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林宜璇(樸食小舖)
前情提要:保持初心,大量閱讀
關於農業書籍的閱讀與初階、中階與進階的排序,其實是回答自己與農業關係的基本功課。希望透過由淺入深、有系統的閱讀,將農業的情感深刻於心。也期許因為這些書單,原本對農業不清楚的,有個架構;而已經走在農業之路的人,也願意閱讀來展開更深廣的視野。這書單有許多不足,期盼有志之士共同修訂,讓這書單成為關心農業的朋友們的入門磚。(上篇請見《青芽兒》85期。)
上篇從漫畫、繪本、音樂與紀錄片,打穩閱讀地基。中篇則從節氣飲食、農牧心理建設、農法學習、食安與剩食等方向認識農業。也越發感受到農業,其實是一個人內心的延伸,是一種動態的生命歷程。
節氣手作:《真食育:主婦聯盟媽媽們的14堂食物教養課》、《中國米食》、《親自活著》
▲關於節氣手作的書,洪震宇《旅人的食材曆》和柴小周《手釀》是很好的入門。
▲美國的愛莉絲、中國的寇延丁都強調飲食革命是從自己親手做食物、愛自己開始。這兩本書從食物引出對現前環境的觀察、覺醒與行動。
▲中國北京的作家綠妖以外人觀察台灣農民發現沉穩的自信與生活方式。阿寶的《女農討山誌》堪稱女農書寫的經典,也是十五年前很獨特的生活選擇。
關於節氣飲食,市面很多書,可以選擇與自己相應的入門。這裡推薦洪震宇《旅人食材曆》,陳怡如、沈岱樺的《漬物學》。主婦聯盟對食育的堅持與執行力,《真食育:主婦聯盟媽媽們的14堂食物教養課》有十四位真實故事,每個家庭狀況不同。這群主婦的特質,加上合作社的完整訓練,可以看到一群媽媽們深刻的社會影響力。
在節氣書單,出現《大長今》韓劇,似乎很奇怪。除開韓國宮廷的鬥爭之外,《大長今》在劇中,無論學習餐飲、學習中醫,都與節氣調養有關。她追根究底的研究精神,找出並解決宮廷食安問題、研發新品種、改善醫療困境,都足以讓當代的我們學習與敬佩。
中階書單,柴小舟:《手釀,對身體最溫柔的發酵飲食》,是她與日本先生無蝶的手釀生活與手作哲學。除了食物,居家所需都是兩夫婦親身製作。可以說將手釀轉成生活藝術,且樂在享受。
林海音編輯的《中國豆腐》和漢聲出版的《中國米食》,可看到上個世代對食物的敬意與殷重。這兩本,都冠以中國,可能讓人以為在講中國大陸,其實內容都是道道地地發生在台灣,也因為台灣而激發的作品。特別是《中國米食》,對於一年四季台灣傳統的米食,其分類、做法與典故,無不鉅細靡遺,步驟清晰。雖然許多食物在台灣已失傳,照著書上寫的來做,都很成功。不得不敬佩漢聲四君子為台灣文物建立的扎實基礎。
進階書單,都是令人敬佩的女性。兩個美國人,一個中國人。一個是加州柏克萊「帕妮絲之家」愛莉絲‧華特斯的《食滋味》,一個是費城「白狗咖啡」的茱蒂‧威克斯《一張六十億人都坐得下的餐桌》。他們倆位的影響力,都從飲食的態度層層穿透到世界重心,而且是人生哲學。台灣的飲食,如何提煉出完整哲學,可能還是得從爬梳自己的本質開始。
《親自活著》,是近日深刻打動我的作品。關於果醬,我們一直承襲傳統熱製作方式,未曾想過冷漬方法也可做果醬。所以,這本書給的啟發非常深刻。這本書提到許多朋友,像賴青松、阿寶、馮小非等。這書是寇延丁生命轉化的故事。她從中國的公益家,到台灣宜蘭深溝種田、釀造。我最敬佩的是,大多人不小心就捲進資本邏輯的生活方式;而她很清楚、也明白的劃開,且成為一種生活革命。這些革命,小到將水果「農業廢棄物」轉成美食;又或者像減塑、不用衛生紙、綠能電源、不開燈的生活。好多我們說得出、做不到的環保生態理想,她一一實踐。或許所說的內容,都發生在台灣,所以從食物發動的革命,就從親自料理開始。
農牧與心理建設:《北緯43.5心之國度》、《一根稻草的革命》
▲想從事農牧業之前,心理要打預防針,蕭語嫣《北緯43.5°,心的國度》寫他們全家從台灣搬到北海道的故事對想從事BD農業的朋友很有幫助。
▲關於自然生活的追求與物質文明反省,美國經典名著《美好生活》以及俄國《阿納絲塔夏》都是重量作品。
關於慢食、慢活,需要連結到農牧與心理建設。有了心理調整,慢活、慢食才是真的。關於這部分,《半農半×》、《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木村阿公的奇蹟蘋果》都很好入門,也很激勵人心。而從農,未必要放棄城市生活。像林黛玲《這輩子一定要當一次農夫:不必棄業、不用下鄉,從菜園到餐桌的綠色療癒之旅》;在書中分享她在市民農園的種菜經驗與農業體驗,很務實。日本的《慢,理想的生活提案》除了介紹慢食、慢科技、慢建築、慢設計等多方面去觀察「慢」的意義與價值,特別對工作抉擇會有很好的啟發。
如果心理準備足夠了,就可以跳到《有田有木。自給自足》。從十個棄業從農的故事,像賴青松夫婦、光爸光媽等。他們的生活與教養方式,都是經過長期自我對話的選擇。而物質生活,大多也不寬裕,但精神生活都很富足。我喜歡書裡的安排,每個家庭都有私房菜,而且是小孩子親手做。書後的「我的從農之夢大調查」問卷設計,是Me棗居的陳淑慧,非常有趣務實的題目。試試看自己的分數與農業緣分有多深,以及自己適合類型的農業是甚麼?
