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的故事因為「二十四孝」的流傳在華夏世界一度為人所熟知,然而,但是,被東西文化夾擊的現代華人對孔融長大後的兄弟關係其實不太清楚。小孔融懂得讓梨給哥哥,那麽,孔融長大後又有什麼成就呢?
由於孔融既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也是東漢末年的建安七子之首,所以在文士圈的聲名極大,而後來殺他的曹操既是宦官之後(曹操的父親被宦官收養),在歷史上又被評為奸雄,文士圈中自然也會流傳各式各樣關於孔融的小故事,只是曹操不只殺了孔融,還毀了很多孔融的著作,所以,到底孔融為何與曹操不對盤,其實很難釐清,連「孔融讓梨」的故事也不怎麼靠譜。
然而,透過孔融留下的一些言論如「父母無恩論」,我們仍可看出孔融雖為孔子的第二十世孫,其思想言論卻似乎透露一點「反儒家」的思想,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關於這點,我們也許可以先了解漢代儒家的地位。
儒家是在漢儒董仲舒的建議下取得正統地位,而董仲舒對人性的看法其實不在善惡之間打轉,而是在強調文化與教化對人的天性的影響。董仲舒也藉此提醒君王,天與人的關係是即為密切的,不僅君王的作為要仿效「天」的模式,當「天」運行不暢時,君王也要反省自己的作為是否招致了天怒,而這自然隱含了人事的安排。
在這前提下,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主張政府要像「天有四季」一樣分成四級,官員也分四等,在考核官員時,也因為官員的能力、品格分為四級,而各級政府官員都有「選賢任能」的權責。
這種思想應當是由漢高祖劉邦所創的「察舉」制度衍伸而來的,不過,由於各家各派主張太多,各級官員從地方考察與推舉人才時難免會被質疑到底誰說了算,所以還是需要「統一標準」,儒門就在董仲舒的建議下,成為「標準教材」。
孔子也就這樣從華夏世界第一位私塾教師,成為漢朝官方力捧的官方大聖。
孔家在漢代自然順勢成為重要的士家大族,孔家子弟因為家學淵源,成為「察舉制度」的「重要人才庫」。
不過,儒家既然成為漢代官員共同的信仰,其利益不免慢慢與漢室綁在一起,慢慢形成特殊的利益團體,左右帝國的政治生態。
這種情況到了東漢時期,就慢慢形成了門閥大族,這些門閥大族既擁有土地、又掌握言論風向,加上掌握「察舉」、「徵辟」之權,所以、門生、故吏滿天下,主導了政治運行的大方向。
只不過,東漢中晚期,在漢和帝時代,外戚與宦官集團興起,形成與傳統世家大族對立的新形勢,也讓士大夫的勢力開始分散到不同機關。其中,自然也有堅持「做自己」的士族子弟,開始結黨,針對時局,議論時政。
孔融似乎就是這樣一位士族子弟。
既然與當權(曹操)為敵,自然會被流言所攻擊,尤其是在曹操取得「月旦評」的許紹認可後,與宦官集團關係密切的曹操算是得到了部分名士的支持。
「清平之奸雄、亂世之英雄」 ----據說,許紹在應曹操之求點評後,曹操滿意的離去。
曹操自然也想得到「第一世家」孔家的支持,只是孔融的選擇卻不是支持逐漸掌握權力的曹操,以至前幾年在台灣網路博得「白目」(不識相)之名。
這般點評自然是針對所謂「孔融害死全家」的「事實」而發的,然而,這種「以成敗論英雄」的方式,不免讓人憂心助長「逢迎拍馬」之風,間接造成士風的墮落與歷史觀的錯亂。
然而,如前所述,孔融既為曹操所殺,作品也多被毀,我們該如何評價孔融呢?
