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繼之前的「超譯教學領導力」之後,第二個長期的讀書與反思寫作計畫。起因於過去一年因工作需求重新認識地球科學的歷史發展(西方為主),很強烈感受到過去所學的地科知識終於串接起來;同時,我也發現到所謂科學革命以前與之後的思維非常不同,無法用現在的觀點去理解過去,這讓我更感好奇。
為了解決心中有關科學發展的疑惑,同時也為了從歷史脈絡去審視當今科學發展的走向、與自己所在的歷史位置,我決定開始閱讀人生第一本與科學哲學有關的書。
但目前人生畢竟還沒有要繼續往學術專研的意思,希望我在寫這系列文時,讀者可以很簡單的將這些文字視作我個人反芻理解的結果。若有理解錯誤的部分,還請相關專業人士給予指正。
後續(理當會)逐步發表的文章,都是基於孔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所寫的重點整理與反思文,選這本是聽說它可謂經典,但讀過導言後也知道,這本書也不過是眾多科學哲學觀點中的一套。然而,沒有第一本的咀嚼,很難再去銜接下一套理論,無論如何應該都是一個好的開始。
*
CH1 導言:歷史的角色
「書的目的是說服與教學,因此從它們歸納出來的科學概念,不可能與產生科學成就的科學實況相吻合..…本論文想證明:教科書在許多根本之處誤導了我們。」(頁11)
*
這句話在我沒有先自行研究科學史之前,可能會感到非常訝異,但讀過科學史後,就會覺得很有道理。
尤其像我就是那種從小到大「乖乖讀書」的那種小孩,相信書中呈現給我的就是真實世界的濃縮樣貌。我也相信「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是真的。
但現實是,我們所接受到的書籍,都一定包含了某種觀點。這並非不好,或許可說是無可避免。最近參與兩本書的寫書計畫後就有這種感觸:我們想要呈現的「事實」太多了,以一本書的篇幅、文字的限制、甚至文句之間流動的方式,都會使得世界的真實不可能藉由一本書完整呈現出來;加上出書一定帶有某些目的,在無法完美呈現的狀況下,肯定要先把與初衷最相合的內容優先呈現出來。
更別說是「教科書」,它本身就具有「宣教」的意味,將多數人所共同相信的「事實」呈現給後代人閱讀、學習。如何挑選出共同所相信的事——這就是一個困難的哲學問題。
再加上現在考試導向的教學仍為主流,學生也缺乏足夠的空白時間思索、批判自己所學的知識是否合理。灌輸「每個問題都有標準答案」之下,很難察覺出教科書內所寫的內容,其實很常是整個科學歷史發展下權力鬥爭而產生之物。唯有重新檢視這些知識發展的歷史脈絡,才有辦法用更上位的角度認識一門學科。
過往科學史的研究不外乎就是要知道「某個知識、技術是在過去哪個時間點誕生的」、以及「A知識與B知識之間的連貫性是什麼」。但就像剛剛所說,仔細閱讀科學發展的歷史後,會發現許多知識,並不是過去某些知識一條線串聯而成,有時它看似是無中生有的突然誕生。
會這樣感受是因為在理解知識發展的脈絡時,我們只侷限在了解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聯,而忽略了當時的社會、宗教、財經、科技等的發展。當把這些項目重新考量進去之後,才能真正看出某個知識發展的脈絡是什麼,也會訝異原來A知識並不會直接演變成B知識,而是先經由C事件、D人物的發明等才能進到B。
這也是現代科學史研究更加著重的面向:了解歷史上某科學家當時相關人事物之間的關聯,而非極力尋求過去事件對現代科學有幫助的成分。
這是本書第一章節所要陳述、也是我所理解到的內容。
參考文獻:科學革命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