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處在資訊超載的時代,擁有快速獲取重要知識並能應用的能力比任何時代都重要。成甲在書中跟大家分享了對這個問題的思考與探索,思考的角度和品質都非常棒,推薦閱讀。——知名自媒體人,「100天行動」發起者戰隼
為什麼我們讀了很多書,但是生活卻還是照舊呢?在大陸有一句話很有名的話叫做:「為什麼我們學習了這麼多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呢?」
適合讀者:
1.喜愛閱讀重要知識的人
2.在茫茫書海中,想要挑選有價值又能夠真正實踐的人
在精準學習這本書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臨界知識」,不過在談臨界知識前,先來聊聊何謂「資訊」與「知識」。
在本書中很好的解釋了這個觀念,如果你讀了某篇文章後,點頭稱是,然後生活照舊,那麼這篇文章和其他所有類似文章都一樣,都只是一個資訊。
只有在你讀完一篇文章、了解過一個觀點,並改進了思考問題或者做事的方法後,這個資訊才有辦法變成「知識」。
什麼是臨界知識?
但是知識是不平等的。有些知識就是比其他知識,能夠更加深刻的改變我們之間的行為。比如當你知道山上的石頭滾下來,會越滾越快,你就不會試著跟他比賽,而是試圖往山體兩側跑。
而這個背後的定律就是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因此像這樣的一個定律,能夠更廣泛、更普及的指導我們行動的重要而基本的規律,就稱為「臨界知識」
而最早的了解這個現象的是查理蒙格,他寫了非常著名的一本書《窮查理的普通常識》裡面講述了就是收錄的他所有演講內容,以及他總結出來100多個思維模型。
然後儘管他公布了關於臨界知識的「答案」,對我們而言,也很難有直接幫助。因為只有當我們理解為什麼有些知識,比其他知識的影響更具有決定性作用,並且這些知識要再怎樣場景裡發揮作用,才算得上掌握臨界知識。
因此在讀了本書跟看完成甲的演講後,不斷反思也是很重要的,像我之前介紹的書《刻意練習》一樣,做了之後,寫筆記,想想如何能改善,但總而言之,至少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少走許多的彎路。
臨界知識一:複利效應:加強好事重複發生的可能性
愛因斯坦曾經提過世界第八奇蹟是「複利」,那到底什麼是複利呢?其實,複利的本質是:做事情A,會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加強A,不斷循環。
生活中凡是符合這一規律的事情,都可以視為複利效應。比如,網站的訪問量越多,在搜尋引擎的排名越靠前,那麼網站訪問量就越多,這就是一種複利效應。
如果從宏觀的角度看,複利效應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以網站訪問量為例。少數越過訪問量臨界值的網站,會已越來越快的速度吸引越多的人關注,而大多數沒有越過臨界值網站,便越來越沒有關注。
換言之,20%的網站吸引了80%的訪問量,而80%的網站只共用了20%的關注。這種不均勻分布在數學上稱為「幂律分佈」,但也可以叫做2/8法則、長尾理論等。
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學習成長,來突破這個臨界值,當時聽馬克先生的演講時,他講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他說當時周遭也有很多人在畫漫畫放在網路上,比我聰明、畫得比我好的人多的是。
但為什麼最後留下來的人只有我,因為我每天不間斷的畫,每天固定上傳,其他沒有我畫的勤、沒有我畫的努力,其實就這麼簡單。
所以複利在他身上就驗證了很好的效果,儘管他畫的不是最好的,但是架不住次數多,有時候品質雖然不是很好,但是你每天不斷琢磨、不斷寫,你的努力終究會被看見,如果你寫的又很好,當然被看見的機會就越多了很多。
這也是為什麼你可能覺得網上很多人寫的文章、拍的影片,你覺得可能沒有那麼好,但就是很多人追蹤、留言,除了不合你胃口之外,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堅持的比別人久,僅此而已。
結語一:當你在做任何事前,不妨告訴自己再撐一下,再撐一下就好,或許那一下就會變成成功的關鍵。
臨界知識二:黃金圈,學會時間問為什麼?
黃金圈最基本的運用原則是:你遇到的每件事情,首先問「為什麼」,也就是,問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如果你想要跟別人不一樣,在眾多人脫穎而出,那麼你一定要比別人更快抓住問題本質關鍵。查理蒙格曾經說過,透過詢問自己一個又一個的「為什麼」,你就會開始獲得普世的智慧,有更深刻的洞察力。
在書中舉了一個很清楚的例子:
假如你是個水果店老闆,特色是水果新鮮。所以在店裡貼著「新鮮水果,快速送達」標語,可是你的生意並不是這麼好,因為周遭有不少水果店,你要如何脫穎而出。
我們可以嘗試使用這個方問,來問一下購買水果的典型顧客:媽媽
問:為什麼大家喜歡新鮮水果
顧客:因為新鮮水果味道好
問:為什麼味道好,對你這麼重要?
顧客:味道好,小孩就喜歡吃水果
問:為什麼小孩喜歡吃水果對你很重要?
顧客:因為我想讓孩子更健康
問:為什麼孩子更健康對你來說很重要
顧客:因為我想當個好媽媽,照顧小孩是我的責任
說到這裡,你可以知道媽媽買水果的深層動機及原因就是家人的健康,因此如果把宣傳標語改成「我們與您一起守護家人健康」相信會有更好的效果。
結語二:在做每件事(不論大事或小事),都可以嘗試用黃金思維圈的方式下去思考,培養成為一個習慣,相信對你會有很大的幫助。
臨界知識三:安全空間,減少小機率事件帶來的嚴重後果
電影《鐵達尼號》撞上了冰山,1500多人葬身海底,之所以死這麼多,除了運氣不好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船上沒有足夠救生艇。當時的人都認為,鐵達尼號是永不沈沒的巨輪,怎麼可能會沉呢?
但事實上,他就是沉了。
在穩固的系統,如果沒有預留足夠的安全空間,都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LinkedIn和Paypal的創始人霍夫曼有個著名的ABZ理論,他認為,你在任何時候都需要這三個計畫。
【A計畫】,你目前能夠長期從事,並且值得持續投入的工作,比如你現在的工作。
【B計畫】,在A計畫之外,你應該給自己創造的新職業機會。萬一A計畫有問題,你還是可以有應對的方案。
【Z計畫】,是用來應對最糟糕情況的備用計畫,假如有一天,你倒霉特透頂,A計畫和B計畫都失敗或失效了,你應該有一個可以保證生存的計畫。比如:存足夠的緊急備用金,來應付未來可能失業或是其他意外情況的發生。
在書中其實還有提到機率論、進化論、系統思考(有點像躍遷書中提到的破局思考)、二八法則等等,但礙於篇幅關係,只講述對我來說很有用的臨界知識。
希望以上的內容,對你有幫助。
新創的粉絲專頁生活顧問,分享書籍、職場等生活所學,期待帶給你不一樣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