至於要更深刻認識自己與農業的關係,阿寶《女農討山誌》、賴青松《青松e種田筆記:榖東俱樂部》是台灣的經典作品。林如貞從台北上班族到台南後壁種稻的經歷,和她對於食農課程教給孩子的農業精神,表現在《稻田裡的教室》。
我特別想介紹的是蕭語謙《北緯43.5心之國度》。先說語謙和佐藤先生,原來在台灣開日本補習班,每個月六位數收入。一家五口搬到日本北海道,學習農牧與自然生活;每個月生活費,僅台幣一萬七千元。單單這數字的差距,就讓人好奇他們如何調整自己成為自然人。而宮澤賢治的作品,是他們共通的精神力量,當然BD農法、人智學,也是他們重要的啟蒙。另一段印象深刻的是,佐藤先生恭敬地用毛筆寫自己的農業想法,與當地的農業單位慎重的對談:在沒有錢又不借錢之下,要如何開始農牧生活。
居住在北京的綠妖,來台灣四次深入訪談,寫了《如果可以這樣做農民》;她拜訪新社農會的有機農民劉勝雄,也採訪主婦聯盟、四健會、楊儒門、台東鐵花村與歌手林生祥,從外人角度觀察台灣農民,也討論到農業政策。無論物質富裕與否,她感受到台灣農民擁有的怡然自得,且以農民身分為傲的那股自信。
心理建設最強猛的,當屬福岡正信《一根稻草的革命》。他頓悟到的「無」哲學,花四十五年時間去證明是對的。他的門徒遍布各國,但執行起來,卻也需要深思與頓悟。不墾地、不施肥、無農藥、不除草;他相信自然農法,是人類追求真正幸福與未來希望的起點。這樣的想法,與俄國米格列寫的《阿納斯塔夏》想法,不謀而合。原來,農業是帶給我們幸福;只要我們相信:人類不要妄加任何力量,土地自然給我們幸福的這個真理。
《美好生活》是二十世紀初的傳奇故事,是真實回歸自然環境前輩,聶爾寧夫婦在緬因州的農莊森林生活。從這本書可以找到個人與大自然如何永續的實驗步驟,不以掠奪的經濟心態、不異化的生活作息,走出權威階級的社會價值觀。而農業生活如何走得長遠,這本書已經做最好的示範。
土壤與農法學習:《阿婆的不可思議菜園》、《土壤的救贖》、《向大自然學設計:樸門Permaculture.啟發綠生活的無限可能》
▲關於土壤,《阿婆不可思議菜園》以漫畫方式是很好的入門。進階閱讀推薦《土壤的救贖》。
土壤,是農法的根本。自己接近農業才知道,土壤照顧好,作物就健康。而且人的力量真的很小,幾乎可以說,很多是作物自己長出來的。
記得剛跨入有機產業,前輩要我閱讀鮑伯《新世紀農耕》。他對土壤與作物的愛心,超乎我們的想像。而因為這本書,我對土壤多一層神秘的敬意。詹武龍的《超級阿伯》,雖然是一本虛構的有機農業小說,但不花錢就擁有一塊土地,確實讓人神往。
《阿婆的不可思議菜園》,是日本石橋寫的。這書以漫畫形式,淺顯地讓讀者認識農業,特別是土壤微生物的力量。不僅小朋友,即使不懂農業的人,看得也津津有味。
中階,可以讀文字多一點的內容。《土壤肥料的基礎知識》是一本實用的參考書。簡明的文字,清楚的圖解;自家土壤或堆肥,關於土壤的疑問,都找得到正解。克莉斯汀‧歐森的《土壤的救贖:科學家、農人、美食家如何攜手治療土壤,拯救地球》,從土壤中的碳、真菌細菌與作物的關係,採訪專家與組織單位如何從土壤下手拯救農業。她有一個關鍵詞,發人深省,「心(heart)這個字就算碎了,也能重組成土壤(earth)」。
進階,推薦讀Peter和慧儀《向大自然學設計:樸門Permaculture.啟發綠生活的無限可能》,以及日本系列的《里山生活實踐術》。無論是否從事農業,這兩本都會說服你:有品質的生活,是自己耕耘出來,不是金錢堆出來的。
食安、糧食自主、剩食:《餐桌上的真食》、《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認識基改,台灣兩位年輕作家:陳儒瑋和黃嘉琳合著的這兩本書《餐桌上的危機》、《基改追追追》整理得簡明清楚。
