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陸續出了很多關於人體自癒力的書籍,不僅內容傳達了疾病與內心息息相關,也漸漸喚醒現代人去自我探索與療癒,在修行的路上,除了把焦點轉移至內心,也會慢慢發現身體就是我們內在實相最貼切的表達,越是覺察這一點,越會花心思調整飲食模式與運動習慣,也理解了無關年紀,這是每個人都應該要注意的事,不需要等到年紀大了才來照顧身體,所謂『愛自己』,核心的關鍵之一便是照顧好我們最親密的夥伴--身體。
以前沒有意識到照顧好身體是多重要的一件事,常常壓力大時就吃零食舒緩情緒,跟親友同事聚餐也是大吃大喝,為了吃得划算與不要浪費食物,每次都會吃得很飽作結尾,除非感冒生病了才會開始注意保養,看診吃藥再讓身體多休息變成一種無形的循環,沒有發現身體是如此密切連結著內心,每當情緒不好或有煩惱累積的時候,疾病其實就會慢慢表現出來,讓你注意到它的存在,過去一度最明顯的症狀是,曾經為了大學的畢業專題壓力大到身上長了皮蛇(帶狀疱疹),極度不舒服又痛,嚇得我趕快去就診,才驚覺壓力大是多麽恐怖的一件事,心裏不適會嚴重影響身體,很慶幸是在年輕的時候經歷這件事,從此不讓壓力佔滿內心全部,沒有任何事的優先順序大過你的生命與健康,但人生偶爾會有負能量的時刻,不管是壓力、焦慮、沮喪、傷心、痛苦,無論年紀多小多大,請記得為情緒找到出口,而不是隱藏積累它,學會以正向的方式舒緩情緒會變成你為自己做最好的事。
除了不累積負面情緒以外,僅僅維持讓身體不生病是不夠的,我們與身體的關係猶如內在與外在事物交互影響一樣,負面心情會顯化在身體上變成疾病,反之,身體狀態的好壞也會影響著內心頻率的高低,最常見的情形是,假如晚上熬夜或失眠沒睡好的話,隔天精神容易不佳,做事也可能沒動力,想要有好心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顧好身體狀態開始。過往受到社會集體觀念影響,聚餐總是大魚大肉,正餐不是火鍋就是燒肉,飲料與各式甜點當下午茶更是普遍,過去還一度認為『如果人生不能吃美食那還有什麼意思呢?』,在進入靈性世界以後,理解了每樣食物都有不同的振動頻率,為了提高自身頻率狀態,決心調整飲食模式改變身體能量組成,以前常會吃到十分飽,現在慢慢縮小食量只吃七分飽,聚餐時候不點過多份量避免浪費食物,也減少吃重口味食物與甜點的次數,飲料更是從半糖漸漸簡化改喝微糖或無糖,選擇多吃原型食物與蔬果,當徹底改變飲食習慣以後,無論是鹹、甜、酸、辣,會發現原來我們是如此的重口味,而食物也很常無形中成為宣洩情緒的出口,心情不佳就吃甜點、啤酒或狂吃一頓更是普遍的事,現在也會注意讓自己只吃一點,再改以別的方法紓解情緒,比如去公園散步、追劇等等,做些自己會開心的事轉移注意力,這樣身體才不會有很大的負擔。改變飲食幾個月後,再搭配養成運動習慣,明顯感覺到精神氣色、頻率都和以往不同了,即使心情不適也能很快調適,整體來說都變得比過去輕盈,更加證明了身與心是相輔相成。
身體不會說話,但是透過疼痛讓我們知道內心出了什麼事,撫平了肉體上的疼痛別忘記去了解自己到底為什麼而痛,那個在內心深層的原因才是最應該要知道的事,真的不必等到年紀大才積勞成疾,你可以從現在開始就好好的珍惜自己,照顧好身體,讓靈魂與肉身一起在生命中盡情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