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先於本質」,法國哲學家沙特所提出的觀點,是他基於存在主義與自由中的核心命題,強調了人的個體,否決了聖經裡創世紀中第一章,「起初,由神創造了天地」沙特認為人的定義是由自身的存在而來,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有其定義,石頭就是石頭,唯獨人是獨立且具有經驗及選擇,人的存在就是自由的存在,但自由的不是人的本質,人的選擇造就了他自己,人的任何存在狀態都是人的自由選擇,存在就是自由選擇的過程。《無聲告白》其中一句話,「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自中世紀以來,上帝的存在一直都是不可逾越的預設,是上帝創造了人以內的一切事物,這意味著一切都是預定的,世界是一種必然的體系,沙特首先拋棄了這個預設,假如上帝不存在,那麼人就可以成為他所想成為的人,將完全的自由回到個人的身上,沒有任何人能夠為他設定命運,因此,沒有人為他負責,只有他自己為他自己負責,他是一個絕對的主體,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必須為自由承擔責任和義務。在沙特之前尼采曾說「上帝已死」,更多的指向人朝向宗教、儀式中去逃避自己,尼采明白疼痛、痛苦和死亡不僅是身體的問題,這是人存在的核心特徵,人們躲在他們能找到最舒服的角落,用工作、酒精、娛樂和其他止痛劑麻痺自己。宗教的信徒們拒絕接受現在就是要到達的地方,他們認為這世界還有一個超自然的去處,等待他們到來。還有人想通過科學、政治創建一個痛苦不斷減少的世界。對於存在主義及現象學的人來說,唯有接受痛苦擁抱生活,必須在沒有任何合理解釋下為自已負責,這就是人的自由。
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一書,更對存在先於本質作出了說明,「我會持續創造自己的定義(本性或本質),你可能認為你可以用一些標籤定義我,但你錯了,因為我始終會是一個正在加工的作品,我不斷通過行動創造自身,這一點根深蒂固存在我人類際遇之中,直到死亡將其抹去為止,我是我自己的自由:不多,也不少」沙特來看人的存在是流動的,選擇是根據著自身隨時在更動,最著名的就是他與波伏娃長達五十年的契約式愛情,為了保有個人最大的自由的開放式關係,沙特更坦言他想要跟更多女人睡覺,保持親近永不結婚的愛情關係,同時給予對方完全性的自由,不吃醋、不爭吵、不隱瞞的條約,而沙特與波特娃更為了見證自由的生活,拒絕任何獎項的頒發,堅持做體制外的知識份子,而沙特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時理由便是,「作家有必要獨立於利益和影響力之外。」。
1945年沙特在一場演講舉出了一個例子,「1940年納粹佔領期間,我有個學生來找我,這個年輕人的哥哥在戰鬥中遇難了,之後他的父親叛國投敵拋棄了妻子,他想要去支援前線加入戰爭,可他是母親唯一的依靠,他應該做讓多數人有益的事還是應該保持倫理?」多數哲學家會為了各自的論點爭論不休,沙特則以更個人的角度思考了這個問題,沙特說「你是自由的,儘管去選擇吧,你可以小心翼翼考慮各種道德及實際,但你總得做什麼,由你決定。」也就是你選擇、承擔,別人無法來定義及決定。「沒有任何劃定的道路來引導人來救贖自己,他必須不斷創造自己的道路,但創造道路他便有了自由與責任,失去所有推託的理由。」
存在主義關心的是個人是具體的存在,人類存在不同於其他事物的存在,其他實體是什麼就是什麼,但做為人我可以選擇自已想要的樣子,我是自由的,因此我對於我所的每件事都有責任,這會產生一種焦慮,但我只有在境遇終才是自由的,存在著各種限制,因而,人類存在是模糊的,被拘限在邊界之內,同時又超越了物質世界。從現象學角度來看待,而會專注描述生活經驗本身的樣子,通過理解這種存在,去過更真實的生活。 摘錄我們存在主義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