食安的問題很多層,種子來源與基改問題、食物處理、食物浪費與飢餓問題,都與現代跨國農企環扣。
這單元的初階書單,先從在地關懷出發。《餐桌上的真食》,是年輕媒體工作者蔡佳珊和諶淑婷的力作。本書專業攝影的張力,讓文字更具爆發力。這書將當今台灣飲食現況,以「吃」、「煮」、「買」、「種」四個方向去深究結構問題。他們挖掘許多不為人知的背後,也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像:原住民飲食哲學延伸的野菜復興,農業技職教育的重視,人才培養幫助其走回農村,都是需要長期建立與持續。
香港剩食嚴重,而陳曉蕾是第一個關心的資深記者。她將《剩食》議題完整剖析報導。2011年出書後,激發香港政府與民間出現超過三十個機構,來處理剩食回收。剩食的嚴重,不在個人與居家,而是工商業為利潤追求而生產過剩的問題。陳曉蕾注意到源頭。她提醒我們來反思:食物豐富的背後,所產生代價是甚麼?而我們可以怎麼做?另外,她也提出在溫熱帶國家,可運用黑水虻這種昆蟲特性,確實可有效減少廚餘,並作為魚菜共生的循環系統。
中階,關於食物基改問題,台灣兩位年輕作家:陳儒瑋和黃嘉琳合著的《餐桌上的危機:基改食物解密,靠自己的力量吃出安全的三餐》、《基改追追追:揭露全球基改作物入侵生活的真相》這兩本書很值得細看。第一本《餐桌上的危機》,鎖定台灣面臨的基改現況。第二本《基改追追追》,依照黃豆、玉米、棉花、油菜等主要作物全球趨勢,以簡明的題綱與案例幫消費者從生活中覺知食物安全,避免基改的傷害。他們兩位在2014年年底地方公職選舉中,成功推動「校園午餐搞非基」所發起的公共政策,具體改善了校園飲食安全。
英國的拉吉.帕特爾在《糧食戰爭》中,將世界糧食體系比喻成一個沙漏狀,上、下兩端,分別是廣大的生產者和消費者;而溝通兩端的,是中間細細的部份:食品企業,它以市場力量無情的在操控上下兩端。
對台灣來說,這是第一本完整揭示世界農業、糧食市場與國際趨勢的書。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糧食體系是怎麼來的,以及農民的抵抗及國際上的紛爭。最後作者提出建議:要收回我們的糧食主權。我們不應只做個消費者,還可以建立起新的食物體系。至於能否改變糧食結構,要大家共同覺醒才有可能,誰也不能保證成功。
進階建議:《永續的一餐》、《欺騙的種子》、《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
▲關於基改與種子,美國政府與企業運作的內幕以及民間努力的方向引以為鑑;關於剩食的真相,《浪費》這本書推薦閱讀。
關於做菜這件事,不會做菜的覺得難,會做菜的覺得容易。至於會做菜、又有生態永續想法的生活實踐者,《永續的一餐》當之無愧。這本書受到美國愛莉絲.華特斯和麥可.波倫的讚賞,以作者塔瑪不到四十歲的人生閱歷,可以簡樸直覺又坦率的面對食材,包括大家不知道如何處理的剩食,讓食材發揮永續生命。
她的啟蒙老師是1942年費雪的《如何煮狼》。反推這些創作年代,是怎樣的社會環境與細緻心靈,可以造就這些特別的女性?都值得我們自己檢視。
孟山都用二億五千萬元來傳遞基因改造可「終結全世界饑餓」的訊息,無數人也深信不疑。基改食物在我們毫無知覺下,早已充斥在全球的產銷食品鍊之中。傑佛瑞.史密斯在《欺騙的種子》,徹底揭開基因改造糧食的騙局。他像說書人一樣生動描述,帶我們深入美國政府、學術與企業機構的黑幕。同時,他也提出動物聰明之處。在每章節的最後,有牛、豬、松鼠和老鼠的智慧實案。提醒我們人類,連動物都趨吉避凶,只吃天然食物;而基改黃豆、蘇力菌玉米、去殼的Bt玉米粒、基改番茄等基改食物,他們連碰都不碰呢。
