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來介紹咖啡的「處理法」(Process),或稱作「後製」,指的是將咖啡漿果中的種子(咖啡豆)取出的方法。目前我們已經知道取出咖啡豆的過程,會直接影響到咖啡最終的風味。它的影響力甚至比咖啡樹本身的品種,種植區域的氣候、土壤影響還大。
所以精品咖啡的愛好者們通常對此都有一些基本的認識。當我們到訪一家咖啡館要購買咖啡時,想詢問店家的問題,也多半圍繞在它種在什麼國家、那個地區,以及使用什麼處理法。
那麼有哪些常見的處理法呢?
手繪處理法流程圖 by Ryoko&Cooper・咖啡旅行家
1、傳統日曬(Natural)
首先要介紹的是最早出現的日曬處理(Natural),原始的日曬處理也很簡單,果實在野外自然乾燥就完成了,採收者只要回收咖啡豆即可。進步一點的就先採摘鮮果,平鋪在日曬場的地面上乾燥(庭院式乾燥,Patio Dry),就形成的最早的處理法。到目前為止,商業產區的咖啡,或缺乏資源的產區,又或是雖然種植於優秀產區,也不缺資源,但因為採收的咖啡熟果被評價屬於次級的果實,仍然經常使用這樣的處理模式做後製。
這樣的方式自然有很多的缺陷,咖啡果實自脫離果樹後,果肉即開始發酵、腐敗,且極易吸附異味。若不儘快處理,咖啡的品質自然不好。置於地面乾燥,除了吸附環境中的異味之外,也會夾帶許多異物。消費國的烘豆師,在打開購買的咖啡生豆袋時,時常會在袋中發現咖啡中夾雜著石頭、樹枝、釘子,甚至是子彈也曾聽聞。
2、水洗處理法(Washed)
要改善接觸前述方式所造成的缺點,人們很早就發現,透過水處理,可以避開大多數的風險。首先將採摘下來的熟果置入裝滿清水的水槽,沙土等異物會被洗掉,且藉由水可以鑑別咖啡熟果的密度,而密度越高的果實品質通常就越好。水槽中浮在水面上的果實,顯然其密度較沉在水中的果實小,成因可能是它是尚未成熟的未熟豆、也可能是生長期缺水的萎凋豆、被蟲蛀過的果實,總之即使外表鮮紅,也是不良品,可以將之去除。
接下來使用去果皮機,將大部分的果肉去除後,再放入發酵槽。透過少許果肉的發酵,黏答答的果肉就會脫落,發酵的方式分為乾式發酵與濕式發酵。後者浸於水中完成,可以降低抑制發酵的溫度與程度,在所有處理方式中發酵程度是最低的。發酵完成後用水一沖,果肉就完全剝除了。也正是這一沖,此種處理法被稱之為水洗處理法。
去果皮機正在去除咖啡果肉(攝於Janson Coffee Farm, Valgan, Panama)
水洗處理加上乾式發酵(攝於La Mirigrosa, Panama)
這整個過程中,咖啡皆透過水道運送,大大的將低了被汙染的風險。
最後將生豆送至曬場,將水分降至10~12%就大工告成了。
到這邊應該有一些聰明的讀者已經想到了,若最後一個步驟將生豆放在曬場的地面上乾燥,整個過程不就前功盡棄了。沒錯,這個問題農民也早就想到,重視咖啡品質並且以水洗處理法為主的肯亞,首先開始將洗去果肉的咖啡置於棚架上曬乾,並很快的推廣到了非洲乃至全世界。這個方式也被稱之為肯亞式水洗或非洲棚架式水洗(註)。
水洗處理法製作出來的咖啡豆,風味清新,乾淨明亮,看似十分完美。不過最大的缺點是,在一些地區,水本身就是稀缺的資源,加上排放的廢水具高度污染,處理費時費工花錢,只有不缺乏水資源,並處理最優質的咖啡熟果時才會採用。
註:非洲棚也不是無所不能。風勢強勁的地區,在棚架中懸空乾燥的咖啡生豆,很容易因此乾燥過快而造成品質明顯下滑。譬如巴拿馬地峽知名產區波奎特(Boquete, Panama)北臨加勒比海,南面太平洋,海風交替吹拂下,必須因地制宜的將透氣材質埋入地面,再將咖啡置於其上乾燥,外觀如同庭院式乾燥一般。
3、精緻型日曬(Natural)
肯亞式水洗的出現,不但完成了水洗處理法的最後一哩路,同時也為傳統日曬帶來曙光。試想若我們將咖啡漿果置於棚架上曬乾,傳統日曬的缺點不就也同時被克服了嗎?是的,現今消費者們如果進入一家精品咖啡館,購買到的優質日曬咖啡,基本上都是在棚架上處理的。
