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保守主義的嘲諷─《小丑》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丑》背後的意識形態,是對於現代西方兩三百年來,推翻了封建王朝之後,建立以議會選舉和官僚統治機器為主的政治運作體制的嘲諷,而且很明顯這樣的攻擊,不是來自更基進的後現代主義或社會主義,而是來自古典的傳統保守主義。對於自由主義、人文主義建構現代社會的支柱,保守主義是非常不信任的,包括公民自發的體制外社會運動、媒體輿論監督、專業政府官僚、無財產限制的普選,在《小丑》裡不是起不了作用,就是製造更多的混亂。
《小丑》主要批判的目標,首先是西方政治體制落實人權和直接民主之後,卻引發非理性的暴民政治。高譚市的抗爭沒有明確的訴求,也沒有什麼理性的策略,就是亂成一團。保守主義脫胎自法國大革命後,對於恐怖暴民統治的反省,對於直接的民主、民權完全不信任。小丑在地鐵殺人之後,掀起的抗爭風潮只是仇富而已。雖然高譚市存在貧富不均、公共服務效能不佳的問題,但是因為一起暴力犯罪而上街?這是暗示當代的社運抗爭,其實是非理性因素導致的嗎?抗議民眾根本不曉得自己幹嘛上街,只是被煽動起情緒而已。
電影裡面批判的還包括現代化政府各種機能,警察、心理諮詢、精神醫療、社會福利制度都嚴重失能,無法發揮作用,連收個垃圾都做不到,電影一開始就是清潔人員罷工的新聞,整個高譚市變成一個垃圾坑,髒臭難忍,宣稱民主普選的政府,連基本的環境清潔都無法維持,遑論給民眾帶來安定的生活。
小丑自身的遭遇也是來自一連串政府體制失敗,首先讓他被有虐待傾向的母親和繼父領養,拯救出來之後也沒有好好照顧,讓他在精神醫療機構和監獄進進出出。免費的心理諮詢和藥物治療也於事無補,不能根本解決他的問題,甚至連這樣聊勝於無的「服務」,最後還因為經費不足被中止了。現代社會為了人權和人道主義,將罪犯當成可治療的病人,以精神醫療取代監禁,甚至對於病人也試圖用人道方式對待,但是一點用都沒有,沒有充分的資源去支持,人權和人道主義也是泡影。
《小丑》呼應了保守主義屢屢喜歡提及「家庭價值」,認為當代許多社會問題,包括貧窮、犯罪、失業、暴力、精神病…等,都來自公部門想要奪佔了家庭發揮功能,卻根本不能取代,甚至越弄越糟,所有的悲劇都來自「缺席的父親」和「無能的母親」,是同樣的道理。要解決社會問題,保守主義認為「回歸家庭」才是答案,所以「小丑」雖然被母親虐待,卻一直和她「相依為命」,又想認Thomas Wayne,卻一再被拒絕,就算是十惡不赦的歹徒,也都是渴望家庭的,但是現代社會卻破壞了這樣的功能,想讓國家機器的職能取代,只是製造更多問題而已。
電視、喜劇和脫口秀等媒體娛樂在《小丑》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這是有其意圖的。站立式喜劇、相聲甚至小丑的雜耍表演,來自中世紀的平民劇場,類似我們現在還偶爾可見的野台戲,在歐洲封建時代,也有諷刺時政、批判體制的色彩,其後逐漸演化成當代西方的各種戲劇和影視娛樂表演形式。在《小丑》中都變成助長暴民混亂的催化濟,原本針貶時政的功能蕩然無存,但是在言論自由之後,不但沒有了藝術價值,反而變成煽動、擴散暴亂的工具。
《小丑》上映時,正逢香港反送中抗爭時如火如荼,在中國也無法上映。《小丑》對於社運抗爭的描寫其實是負面的,蒙面上街、自發抗議「沒有大台」、地鐵追逐、槍擊殺人、襲警……等容易聯想到香港抗爭的情節,只突顯了群眾運動的無序和不理性。中國如果要抹黑香港抗爭應該讓它上映,再發動宣傳機器去「暗示」高譚市暴民和香港「勇武」的相似性,難怪《小丑》上映之後,香港人不太希望拿電影情節和他們的抗爭對做太多類比
對於當代民主體制造成的混亂,《小丑》沒有給出什麼答案或出路,最後的救贖就是「小丑」。所有超級英雄影視作品中,既有政府體制永遠是無能,國家的警察、軍隊、情報單位、治安機關拿小丑、企鵝先生、雷克斯路瑟這些壞人,或惡魔黨、酷斯拉之類的怪獸、怪物永遠沒輒,除了誤事之外一無是處,能打倒他們的永遠是體制外的英雄。而一般民眾只有被屠殺的份,偶爾還會被壞人誤導而仇恨好人。
總之,別期待這些脫胎自中世紀封建騎士故事的英雄或反英雄電影,會去再現什麼人民草根力量,這實在太無聊了,票房也不可能太好,人民終究還是需要英雄來拯救的,不管是騎士、王子還是羅賓漢甚至是「小丑」這樣的盜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完美搭檔》裡面這種困難的抉擇,貫串整部電影。為了留住「責任之家」,世賀開價幫人偽造假的志工服務證明,到底對不對?讓東究留在世賀身邊「服侍」他比較好,還是回到廿年來沒照顧過他的母親身邊?強制把「責任之家」的人都遷移走,只因為機構即將被關閉了,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嗎?這些問題都不好回答........
