪水的問題也是求職者非常關心的事情。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 1111人力銀行 職涯系列,歡迎閱覽。職場,本來就是適者生存的環境。如何避免自己被當成工讀生,一直、一直、一直被低薪僱用呢?石頭哥提出驗證方式,試試看囉!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 1111人力銀行 職涯系列,歡迎閱覽。職場,本來就是適者生存的環境。如何避免自己被當成工讀生,一直、一直、一直被低薪僱用呢?石頭哥提出驗證方式,試試看囉!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Thumbnail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從應屆生進軍職場的關鍵之處,以及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從應屆生進軍職場的關鍵之處,以及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