4、去果皮日曬(Pulp Natural)
那麼缺乏水資源的咖啡產國該怎麼辦?咖啡生產大國巴西,就很認真地想要克服這個問題。有賴於科技的發展,他們跳過了前述水洗咖啡利用水槽水選的階段,直接從去果皮機去除果肉這裡開始整個程序,大幅度的降低了整體用水的程度。咖啡品質的鑑別,則放在後段用密度床(Oliver Table)、選色儀來做鑑別。其效率、細分程度更是勝於水選,今日有能力使用相關儀器的產國,多改採這樣的機械式水洗(原來的水洗處理法則是被稱為傳統式水洗Traditional Washed ),甚或將此與後面提到的白蜜處理,視為是同一種方式。
5、蜜處理(Honey Process)
以哥斯大黎加為代表,採取去果皮日曬的原理後,連最後沖洗的階段都捨去,反正保留的果肉比日曬少,完整保留果肉的日曬都能掌握發酵程度了,何況只保留部分果肉。常見的分類稱謂有白蜜、黃蜜、紅蜜、黑蜜。一般說法是說這種分類模式,是依照使用機械去除果皮時,保留果肉的比例做區分,保留越多顏色越深。實際上應該是發酵程度越高顏色越深。保留90%果肉,但用低溫抑制發酵,生豆的顏色依然可以很淺。像這樣利用細節變化風味,過程各異其趣的處理法,但因為大方向都是保留部分果肉而同屬蜜處理者,據說在哥國就高達4萬種以上。
保留10%果肉以下,顏色很淺的生豆,常被稱為白蜜,因為沒有殘留太多果肉,發酵程度低,風味近似水洗。部分處理廠將之視為是同一種產品。
因為處理法名稱中有個蜜字,或許或讓人以為此種處理法會產生蜂蜜味,喝起來也會比較甜。實際上原名在西班牙語中是黏答答的意思,取其只取去除部分果肉,咖啡豆乾燥前濕濕黏黏的。翻成英文時,考量到名稱很容易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就從像蜂蜜般黏答答的處理法,超譯成蜂蜜處理法了。
延伸閱讀▶︎▶︎
【咖啡產區】中美洲篇:哥斯大黎加
6、濕刨法(Wet Hulled)
印度尼西亞當地的特殊處理法,因為產地潮濕多雨,咖啡生豆難以乾燥,通常在水分仍超過20%時,即做去殼處理(除去羊皮層Parchment),缺乏保護且高水分的咖啡生豆容易吸附異味,常有從潮濕倉庫中吸附而來的土、霉味。另外,此種處理法的咖啡處理的好是藥草味,處理不好是草藥味。
其他常見說法:僅為處理程序中的部分條件變更,而非獨立的處理法。
A、厭氧發酵(Anaerobic Fermentation)
知名咖啡大師Sasa Sestic,以自己師法葡萄酒的二氧化碳浸漬法來處理咖啡,並以其獨特的風味,在2015年的世界咖啡大賽上取得優勝。很快的這種作法便普遍傳播到了全世界的咖啡產區。不過此種方式應該不能算作是全新的處理法類型,因其僅在發酵階段有所差別,與前述水洗處理法後段的乾、濕發酵程序類同,一般常見的全名為「厭氧發酵日曬」、「厭氧發酵水洗等」,其實就是像是前者的完整稱呼應為「乾式發酵水洗」、「濕式發酵水洗」一般。
厭氧發酵可以再區分為半厭氧(被動厭氧)及全厭氧(主動厭氧),前者單純將咖啡封入密封桶,待喜氧菌消耗完氧氣後,自動轉為厭氧菌主導。後者主動抽光氧氣,一開始即利用厭氧菌發酵。
B、特殊處理法
早期咖啡發酵依靠當地風土水質,天然存在的酵母發酵。現已知若在發酵時添加特定酵素,會為發酵後的咖啡帶來特定風味。部分農民與後製者,在處理時不再靠天吃飯,而是主動加入想要添加的酵素。
C、酒桶發酵
將發酵程序從常見的發酵槽移置酒桶中,前項厭氧發酵還可以說有厭氧菌及喜氧菌發酵的差異。酒桶發酵多了利用桶中殘留酒味,影響咖啡風味,可能已經跨足Infused Coffee的領域。
看完以上介紹之後,是不是也很想來挑選一杯符合自己喜好的咖啡呢?無論您喜歡什麼類型的咖啡,他的風味都是由種子開始,透過一系列漫長的旅程,才終於變成眼前的一杯咖啡,沿途的變化都會為咖啡的增香添味。處理法正是其中一種可以為我們帶來許多驚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