這是一部從個人層次的回憶,談論戰爭的電影,這樣子的電影在80年代之後越來越多,很多的越戰片或像《藍波》那樣的電影都是從個人經驗出發的戰爭片。但是,這部電影一開始卻不是從回憶開始,而是男主角「失憶」了,他突然想不起來1982 年打的黎巴嫩內戰究竟發生了什麼,於是他找到了他的戰友,慢慢建立起回憶....
說真的,根本不知道這片在演什麼?搞不清楚這片的主題在哪裡。一開始我在想,導演是不是習慣拍片不打光啊?因為所有在室內、室外的場景,包括在美國和義大利,車子裡、家裡、教室、森林、吉諾瓦的街道裡,幾乎都是暗暗的,導演是想藉此表達男主角和他的女兒內心的黑暗嗎?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台灣電影,因為一開始我看《穿白絲綢的女人》,以為我看到了這部片的越南版,因為在描述駝背跟安的戀情,還有他們搬到南越時艱苦的家庭生活,就是拼命的煽情跟催淚。我在戲院看時,還真的有觀眾哭了。雖然催淚,但總感覺有些做作,直到中後段,這個狀況才逐漸改善。
在戰後清算、討回歷史正義的各項戰犯大審中,所有被審判的納粹和日本戰犯最會拿出來辯駁的理由,就是「我是被迫的、被逼的,我如果不照著做便會被處罰甚至被殺。」但這部電影似乎是告訴我們,事實上你永遠都有選擇的空間,即使是在被逼迫或極端不利的環境下,你還是可以做出選擇,事後也會有什麼後果,完全是一念之間而已。
也許台灣的左派青年比較愛看Ken Loch的《玫瑰與麵包》、《以祖國之名》,或者《摩托車之旅》這種直接了當的東西,又有革命英雄又有俊男美女,不喜歡看這種拐彎抹角的東西,但是事實上這種迂迴的電影反而比較貼近我們的現實,有哪個人在搞工運或搞環保時,不曾碰過家人和的質疑或牽制?
在《完美搭檔》裡面這種困難的抉擇,貫串整部電影。為了留住「責任之家」,世賀開價幫人偽造假的志工服務證明,到底對不對?讓東究留在世賀身邊「服侍」他比較好,還是回到廿年來沒照顧過他的母親身邊?強制把「責任之家」的人都遷移走,只因為機構即將被關閉了,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嗎?這些問題都不好回答........
這是一部從個人層次的回憶,談論戰爭的電影,這樣子的電影在80年代之後越來越多,很多的越戰片或像《藍波》那樣的電影都是從個人經驗出發的戰爭片。但是,這部電影一開始卻不是從回憶開始,而是男主角「失憶」了,他突然想不起來1982 年打的黎巴嫩內戰究竟發生了什麼,於是他找到了他的戰友,慢慢建立起回憶....
