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信任自己的直覺嗎?如果人類也是動物,動物不是十分本能與充滿預先的感知、直覺的了解嗎?
不,你不能夠只看家裡養了十多年的貓貓狗狗,看牠們一臉笨笨的──牠們早就因為跟人類相處太久,而失去了動物的本能,自然的美感。
如果我們拋開複雜的理論、看似很有學問的現代心理學或精神分析,事實上,人與人的理解,那種最幽微的潛意識洞察,在看見危機以前已經嗅出笑容背後的惡意,這件事就是「直覺」:我覺得我知道答案了,但不要問我為何!
當然,如果我們能夠輔以理論的仔細描述,又會發現「直覺」其實是有種種歷程,是一種瞬間把巨量資訊整合連結的「新本能」。
因此,從 Ch.2 裡,我們先是看到「自我」如何作為理解他人潛意識的重要媒介,我們同時作為經驗、又是觀察的主體,當中面對所泛起的情感共鳴,我們其實就像科學家一般得「謹慎觀察,免於成見」。來到 Ch.3,我更詳細地把情感共鳴描繪作一種「被引發的衝動」或「自我的潛意識回音」,這個衝動與回音是有其在心理上運作的原理和方向,而藉由臨床經驗,我們能夠釐清它的真實樣貌,好用作理解他人的工具。而為了釐清真相,我們不免要談到某種能力。Ch.3 也試著說明在知識的幫忙外,我們該如何按捺住自己的焦慮,以及那個能夠把混亂的感受化作理解或領悟的心理歷程是怎樣的──新訂閱的讀者可以先從 Ch.1 開始看回來。
今天,我們延續辦公室裡的仆街故事,來看「直覺」這個「新本能」在精神分析的經驗下,到底代表著怎樣的一回事/一種怎樣的發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