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與回應」是方便解說晚清歷史的工具。英法聯軍,北京被攻陷,咸豐帝出走熱河,滿清回應危機,推動「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甲午戰爭,滿清戰敗於日本,戰敗於天朝眼中的小國日本,光緒帝回應危機,推動「速變全變」的維新運動。八國聯軍,慈禧出走西安,滿清面對被瓜分的危機,推動以「立憲」為重點的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是回應八國聯軍的戰敗處境,滿清在「門戶開放」政策下勉強延續,加上戰敗帶來普遍的不滿情緒,立憲派與革命派急速冒起,對滿清構成壓力,慈禧因此體會到全面改革的必要,於1901年初以光緒帝名義下詔改革。
或說,滿清推動新政只是為了維持政權。這種對改革動機語帶貶意的觀點,其實大可不必。試想,哪個政權的施政不是為了維持統治?正如一家企業推行新產品是為了賺取盈利,一間教會舉辦服務是為了傳揚福音。問題在於滿清的新政是否切合時代,是否達到目標。
有別於之前的兩次改革,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有明確的目標,有清晰的領導人物,但清末新政似乎兩者都欠缺,只能說是泛指八國聯軍以後,由中央頒布的一連串激烈改革,推行政治、經濟及教育三方面的措施。
政治方面,君主立憲是改革的重中之重。1905年,滿清派遣大臣考察列強憲政,1908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次年,各省設立諮議局,成為地方議政場所,再次年,資政院成立,成為中央的諮詢議會。此外,滿清又仿傚列強的政府組織,廢除傳統的六部,改為設立度支部、外務部、法部、陸軍部、海軍部、民政部、農工商部、郵傳部等。1911年,滿清廢除軍機處,成立責任內閣,內閣官員皆由皇帝委任。可惜,改革的成果未能被社會認同,立憲被批評只是表面功夫。
1909年, 京張鐵路開通, 是第一條自行設計興建的鐵路
經濟方面,先談制度改革,滿清整頓財政管理,統一中央地方的收支,又推行稅制及幣制改革,又設立戶部銀行,擔當中央銀行的角色。此外,全面推動農、工、商的發展,計劃大量鋪設鐵路。可惜,由於國庫匱乏,資金有限,難以取得實際的成效。
教育方面,滿清推行一個翻天覆地的全面學制改革,各省設立小、中、大學堂,又派遣留學生,主要目的地是日本。滿清又頒布「學堂章程」,成為全國課程的綱領。1905年,不但廢除八股文,更廢除科舉,設立學部,管理全國教育事務。可惜,百年樹人,教育改革難以短短數年取得成就。
這是一幅晚清漫畫, 目的是諷刺清末新政的虛偽, 圖中的胖子口中談「立憲」, 心中藏著的是「專制」, 牆上貼著一對「葫蘆」, 「專制」與「立憲」並列, 背後的「輿論」被顛倒了。漫畫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滿清推行立憲的誠意存著質疑。
清末新政,跟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一樣,都是以失敗告終。原因之一,當時沒有強而有力的領導者,慈禧、李鴻章等一輩已成過去,正值新舊交替,清末新政又未見預期成果,就因滿清政府被推翻而終止了。因此,有一種說法,新政是一場遲來了的改革。
對失敗原因的評論,滿清被指責是欠缺誠意,只不過是一個援兵之計。這個評論較難客觀驗證,只是個人立場的取捨。或說,以九年時間完成一個涉及全國體制變更的君主立憲,究竟是太慢?還是太快?或說,年紀老邁的慈禧竟然接納激進的改革方案,是把問題留給下一代?還是痛定思痛的最後一撃?
但從客觀效果而言,清末新政擔當了一個更可悲的角色,不但未能達到挽救滿清的預期目的,更是加速了滿清的滅亡。社會對立憲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內閣的13位閣員中有8位屬於滿族,當中7位滿族閣員來自皇族,因而被譏諷為「皇族內閣」。百姓對立憲失望,轉而認同革命。
不但如此,諮議局的成立,不但令議政風氣熾熱,而且成為日後支持革命的民意機構。科舉考試被廢除,引起傳統士人不滿,留日學生成為革命重要力量,新軍是武昌起義的參與者,改革令滿清更形孤立。
總結而言,清末新政是否欠缺「誠意」,或許是主觀判斷,但以其客觀效果而言,清末新政被取笑是開罪社會各階層的改革,甚至被視為革命成功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