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談一下常見的誤解之二,因為近來發現一堆人在那方向搞不清,自以為哪派其實鬼扯,所以用簡單非學術性,儘量讓人看得懂的方式,從階級的部分解釋現代社會跟古早的差異。
總括的說,要從物質條件著手,去判斷這個社會屬於哪一種狀況,用現在的講法就是,屬於農業還是工業化社會。通常判斷基準有兩個,一個是生產的效率是否夠高,另一個是產出的產品是否改變了生活習慣。這兩個彼此都有牽涉,很難切一刀說哪個優先。
好比說,電燈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人的生活習慣,讓晚上都可以工作。但這話的盲點是,難道用油燈或煤氣燈就沒有改變?對於文字工作者可能有差,但對工廠作業員來說則不見得。而且,只有少數電燈,能夠改變嗎?當然也不行,需要大量生產降低成本,將電燈普及化到一般人買得起的地步,而要達到這一點,需要電力系統的普及,而要普及化這些系統,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員……
沒完沒了?對,就是這個沒完沒了。
如果讀者您有概念,就會發現所謂某個產品改變世界的說法是很奇怪的,人的習慣是漸漸改變,而且要普遍化就得要依靠工業化的大量生產,不然單靠手工個體戶,絕對無法供應現代國家動輒千百萬人口的需求。如果你有看到哪個網紅,用一刀切斷的討論法,試圖告訴你某個產品或是某種技術出現,我們社會就該改變了,如果沒改變都是政府政客資本家的錯,你可以把他放生。
這人基本上是另有所圖,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選,兩者都沒有就是單純的笨。
談階級必須從物質文明的順序去討論,因為在沒有工業化的地方,好比現在在非洲比較內陸,幾內亞等深山處,工業產品雖然有賣進去,但整個文化跟習慣很明顯都沒有工業化,停留在村莊、部落等較原始的政治形式,政治人物之所以在這邊妥協,不會強迫當地人的政治改革,甚至以自治區的形式保留傳統習慣,是因為他知道不能這樣做,當地人也不會接受。
這要講到物質文明的基礎,也就是各種專業技術的出現。早期能夠觀星象、測天文,從這歸納出洪水氾濫跟播種時機的人,會成為祭司跟統治階級,也就是神權時代的概念。等到人類掌握自然規律,生產力就會提升,統治階級掌握更多稅收,就可以徵集更多軍隊與勞役,進行對外戰爭跟內部的大型工程。關鍵是統治階級有多少能力收到稅,以及如何有效地增進生產力,同時在這個過程讓下層的被統治階級,生活覺得爽,子女的未來看來有希望。幻想古代都是統治者奴役老百姓,這是完全錯誤的,被奴役的是那些奴隸,奴隸跟平民是不同的。
任何一個想要用這種統治與被統治概念,轉化比喻成現代國家是奴隸制度,不是別有用心就是蠢。
這個固定化的模式會讓大家富裕,等到每個地區都有富裕階級,就形成各種小型的政治組織,而人口增加與各種戰爭、工程的需求,慢慢帶動技術的發展,最後形成一批有技術的工匠跟掌握知識的貴族。到這個階段之後,世界各國都慢慢變成封建體系,君主理論上有最高統治權,但其實都需要跟各地區的貴族、仕紳談判妥協。
理論上貴族可以斬殺平民,但實際上擁有專業技術的工匠們是得罪不起的,國家要富足強盛,你需要耕作的老農專家提高糧食產量,需要技術精湛的鐵匠打造各式工具與兵器,馬匹的飼養也要專家,各種行業都需要。貴族們跟最高統治階級照道理來說可以為所欲為,但因為國家之間彼此競爭,他們其實並不可以,亂搞的結果就是被他國趁虛而入。
這個千年以上的過程,在國家外部的競逐與內部的競爭下,產生了質變。人口的增加跟產品的製造效率提升,讓階級逐漸扁平化與差異化。掌握物流跟金融的商人慢慢擁有跟貴族同等的特權,專業工匠的地位也更高,為了讓有更多高技術的軍隊聽話,統治者就得發更多錢與特權給軍人,貴族為了賺錢也不能奴役那些工匠們。
簡單說,奴隸制度還在,但其實奴隸已經沒有那麼重要,想要賺錢跟提升地位,就得要取得專業技能,學徒制度跟產業公會的出現有其必然性。這是權力集中的結果,並非政治家或國王刻意為之,不如說其他權力的出現對統治者來說才不利。
如果有人嘗試把現代工業狀況連結到古代,跟你說大家都是奴隸,這人不是想要選舉就是呆。
但到此為止,都只能算是農業社會的特質,權力結構的組成還是類似,真正有意義的改變是歷經百年以上的工業革命,也就是大量生產的出現。
當人類擁有大量生產的技術,才能供應成千上萬人的生活,個體戶工人的消失,並不是資本家很惡劣還是國王很機車,純粹是成本太高混不下去。而且,我們看待這種權力移轉要注重脈絡,為何大商人跟貴族會連成一氣,去削弱王權?又為何地方仕紳跟商人的地位一直提升,傳統工匠反而下降?這不是某一天因為瓦特發明了蒸氣機,然後哪個資本家裝在紡織廠,然後叫警察去抓來抗議的紡織個體戶可以解釋的。