至於我們要如何改變呢?他建議將這本書當作「攜帶式討論」的媒介。透過互相傳遞閱讀,讓長期被洗腦的狀態,透過正確認識、並長時期討論,他相信會形成當初瑞秋卡森《寂靜的春天》一般,讓甘迺迪總統要求重新檢視殺蟲劑的危險。《寂靜的春天》,後來還促使美國環保署成立,並於1972年下令禁用DDT。作者期許這本書,能燃起這股改變的力量。
清華大學彭明輝老師,以理工出身,綜覽群書,對中外文學藝術涉略深厚;十多年來關注台灣的糧食與農村問題,長期閱讀各國相關期刊與著作。2011年出版《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引經據典詳列出處,邏輯分析各種資料,分析日本與歐洲的農業政策,農民作為與消費者運動,並對照台灣各項數字。彭老師在自序〈十三年後我們吃什麼〉語重心長地表示:「我相信,如果台灣政府、農業團體和消費者都能積極有所作為,我們還來得及搶救台灣的農業與農村,但是再晚就不可能了」。離本書出版,至今我們只剩下六年可以搶救了。有心人,建議先好好研讀這本書,了解台灣農業的真實現況。
當看到英國的史都華《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這本書,作者序寫的是〈台灣:希望之島〉,真的讓人很驚訝。作者認為台灣推動垃圾管理制度、廚餘回收轉作豬隻飼料的作法,對地球環境帶來正面效益。雖然距離零廢棄目標,還有一段路要走,至少台灣的方向是對的。原來廚餘回收養豬,作者在青少年就這樣嘗試過了。從中學對食物浪費深具覺醒,他大一就開始在超市「撿垃圾食」,還嘗試想說服超市經理捐贈這些給街友或慈善機構。可惜當時的商業政策,是送往掩埋場銷毀食物。他除了帶媒體直擊現場引起大眾關注,也沿著蔬菜水果魚肉等項目產業鍊一一研究抽絲剝繭。過高的商業利潤和低廉的食物浪費成本,默許極致浪費的政策。
郭華仁老師以三十多年投入種子研究的功力完成《種子學》一書,將種子的構造、組成、種源等等,是學術專書,對種子、植物、農業有興趣的人,值得耐心細讀。
中篇結論:從一天一頁開始讀起!
或許大多人沒有我這種困擾。但自從學校畢業以後,除了工作需要的資料,我幾乎無法從頭到尾完整讀完一本書,無論內容深淺,就是翻閱,然後束諸高閣。這樣狀態下的自己,其實很不安心,也很沮喪。為了克服這個困境與障礙,2017年開始,我用了一個很笨的方法,就是一天一頁開始閱讀,並且唸完一本就記錄下來。
剛開始,在忙於農產加工、擺攤與照顧貓狗中,在時間無縫接軌中,勉勉強強完成一天讀一頁的功課。讀了一個月之後,覺得很有成就感,同時,我也阿Q般的鼓勵自己,讀過的忘記就忘記,在2017年底,終於讀完了那本放在架上蒙塵許久,三百多頁的書,心裡感到無限安慰與欣喜。
因為一天一頁實驗成功。2018年開始我逐步增加一天的量。有時候因為工作需要,必須看不同類型的書,也是從一頁開始,只是多了幾本同時進行。於是在某個時間點,這些書同時看完;在某個月份裡,讀的書就記錄好幾本。
不過,這次開列的書單,我不全然整個讀完,但都是有感受的書。希望循序漸進,將農業牽涉到的範圍一點一滴架構起來,也希望找到自己在農業領域可以著力的方向。
下篇,將從社群經營、台灣農牧歷史,與影響我深刻的經典著作,作為這次農業書單的結論。讀這些書單,特別是經典書,好不容易克服閱讀障礙。另一方面,更折服這些作者的睿智。何以在三十年前,就看穿這些農業與環境發展的困境與世界難題,又提出解套方法?除了敬佩之外,更是努力閱讀,希望順利完成這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