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來 爆紅之後,與輝達合作?

更新 發佈閱讀 1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GLP-1/GIP 帝國的擴張與壓力測試....

憑藉「減重神藥」站上巔峰的禮來(Eli Lilly),此刻正與時間賽跑,試圖把當前的爆發力,轉化為可以長跑十年的持久戰力與管線韌性。

raw-image

今年第三季度,禮來交出了一份驚豔的成績單:營收年增 54%,達到 176 億美元;其中 替爾泊肽 tirzepatide(Zepbound/Mounjaro) 單季銷售額突破 100 億美元,前三季累計收入已達 248 億美元。這款藥物被市場視為新一代「藥王」的最有力候選者,已超越默沙東(Merck & Co.)的 帕博利珠單抗 pembrolizumab(Keytruda) 的指標性地位。

截至 11 月 12 日,禮來股價上漲至每股破千 美元,正朝創紀錄的收盤高點邁進。

raw-image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週五,因與美國政府就藥價議題達成協議、調降熱門 GLP-1 產品 Zepbound/Mounjaro(tirzepatide) 的價格,股價曾一度收跌 1.4%。但周一不僅完全收復失地,還在多重催化下強勢走高——最關鍵的推手,是禮來正以前所未有的頻率展開併購與合作,意在用「交易 + 研發 + 產能」三位一體的方式,鞏固領先。

從年初至今,禮來已宣布超過 35 億美元 的收購與授權案,標的橫跨腫瘤療法、眼科基因治療與代謝疾病。同時,禮來與 輝達 NVIDIA 合作,打造全球製藥業首個專屬 AI 超級計算機;並延長與 Insilico Medicine(英矽智能) 的 AI 藥物研發合作。這些動作背後,反映出禮來對未來的深度焦慮與策略佈局:當爆紅帶來海量現金與估值,也同時把公司推上更陡峭的成長曲線與更嚴苛的比較基期。


01|多線出擊

2025 年,禮來在交易市場異常活躍。僅 11 月第一週,就宣布了兩筆合計近 17 億美元 的合作協議。

11 月 10 日,禮來與基因療法公司 MeiraGTx 簽署總額 4.75 億美元 的授權協議,納入一款針對超罕見眼疾 萊伯氏先天性黑蒙 4 型(LCA4) 的基因療法資產,並獲得新型玻璃體衣殼、AI 生成啟動子與專利核糖開關等平台技術。這是禮來延展至眼科序列的又一槓桿——副總裁 Andrew Adams 在新聞稿中把眼科定義為公司的「新興關注方向」。對照國際對手,羅氏/Spark諾華 在眼科基因療法也持續深耕;日本的 Astellas 近年同樣強化視覺與基因治療佈局,顯示此領域已成跨國藥廠的競逐高地。

一個月前,禮來以最高 2.62 億美元 收購 Adverum Biotechnologies,取得其處於 III 期 的 AAV 基因療法 IXO-vec,用於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wAMD)。若臨床轉譯順利,這類一次性基因療法有望重塑治療范式,向「功能性治癒」更近一步(當然也伴隨醫療支付與遺傳毒理監測的全新挑戰)。

視線轉向代謝疾病,11 月 8 日,禮來與 SanegeneBio 達成高達 12 億美元 的合作,共同開發 RNAi(RNA 介導基因沉 silencing)療法。SanegeneBio 強調其皮下注射、長效化的設計目標,期望達到「每年兩針」的依從性優勢。把版圖放大到全球,Alnylam(美)Silence Therapeutics(英) 等 RNAi 領軍企業也在代謝/心血管領域積極前進;禮來選擇與 RNAi 平台協同,意味其不僅追求 GLP-1/GIP 軸線的延伸,也押注「路徑多樣化」帶來的風險對沖。

回顧今年較早時點:

  • 6 月:以最高 13 億美元 併入 Verve Therapeutics 的基因編輯合作與股權,補強心血管(如 PCSK9/ANGPTL3)的一次性長效治療敘事;
  • 5 月:斥資 10 億美元 收購 SiteOne Therapeutics,取得中期研發的 Nav1.8 阻斷劑(非阿片止痛賽道的差異化賭注);
  • 2 月:收購 Organovo 旗下 FXR 專案,拿下口服 FXR314(FXR agonist)在腸胃免疫與代謝炎症適應症的佈局;
  • 年初:與 Scorpion Therapeutics 展開 25 億美元 規模合作,聚焦 PI3Kα 等腫瘤標的的選擇性與安全窗。