也許,還是從較為重大且可信的事件著手分析會比較能看出歷史發展的軌跡。
首先,從孔融和其兄的關係談起。
孔融是四歲讓梨給哥哥,到了十三歲時父親孔宙去世,開始與母親和哥哥孔褒相依為命,只是到了十六歲時又發生了一件憾事,讓哥哥丟了性命,所以有網路文章評道「孔融四歲讓了哥哥一只梨,十六歲時哥哥還了他一條命」,同樣是指責孔融作風「白目」。
「白目」似乎成了二十一世紀華人網路文章對孔融相當普遍的評語。
然而,在當時的「士人」眼中,或許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說,孔融是因為代兄收留了張儉,所以讓孔褒丟了性命。而張儉是誰呢?張儉是東漢末年,黨錮之禍的「重要黨人」,當時他遭到通緝,四處躲藏,由於他是孔褒的好友,自然也會找孔褒幫忙。張儉上門求救時,孔褒恰好不在家,而十六歲的孔融作主收留了他,只是,後來事情敗露,孔融的哥哥孔褒也因此獲罪。
更重要的是,孔褒並未因此怪罪孔融收留張儉,而是選擇從容赴死,所以,與其說孔融收容張儉是無知犯罪,不如說孔家是支持當時的黨人論政的。
那麼,孔融又為何要發表「父母無恩論」呢?
其實,這觀點早在東漢早期就有大儒王充提出過。在其著作「權衡」中,王充說:「父母合氣,非當時欲得生子,情慾動和合,合而生子」。到了孔融時,他稱:「父親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悉為?譬如物寄缻中,出則離矣!」
這段話很明顯地與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統觀念相違背,從小就因「孔子」享有名望的孔融為何說出這麼驚人的話? 難道真是小時候被逼讓梨,心有不甘?
從張儉事件看來,他的媽媽和哥哥既然不怪孔融收留了張儉,反而爭相認罪,我們可以大膽猜測,孔融受到的家庭教育是「禮者,理也」,禮是以天為本,遵理才是尊禮。在這脈絡下,他們似乎不會用特別強硬的手段逼四歲的孔融吃小梨。
我們也可檢視東漢末年的大環境,猜猜孔融為何要提出「父母無恩論」?
當時,黃巾軍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興起,吸引了大批流民信眾,甚至包括了中階政府官員,加上佛教已經東傳一段時日,令儒教在信仰上的正統地位大受挑戰。
儒教自然也要因應情勢,提出新的論述,維持門派地位。
孔融的「父母無恩論」應該也是提醒依靠(世襲的)「家世」或 (虛偽的)孝行而取得官位者,不要太過張狂、甚至仗父母之勢、欺壓異己。
此外,孔融反曹操而寫的「禁酒論」,應該也是有其時代背景的。
漢代的酒,酒精濃度應該都很低,曹操下令禁酒應該是從「糧食供應」的觀點考量,而不是從「有礙健康」或會「聚眾鬧事」的觀點而禁。
然而,孔融是個文士,除了需要「以酒會友」外,應該也有一定「以酒化敵」的外交手腕,曹操要禁酒,豈不是擺明了準備「武統」,主張「和統」的孔融又豈能不出言反對?
總之,如果不要一開始就以「害了全家」的「罪名」指控孔融,稍稍留心解讀孔融少數傳世的「斷簡殘篇」,應該還是可以找到孔融看似不羈的特立言行底下的「文士風骨」。
除此之外,孔融為官相當重視清廉,只要看到有控告官吏貪污的信件,就認真調查並嚴加查辦,因此使許多貪官污吏落入法網,所以,孔融並不是只靠家族聲名出頭,本身也是有一定民意聲望支持的。(不然,怎能成為建安七子之首?)
當然,孔融不僅十六歲時「害了」哥哥送命,最後也因為得罪曹操,在五十六歲時被曹操安了一個「大逆不道」的罪名,下獄棄市,連帶讓妻兒也送了性命
孔融被誅,對當時天下文士的影響想必是很大的,也因此衍生出了「覆巢之下無完卵」的成語,而儒教既敗,漢家失去天下之日也就不遠了。
只是,如果拋開漢代以後的三國歷史,讀史人不免要問,難道在孔融身處的時代,漢室非亡不可嗎?
其實未必。當時,北方並無異族作亂,漢帝國的崩解主要是由內而起,如果為政者能夠齊心解決內政問題,國祚自然得以綿延。
只不過,帝國的成功需要因緣俱足,失去信仰的帝國終究是要解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