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述民族國家前,要先對幾個名詞作出清楚的定義。首先,「民族國家是民族主義的政治實體」,而民族主義本身是「社會性」而非是政治性的概念。
所謂的民族,指的是一群人基於相同與類似的「語言」、「文化」、「地理接近」而結合在一起。這種關係是複雜的,是社會性的敘述,例如「美國人」,在回答族裔問題時,會回答你「華人」、「拉丁裔」、「愛爾蘭人」,但這絕對不是說美國人認為「美國人」不是一個民族的稱呼,美國人是把國籍當成一個民族的用語。(註:所以在近代,美國是個很特別的國家,因為共同的政治信仰而結合在一起,這在地球上屬少見。蘇聯則是另一個嘗試用政治因素結合民族的失敗例子,後來各民族都獨立了。)
其他的好例子是,日耳曼人包括了現在的德國人,但也包含奧地利跟瑞士部分區域,他們對民族的認同並非是以國籍為基礎。波蘭人一直都在一塊地理區域內,千年來都是一個國家,直到近代才被瓜分,雖然處於不同的國家統治,受到不同的教育,但源於共同的語言、地理歷史、宗教因素等等,戰後波蘭仍然成為一個民族國家,這裡的波蘭有雙重的意義在。
猶太人是一個極端,維持其認同的是強烈的宗教、文化因素,儘管千萬人分散在不同的國家,仍然堅定的認為有一天猶太國會復興。瑞士人是另一個極端,由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多國族裔組成,但因為地理隔絕的因素,瑞士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認同感,儘管他們也承認其各區的文化差異極大,也無損其對「瑞士人」的認同。
而國家,指的是有「人民」、「領土」(特定國家內所屬的明確地理空間)、「政府」、「主權」(特定領土範圍內的最終合法權威)。這純粹是政治性的敘述,而當一個民族的人試圖建立起屬於「我們的民族」的國家,這個政治實體就是「民族國家」。
以現在的政治觀點上來說,現代社會的定義就是要形成一個民族國家,這有兩重的象徵。
「民族象徵著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象徵著統一民族的政治化。」
這是主觀性的,儘管在旁觀上來說,妨礙此進程者非常多。例如中東的庫德族、巴勒斯坦,都是典型的主觀上的過程成立中,但客觀上的政治事實並未成立。
讀者要明白一點,儘管民族跟國家的概念存在數千年之久,但民族國家是近代的政治權威形式,雖然跨國企業、全球化挑戰了民族國家的權威,並促成許多新興民主國家的政治改革。但直到今天為止,「民族國家仍然是有支配性地位」。 (註:就以戰略學的觀點來說,全球化的全球經濟發展,係為美國作為冷戰勝利者的報酬。)
無論如何,民族國家的重要性在當今的世界,仍是支配性的。任何的政策與國際關係討論,脫離這個現實,都是荒誕不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