戰略合作層面,最受矚目的莫過於 輝達 NVIDIA 的「AI 超級工廠」:採用 DGX B300 系統,規劃 12 月 完成建置、明年 1 月 上線。禮來資深副總裁/CIO Diogo Rau 形容這是一台「真正新穎的科學儀器」,如同巨型顯微鏡,能把模型從資料攝取、訓練到推理生成全鏈條串起來。與此同時,禮來也延長與 Insilico Medicine 的合作(其 Pharma.AI 平台覆蓋靶點發現到先導分子優化),總額高達 1 億美元。放眼業界,AstraZeneca、Sanofi、Roche 也都擴大 AI 藥研聯盟,而在生產外部化上,Samsung Biologics(韓)Lonza(瑞) 等 CDMO 的產能與品質體系,將成為 GLP-1 類產品放量的「現實解」。

禮來 2025 年度交易案彙整

禮來 2025 年度交易案彙整


02|與時間賽跑

這一切戰略野心的底座只有兩個字:現金

依據最新財報,禮來在 2025 年 1–9 月 的營收高達 458.87 億美元,一舉問鼎全球製藥榜單首位。從 2019 年仍徘徊在第 10 名,到去年重返前 10,如今的躍升,背後最關鍵動能來自 GLP-1 賽道的成功——充沛現金讓禮來能在短期壓力可控的情況下,做出更大膽的長期投資。

但福兮禍依。公司四大核心事業群——心臟代謝健康、腫瘤、免疫、神經科學——分別貢獻 337.29 億/67.69 億/37.06 億/9.32 億美元。心臟代謝板塊「一騎絕塵」,單一板塊便佔總營收七成以上;腫瘤+免疫+神經三者加總也難比其半。這使營收結構呈現「一條腿走路」的風險輪廓。

其中,tirzepatide(Zepbound/Mounjaro)2025 年前三季 即創下 248.37 億美元 的驚人戰績,已被市場視為超越 pembrolizumab(Keytruda) 的「新藥王」接班人。在美國,禮來 GLP-1 產品的處方量占比達 57.9%,領先 Novo Nordisksemaglutide(Wegovy/Rybelsus)41.7%。然而,第二大支柱、乳癌用藥 阿貝西利 abemaciclib(Verzenio) 的前三季營收 41.18 億美元,與 tirzepatide 規模差距巨大。更嚴峻的是,GLP-1/GIP 賽道已有 179 條以上 在研管線湧入,競爭白熱化;近期 輝瑞 Pfizer 也透過併購 Metsera 重新入場,與 禮來諾和諾德 Novo Nordisk安進 Amgen(AMG 133/maridebart cafraglutide)勃林格殷格翰/Zealand(survodutide) 等形成多極競逐。

值得一提的是,在禮來與 SanegeneBio(RNAi) 合作之際,Novo 於公開競價中爭奪 Metsera 不成,最終由 Pfizer約 100 億美元 奪標。這場高調收購戰一度引發多起訴訟並驚動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如今暫告一段落,也宣示第二梯次玩家的補位速度。

更大的時鐘來自 專利到期tirzepatide 的核心專利 2032 年 到期,屆時仿製品壓力將直指核心現金流。傳統藥研的高投入、長週期、低成功率,是所有巨頭共同面對的現實;禮來必須在專利懸崖到來之前,培育出複數個能承接規模的成長引擎。同時,美國 Medicare 價格談判(MFP)、歐洲 HTA/NICE/G-BA 的藥價機制,以及各國給付門檻,也將深刻影響 GLP-1 的長期量價結構。

全球注射型同類管線(GLP-1 / GIP / GCGR / Amylin 與複方

全球注射型同類管線(GLP-1 / GIP / GCGR / Amylin 與複方


03|緊握致富密碼

禮來把下注集中在代謝疾病,打造一個按需求層次分級的治療矩陣:從長效注射到便利口服、從單靶到雙/三靶,甚至與 胰澱素(amylin) 路徑疊加,形成「療效 × 依從性 × 成本」的多維佈局。