這一定是有多年的前置作業,以及各方有力人士居中協調、談判,資金要到位、土地要整好、人力要訓練,通通都成立之後,才可能有一間工廠出現。而且工廠的出現,真正意義的不是產品,是生產技術的提升,以及管理技術的改善,也代表國家在收稅能力上,可以處理這種大量生產跟國內外貿易的問題,意即專業官僚的出現勢所必行。
簡單說,專家越來越多,你不靠他們不行,這就是工業化的真正意義,因為人類技術已經提高了,生產效能大大增加。這讓人口快速成長,資金越來越多又集中,統治階級要富國強兵,或者為了個人自保,必定要獎勵科研跟進步,不可能回頭為了幾個紡織工人的生計,就放棄整個工業技術。真正要協助的是國內失去優勢的傳統工匠,能否在新時代找到定位,以及讓他們領一筆可以過下半輩子的補助金。
老是強調這些人好可憐,只是把焦點放在一點,忽略掉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你家,還有其他家跟更多國家,競爭必定導致這個結果,反對競爭就是讓自己國家退步,現代還好一些,幾百年前是會導致無數人失業到餓死的,引發的戰爭更是死傷慘烈。
工業化的最大改變就是,讓人類生活過得更好的各種專業技術,無論是生產、物理、管理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專家,而人口的激增導致更多的社會變化,於是警察、軍隊、行政司法官僚也需要專業,不能用農業時代的思維,覺得偷竊就砍手,或是像悲慘世界中的尚萬強一樣,偷麵包管你三七二十一關二十年再說。
簡單說結論就是,政治權力逐漸從貴族階級,轉移到中產階級手上,因為只有專家才能維持工業化的體系,而工業化的體系才能帶給現代化生活。沒有哪個統治者,會覺得為了自己權力集中,把冷氣電風扇丟掉的生活,過用侍女幫忙搧扇子的日子。再說,生活習慣也都改了,即使像是北朝鮮那種狀況,他還是得對外貿易,大部分的現代產品,北朝鮮都不具備獨立生產的能力。
民主時代之所以會出現,最大理由就是政治權力下放,中產階級專家必須掌權,統治者已經不可能一個人跟小朝廷解決一切了。所以,必須有龐大的政府架構去掌握整個國家機器,不管是總統總理還是國王,都要仰賴官僚系統做事。民主國家的選舉,很大一部份就是不同專家對國家方向與自身利益的不一致,所以需要定期改人來修正系統。
原因無他,你讓固定的某階級掌權,一定會腐敗,最後想辦法去凹其他階級,絕無例外。如果可以靠對外擴張,搶錢搶糧搶奴隸的辦法,那還多少可以撐下去,但現代已經沒辦法這樣幹了,尤其是工業化導致的貿易全球化,跟軍事技術的進步,任何大型戰爭都接近自殺。
這也是兩次大戰後,貴族階級正式退出政治舞台的原因,但並不是法國大革命的那種,而是透過教育、聯姻等各種方式,慢慢地跟中產階級的上層融合掉。矛盾也是產生自這裡,但並不否認中產階級才是整個國家的主幹。而現代的問題出在哪?
答案說白了也很簡單,專家的特質就是在專業領域中很強,但出了這領域就很圈圈叉叉,不相信的看看網路時代,多少專家根本只為了他自己的領域說話,其他人死活才不管。工業跟技術領域是如此,但一般民眾很容易因為技術專家的身分,忽略了他的政治目的,在台灣你把這批技術專家改成專業官僚,馬上就會覺得他們在講幹話。
反正就是專家沒有開創力,大部分的專家都是在專業領域訓練有素,但欠缺跨領域的整合,而實際上這種人也很難訓練出來。所以為何我們說要鬆綁法規,鼓勵天才或神經病亂發明東西,或是讓敢賭博的去創業,看看有沒新的產業或是技術被發明出來。因為若沒有這些進步,社會就會停滯不前,各階級必定會內縮回去,變成內部鬥爭。
所以,回過頭來講,台灣現在的民主化到了哪個階段?如果說是歐米,筆者還可以大致上說,有些地方已經漸漸後現代化了,也就是進入工業化的下一階段。但後現代就一定是那些理論家想像的?筆者其實完全反對,因為跟現實走向不合,而且這些後現代的政治理論跟想像,多半建築在對現今工業化完全不了解的前提上
各位看到的很多號稱什麼良心的,基本上都是大門不出的學者或是有錢富二代,不曉得台灣現在連工業化都不完全。當我們的社會連工業化都不完整,或是只有台北市算徹底從裡到外都工業化了,就提倡其他還在農業化的地方要改變,根本是在鬼扯蛋。
物質技術的改變簡單,人心的思考跟習慣難改,智慧手機的出現到現在沒幾年,但下一代的學生在思考模式上已經完全改變了。可是,你要說這種改變,最終會朝向某方面走?這叫做狂妄自大,自以為是。
我們老是說老人家不懂現在我們怎麼想,那我們怎麼能夠用相同概念,去說下一代必定怎麼想?趨勢很難改變,大趨勢更難撼動,但這不代表趨勢永恆不變。保守不代表落後,只代表穩健的變化,可是當保守到拒絕變化,那就是反動了。
但,我們也要知道,如果整個社會都處在某一種階段,看看當地的政治組織跟權力,其實多半可以掌握一二。若不能接受,硬是要拿理論去套現實,強迫大家接受,那筆者建議乾脆一點,拿自己錢出去選舉,選贏了去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