說真的,根本不知道這片在演什麼?搞不清楚這片的主題在哪裡。一開始我在想,導演是不是習慣拍片不打光啊?因為所有在室內、室外的場景,包括在美國和義大利,車子裡、家裡、教室、森林、吉諾瓦的街道裡,幾乎都是暗暗的,導演是想藉此表達男主角和他的女兒內心的黑暗嗎?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台灣電影,因為一開始我看《穿白絲綢的女人》,以為我看到了這部片的越南版,因為在描述駝背跟安的戀情,還有他們搬到南越時艱苦的家庭生活,就是拼命的煽情跟催淚。我在戲院看時,還真的有觀眾哭了。雖然催淚,但總感覺有些做作,直到中後段,這個狀況才逐漸改善。
在戰後清算、討回歷史正義的各項戰犯大審中,所有被審判的納粹和日本戰犯最會拿出來辯駁的理由,就是「我是被迫的、被逼的,我如果不照著做便會被處罰甚至被殺。」但這部電影似乎是告訴我們,事實上你永遠都有選擇的空間,即使是在被逼迫或極端不利的環境下,你還是可以做出選擇,事後也會有什麼後果,完全是一念之間而已。
也許台灣的左派青年比較愛看Ken Loch的《玫瑰與麵包》、《以祖國之名》,或者《摩托車之旅》這種直接了當的東西,又有革命英雄又有俊男美女,不喜歡看這種拐彎抹角的東西,但是事實上這種迂迴的電影反而比較貼近我們的現實,有哪個人在搞工運或搞環保時,不曾碰過家人和的質疑或牽制?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民本精神決定了政府在處理涉關人民權益的本質表現,從而決定了政治制度的意義所在,正是由於它可以解決人的安全和發展,在現代化之後,又加上平等的需求,因此,所有的政治制度的設計從本質上說,便是可以有效提供人的安全和發展的需求。
這就涉及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中世紀的天主教正統神學家們殫精竭慮防止的各路異端當中,有兩個跟馬克思主義好像有一點點相似。一個是聖奧古斯丁特別反對過的摩尼教的善惡二元論:善惡對等,世界是善惡之間的鬥爭。第二個危險的傳統就是巴比倫巫師的傳統,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漢語世界中說的「主觀能動性」
Thumbnail
願世間所有人都能得到富貴名利,如此一來,大家方能明瞭,財富不是人生的終極答案。——金ㆍ凱瑞  I wish everyone could be rich and famous, so they could realize it’s not the answer.——Jim Carrey
Thumbnail
  公投開票完,開始傳出同志自殺的消息,一名郵局職員拍手叫好。這其實不是第一件,也不會是最後一件。這段日子我們感受到全台灣滿溢著橫流的惡意,想到有那麼多人為了阻止別人結婚,放下手邊的工作,頂著大太陽......
Thumbnail
這次所講的是保守主義,也許會有人覺得,就從字面來看,保守主義不就是相對於改革、開放來說,是一種比較抗拒改變、傳統的。但這種說法其實大謬不然,保守主義若純以西方各國的實際運作上來說,還是有許多的討論空間⋯⋯
Thumbnail
講到保守主義,發現很多人概念混淆,或者說嚴重誤解,誤解的點全部是出在新自由主義的解釋上,順便提醒,台灣欠缺保守力量的基盤,會是亡國的開始……
Thumbnail
保守主義,是一個沒有辦法被精準定義的思想,更準確地說,保守主義並不是主義,也沒有教條,但是保守派跟保守黨有。我們在指出台灣是否有保守主義時,一定要分清楚其中的差異,不然會失去立場,被激進改革派牽著鼻子走。保守主義追本溯源,只有兩項主要的東西……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民本精神決定了政府在處理涉關人民權益的本質表現,從而決定了政治制度的意義所在,正是由於它可以解決人的安全和發展,在現代化之後,又加上平等的需求,因此,所有的政治制度的設計從本質上說,便是可以有效提供人的安全和發展的需求。
這就涉及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中世紀的天主教正統神學家們殫精竭慮防止的各路異端當中,有兩個跟馬克思主義好像有一點點相似。一個是聖奧古斯丁特別反對過的摩尼教的善惡二元論:善惡對等,世界是善惡之間的鬥爭。第二個危險的傳統就是巴比倫巫師的傳統,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漢語世界中說的「主觀能動性」
Thumbnail
願世間所有人都能得到富貴名利,如此一來,大家方能明瞭,財富不是人生的終極答案。——金ㆍ凱瑞  I wish everyone could be rich and famous, so they could realize it’s not the answer.——Jim Carrey
Thumbnail
  公投開票完,開始傳出同志自殺的消息,一名郵局職員拍手叫好。這其實不是第一件,也不會是最後一件。這段日子我們感受到全台灣滿溢著橫流的惡意,想到有那麼多人為了阻止別人結婚,放下手邊的工作,頂著大太陽......
Thumbnail
這次所講的是保守主義,也許會有人覺得,就從字面來看,保守主義不就是相對於改革、開放來說,是一種比較抗拒改變、傳統的。但這種說法其實大謬不然,保守主義若純以西方各國的實際運作上來說,還是有許多的討論空間⋯⋯
Thumbnail
講到保守主義,發現很多人概念混淆,或者說嚴重誤解,誤解的點全部是出在新自由主義的解釋上,順便提醒,台灣欠缺保守力量的基盤,會是亡國的開始……
Thumbnail
保守主義,是一個沒有辦法被精準定義的思想,更準確地說,保守主義並不是主義,也沒有教條,但是保守派跟保守黨有。我們在指出台灣是否有保守主義時,一定要分清楚其中的差異,不然會失去立場,被激進改革派牽著鼻子走。保守主義追本溯源,只有兩項主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