口服便利性是攻堅重點。雖然口服 GLP-1 小分子 orforglipron 在肥胖適應症 III 期 中,72 週平均減重 12.4% 的數據曾引發市場爭議,禮來看重的,是口服小分子在成本結構可及性上的結構性優勢——可望降低供應鏈瓶頸,支撐更大人群的治療覆蓋。

全球口服路線(小分子 GLP-1 與其他口服機制)

全球口服路線(小分子 GLP-1 與其他口服機制)

在第二型糖尿病頭對頭研究中,orforglipron 顯示優於口服司美格魯肽 oral semaglutide(Rybelsus) 的降糖與減重效果:HbA1c 降幅 2.2%(對比口服 semaglutide 的 1.4%),減重亦更優。禮來規劃於 2025 年 提交其肥胖適應症的上市申請(以口服劑型補齊依從性與產能擴充的雙重優勢)。

新適應症拓展上,圍繞 orforglipron 的臨床亦已啟動 高血壓骨關節炎疼痛III 期 試驗——這些皆是肥胖人群高發、但治療選擇相對貧乏的場景,若證實有效,將大幅擴張可服務市場(TAM)。

同時,胰澱素類似物 EloralintideII 期 顯示潛力:48 週 高劑量組平均減重 20.1%。禮來已宣布將啟動 III 期。作用機轉上,Eloralintide 為每週一次胰澱素受體激動劑,理論上可與 GLP-1/GIP 協同,改善飽腹與胃排空,進一步提升體重控制的「質與量」。

另一邊,GLP-1R/GIPR/GCGR 三重激動劑 retatrutide 已完成 III 期 研究,數據備受期待;基於 II 期 的先前訊號,市場普遍預期其在體重下降幅度代謝多面向獲益上,有望實現新一輪天花板上調(但也需平衡胃腸不良反應與肌肉量維持等長期議題)。

綜上,後兩款針對肥胖症患者的新藥,機轉各異

  • Eloralintide週用胰澱素受體激動劑(amylin 路徑),著眼「食慾/胃排空」調控;
  • retatrutide三靶荷爾蒙受體激動劑,指向更強體重下降與代謝整體改善。
    這條多管齊下的矩陣,將決定禮來能否把 GLP-1 的先發優勢,轉化為長期壟斷力

來自 Leerink Partners 的分析指出,禮來的每條新線都在「鞏固產業領導地位」。依公司測算,美國的保險/健保協議可望新增 4,000 萬 潛在肥胖症可及人群,遠高於目前約 850 萬 的處方治療族群;若採取「以價換量」策略,結合口服與長效注射的產品梯度產能擴張,禮來具備打開新一輪成長曲線的條件。

除了代謝主軸,禮來也在腫瘤、神經科學、心血管、眼科等多個潛力領域擴張。透過併購,可以快速引入接近商業化或具顛覆潛力的資產,進一步降低對單一賽道的依賴。資本市場反饋強勁——股價持續創新高,Leerink Partners 亦將評級由「與大市持平」上調至「跑贏大盤」,目標價從 886 美元 大幅上調至 1,104 美元


後記|三個關鍵觀察點

  1. 量價與支付:美國 MFP/Medicare 談判、歐洲 HTA 評估以及各國給付門檻,將深刻影響 GLP-1 類藥的長期定價權;禮來近期與政府就 Zepbound/Mounjaro(tirzepatide) 的價格協議,便是「以價換量」策略的前哨戰。
  2. 產能與供應鏈:從肽類製程到注射裝置的擴產,除了內部擴建,也需倚賴 Samsung Biologics(韓)Lonza(瑞) 等 CDMO 的交付能力;任何瓶頸都可能成為銷量上限的硬約束。
  3. 管線風險對沖orforglipron(口服)、retatrutide(三靶)、Eloralintide(amylin)與 RNAi 合作,以及在眼科/腫瘤/神經等多元資產的「拼圖」,將決定禮來能否在 2032 年 專利懸崖前後,順利完成從單核驅動到多核驅動的轉身。

參考資料:

