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準備上黃信恩醫師寫的〈扼口〉,反覆看了幾遍,總覺得找不到一個深刻切入點來跟學生談,如果只談醫生在看診過程所觀察的現象,以及了解病人面對醫療總是「扼口」的心態,似乎難以讓學生對這篇文章有更深刻的了解。
昨天晚上跟柔儀討論了很久,想到了SARS、新冠肺炎、愛滋病、精神疾病的相關議題等,也想到了廖梅璇前幾年的那篇〈精神病院皮下鉤沉〉,但討論的時候都還是覺得,這些議題太大,也似乎無法扣和著文本的推進以及想要傳達的核心,而且在跟柔儀討論的當下,我似乎還是抓不太到這篇文章我想談的核心是什麼。
就在我昨天開車回家的路上,腦筋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我想到「如果我是醫生,看診的時候叫病人把嘴巴張開,結果他們竟然『扼口』,我會非常生氣!」
但是,從文章中我發現黃信恩並沒有生氣,反而從這些經驗當中,同理他們扼口的心情,甚至從這當中,開展出對於捍衛生命尊嚴的思索。
於是,我就試著開始從「一位醫生能夠從病人的反應中,同理並理解他們,進而對他們表達關懷與尊重」的角度來讀這篇文章,讀著讀著我就在想,我的學生不見得會是醫生,跟他們討論從醫生的角度看病人,到底最後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這時,我想到的是「醫病關係」四個字。
然而,就現在普遍對於醫病關係的討論,似乎都會有一些非常政治正確的結論,例如:我們要相信、尊重專業,醫生一定會盡全力把病人救起來的,生命都會有意外,我們要學會接受。
但我實在不希望所有討論最後都回到政令宣導式的結論。再者,回到這篇文章來看,就會發現裡面其實也沒有談到太多醫療糾紛跟醫病關係的主題。
可是我其實還是蠻想跟學生藉由這個機會,談一談對於「醫病關係」跟「醫療糾紛」的思索。
於是我就開始找相關的影片及文章,突然間,我看到了劉宗瑀醫師的TED演講,主題是「醫病關係的最終解」。她是一位外科醫師,整段演講從台灣的外科醫師荒談起,帶到她在外科當醫師的現象觀察,接著,說到自己面對母親驟逝,她從「醫生」變成了「病患家屬」而有身份轉變時,情緒一度失控,似乎平常所「知道」的事,要「做到」竟是如此困難。最後,她再從這樣的經驗帶到一個結論,無論是醫生還是病患,都應該要有「同理心」,劉醫師不只提到這個概念,他還引導聽眾分別站在醫生及病患的立場思索,是因為什麼原因讓這些不同的角色好像都失去了同理心。
看完這個影片素材,我回過頭去看〈扼口〉,我發現〈扼口〉是站在「醫生的角度」對於病人的反應表達關懷,劉醫師的演講,除了告訴大家醫師的處境跟心態,也以自己轉換身分成為病患的經驗為例,帶出醫病關係的思考。
由此,我就決定先帶著學生試著從字裡行間同理「病患」扼口的心態,也試著從作者說著這些故事的過程,內心因為試著同理病患,而產生「 我克制唇舌,收闔情緒,在道德與典章間,也在實情與信賴間。」以及「早自初出嬰幼,老至日暮垂矣,人們扼口,保住一口氣息,留出生命的通道,故事的出口。」等省思。
看完〈扼口〉,接著,再給學生看劉醫師的演講,進而引導他們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一:影片中講者認為要能解決「醫病關係緊張」的關鍵是什麼?
這個問題目的是要引導學生聚焦影片所談的核心重點,以利開啟後面的討論。
問題二:在〈扼口〉一文中,作者(醫生)對於這些「扼口」的病人,表達什麼樣的理解與關懷?
接下來,透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聚焦這篇文章所要談核心。
問題三:身為可能是病患(或病患家屬)的你,面對醫療,你認為自己可能會用什麼態度面對?為什麼?【回應不需要非常政治正確,試著把最真實的感受跟想法寫出來。】
這個問題我一直用「可能」來引導,並指示他們不需要寫出政治正確的答案,是希望大家可以藉由這個機會,把最真實因為未知、害怕而產生的感受及反應,如實地寫下來。經過仔細的感受及思考後,會讓自己有了不同狀況的心理準備,慢慢的,才可能會知道,自己面對突發意外時,會有什麼反應。如此,在真正面對事發的那個當下,或許才可能更冷靜的面對,更理性的處理。
我從自己的經驗中發現,人們面對很多突發狀況時,會情緒崩潰失控,以至於失去理智,往往都是因為少了「心理準備」的未知而害怕。
因此,透過這樣的引導,我希望讓學生不要只有藉此得到積極正向的結論,而是能走入自己的體會中。有了自我思索的經驗後,再帶學生回到第四題。
問題四:你認為〈扼口〉及〈醫病關係的最終解(TEDxNCU)〉兩段資料,帶給你對於「醫病關係」的思索及啟示為何?
最後再讓學生回頭去看這兩資料,結合自己的體會,思索是否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黃信恩是一位醫師,他沒有對病患扼口感到生氣,反而病患身上看見,人們總是用扼口宣示及捍衛自己的生命尊嚴。而可能身為病患(或家屬)的我們,在體會到自己可能會因為沒有心理準備而情緒失控,進而傷害到醫生的情況之後,能不能給予更多的同理心?
或許很難。
跟人有關的問題本來就很難處理,跟自己有關的問題似乎會更難處理,不過我相信,所有事情都是需要練習的,同理心也是。因此,透過〈扼口〉這一課,試著和學生一起練習同理,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