  1. 各公司官網&公開資料
  2. Eli Lilly Stock on Pace for a New High. The Zepbound Maker Just Got a Big Upgrade;barron
  3. Lilly’s Amylin Agonist Headed to Phase III After Eliciting up to 20% Weight Loss;biospace
  4. White House Strikes GLP-1 Pricing Deal With Lilly, Novo;biospace
  5. Lilly Doubles Down on Eye Diseases, Adding to BD Spree;biospac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藥時事 Drugnews
178會員
202內容數
歡迎加入 100+ 醫藥菁英圈 在這邊我們分享最深度的醫藥行業 投資分析 以及我們對未來醫藥行業的看法
藥時事 Drugnews的其他內容
2025/11/12
今天,一家A股科創板公司IPO正式衝線!2025年10月28日,禾元生物正式在上交所實現IPO,每股發行價格29.06元,募資總金額約26億元。公司上市首日,股價一度大漲超200%。伴隨著「稻米造血」這巨大想像力的故事,禾元生物可謂噱頭十足。——為行文中立起見,下文將以科學與產業觀點拆解:這家公司的
Thumbnail
2025/11/12
今天,一家A股科創板公司IPO正式衝線!2025年10月28日,禾元生物正式在上交所實現IPO,每股發行價格29.06元,募資總金額約26億元。公司上市首日,股價一度大漲超200%。伴隨著「稻米造血」這巨大想像力的故事,禾元生物可謂噱頭十足。——為行文中立起見,下文將以科學與產業觀點拆解:這家公司的
Thumbnail
2025/11/11
Ivonescimab(AK112/SMT112;PD-1/VEGF 雙抗)此刻正面臨前狼後虎的局面。 向前看,第三期臨床的關鍵指標「總生存期(OS)」仍是其海外上市成敗的關鍵變數;往後看,PD-1/VEGF 雙抗的全球競逐才剛開始,Pfizer、BMS 等跨國藥廠與多家創新企業紛紛入局,產品與臨
Thumbnail
2025/11/11
Ivonescimab(AK112/SMT112;PD-1/VEGF 雙抗)此刻正面臨前狼後虎的局面。 向前看,第三期臨床的關鍵指標「總生存期(OS)」仍是其海外上市成敗的關鍵變數;往後看,PD-1/VEGF 雙抗的全球競逐才剛開始,Pfizer、BMS 等跨國藥廠與多家創新企業紛紛入局,產品與臨
Thumbnail
2025/11/10
全球藥廠都在佈局「PD-1 plus」。思路繁多,到底哪條路才是最正確的?眼下並無標準答案,而部分跨國藥廠(MNC)的路徑其實已說明一件事:多樣性本身,就是 PD-1 plus 的精髓。它不是單一處方,而是一套以臨床需求為錨點、以機制協同為核心、以技術創新持續延展的動態體系。 以百時美施貴寶(Br
Thumbnail
2025/11/10
全球藥廠都在佈局「PD-1 plus」。思路繁多,到底哪條路才是最正確的?眼下並無標準答案,而部分跨國藥廠(MNC)的路徑其實已說明一件事:多樣性本身,就是 PD-1 plus 的精髓。它不是單一處方,而是一套以臨床需求為錨點、以機制協同為核心、以技術創新持續延展的動態體系。 以百時美施貴寶(Br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美國FDA於2025年批准的Lumipulse血液檢測,僅需一管血即可分析磷酸化tau蛋白與β-amyloid蛋白的比例,準確率超過九成,顯著降低阿茲海默症的診斷門檻。這項技術使早期發現與治療成為可能,為患者及家庭帶來新的希望,因為越早確認病情,越能爭取時間進行治療,改善生活品質。
Thumbnail
本美國FDA於2025年批准的Lumipulse血液檢測,僅需一管血即可分析磷酸化tau蛋白與β-amyloid蛋白的比例,準確率超過九成,顯著降低阿茲海默症的診斷門檻。這項技術使早期發現與治療成為可能,為患者及家庭帶來新的希望,因為越早確認病情,越能爭取時間進行治療,改善生活品質。
Thumbnail
在現代醫療中,藥物使用已成為治療疾病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並非所有藥物都能百分之百安全。 即使在正確劑量下使用,仍可能出現「藥物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一起來了解 ADR 的定義、分類與評估方式。
Thumbnail
在現代醫療中,藥物使用已成為治療疾病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並非所有藥物都能百分之百安全。 即使在正確劑量下使用,仍可能出現「藥物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一起來了解 ADR 的定義、分類與評估方式。
Thumbnail
Daptomycin 是一種獨特的環脂肽類抗生素,專門用於治療革蘭氏陽性菌感染,特別是對多重抗藥性菌株如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與 VRE(耐萬古黴素腸球菌)具有強效殺菌作用。其作用機制為與細菌細胞膜結合,導致膜快速去極化,進而抑制 DNA、RNA 及蛋白質合成,造成細菌迅速死亡。
Thumbnail
Daptomycin 是一種獨特的環脂肽類抗生素,專門用於治療革蘭氏陽性菌感染,特別是對多重抗藥性菌株如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與 VRE(耐萬古黴素腸球菌)具有強效殺菌作用。其作用機制為與細菌細胞膜結合,導致膜快速去極化,進而抑制 DNA、RNA 及蛋白質合成,造成細菌迅速死亡。
Thumbnail
這篇是2025年五月9日上週剛發表的關於bedinvetmab(力洛犬Librela)的不良反應事件研究報告,整理提供給各位。 根據美國FDA統計,bedinvetmab(Librela),從2023年5月5日(藥物核准日)至2024年6月30日,有約6,000 件疑似不良反應的通報。2024年1
Thumbnail
這篇是2025年五月9日上週剛發表的關於bedinvetmab(力洛犬Librela)的不良反應事件研究報告,整理提供給各位。 根據美國FDA統計,bedinvetmab(Librela),從2023年5月5日(藥物核准日)至2024年6月30日,有約6,000 件疑似不良反應的通報。2024年1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的突破療法:AI與藥物研發的結合 阿茲海默症是全球性的重大健康問題,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特別是人工智慧(AI)的介入,我們在治療阿茲海默症方面看到了新的曙光。 #AI如何加速阿茲海默症藥物研發? 精準藥物設計: AI能透過分析海量分子數據,快速篩選出具有潛力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的突破療法:AI與藥物研發的結合 阿茲海默症是全球性的重大健康問題,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特別是人工智慧(AI)的介入,我們在治療阿茲海默症方面看到了新的曙光。 #AI如何加速阿茲海默症藥物研發? 精準藥物設計: AI能透過分析海量分子數據,快速篩選出具有潛力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
Thumbnail
本文探討第一型膠原蛋白在創傷治療中的重要性,根據美國FDA和臺灣tFDA的批准,Medifil[第一型膠原蛋白]能夠促進各類創傷的癒合,包括促進組織再生、減少疤痕形成和防止感染。適用於臨床護理。
Thumbnail
本文探討第一型膠原蛋白在創傷治療中的重要性,根據美國FDA和臺灣tFDA的批准,Medifil[第一型膠原蛋白]能夠促進各類創傷的癒合,包括促進組織再生、減少疤痕形成和防止感染。適用於臨床護理。
Thumbnail
美國FDA批准了sotatercept(Winrevair,Merck)用於治療成年人的肺動脈高壓(PAH),該藥物通過改善運動能力,調節血管細胞增生,並降低臨床惡化事件的風險。該藥物的有效性經過STELLAR第三期研究的試驗結果證實。
Thumbnail
美國FDA批准了sotatercept(Winrevair,Merck)用於治療成年人的肺動脈高壓(PAH),該藥物通過改善運動能力,調節血管細胞增生,並降低臨床惡化事件的風險。該藥物的有效性經過STELLAR第三期研究的試驗結果證實。
Thumbnail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批准Aprocitentan(Tryvio)治療高血壓。這是Idorsia Pharmaceuticals生產的新型內皮素受體拮抗劑藥物,用於治療未能通過其他降壓藥物控制的高血壓患者。這是一個重大的治療突破,值得高度關注。
Thumbnail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批准Aprocitentan(Tryvio)治療高血壓。這是Idorsia Pharmaceuticals生產的新型內皮素受體拮抗劑藥物,用於治療未能通過其他降壓藥物控制的高血壓患者。這是一個重大的治療突破,值得高度關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