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求職是待價而沽還是削價競爭?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期看到一則新聞是公館將近百坪店面,以往有家本土家飾品牌長期進駐,但在兩年前因為房東調漲房租三成,店東無法負擔只好忍痛退租,後來又換了一家運動品牌進駐,但租期不長,最近又退租,房東只好降租希望能盡快找到租客。
房仲分析因為以前公館有學生和轉運人潮,但近年來隨著捷運地下化、電商興起跟校園內商店的設立,讓以往的客群流失,而大坪數店面租客需要負擔沈重的租金,也往往讓人卻步。除非房東可以調整店面規模出租,比如分割成小坪數店面,可能比較容易成交。
將場景轉到職場上,邁入中年可能有十幾甚至二十年工作經驗的人,隨著市場需求與新興科技不斷變化的環境下,而一些新興網路原生公司無論是直播、電商還是虛擬金融,都強調速度和變化,也偏好進用小於35歲甚至是30歲以下的工作者,往往會讓資深的職人有種朝不保夕或是不知道何去何從之感。
這時的感覺,或許真的有點像在沒落的商圈等待招租的店面,價高但有行無市,卻又擔心空了太久,行情只會越來越差,於是只好削價競爭,但真的只能如此嗎?
資深職人因為年資深、產業歷練夠、薪水也高,彷彿高價、大坪數的商圈店面,卻因為商圈的轉移或是商業模式的改變,擔心自己是否會成為職場上乏人問津的高價店面。然而,對比於無法移動的不動產,人的彈性或許又更多一點。
舉例來說,近幾年來,我們很常看到一些資深的行業專家從朝九晚五的職場退下,改作企業家二代教練或是導師,甚至有人自己開始經營出租大叔,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包裹成一個個小規格商品,出售給需要諮詢甚至是傾聽、陪伴甚至是職涯陪跑的職場後進。
我們也看到另一些人,在離開組織後,成為組織的外部顧問或是外部合作夥伴,以接案或專案形式合作,持續運用自己過往累積的專業和人脈,但不受限於企業內的人事制度或是工作時間的規範,反而更可以持續拓展自己的專業領域甚至跨界到其他的領域。
其實,中年職人的經歷、人脈和可轉用技能,反而是可以持續在工作上發光的亮點。這怎麼說呢?
雖然現在的職場強調英雄出少年,然而少年之所以為少年,也就在其年紀輕與所經歷的人生有限,無論是產業的變化、所累積的人脈和信任資產,以及一些無論哪些產業都通用的可轉移技能,像是溝通表達、協同合作、危機處理等,都是資深職人所累積出來的寶貴資產,只需要重新打磨或包裝,以及選擇合適自己當下的工作模式和賽道,並持續抱持自我學習的成長型心態,依舊有機會持續在職場上貢獻所長。
與其說,資深職人是個落寞商圈的高價招租店面,我們更可以說,中年職人的經歷、人脈和可轉用技能,反而像是為本來不會動的房子裝上輪子,成為一台到哪裡都可以落腳體驗生活的露營車,在透過彈性思維與工作模式持續貢獻所長的同時,也能享受自己工作打拼成果所帶來的眼界和餘裕。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eo 是職場老鳥,之前因為曾在媒體業服務,因為擅於寫稿跟採訪,也一直都有在接案賺外快,後來索性辭了工作全職接案,也靠著之前以往的人脈,持續經營自僱者的生活。許多客戶都喜歡Leo的文章,用語精確簡潔,而且因為之前深厚的產業經驗,新產品發布新聞稿,似乎只要交給Leo,可以省去很多溝通成本。
    記得小時候常會跟著外婆到外婆家裡附近的菜市場買菜,那種吵鬧聲不絕於耳與各種青菜、蔬果、魚貨、肉品混雜著酷暑的複雜氣味,加上腳下摻雜著魚肉血水、洗滌用水和菜渣總是濕黏的觸感,只要一回憶起畫面和氣味似乎馬上就會一起湧上。
    最近兩大台灣商業雜誌的封面主題分別是「缺工海嘯襲台」與「全面加薪時代來了」,彷彿暗示著在近兩年的疫情催化之下,從一開始討論供應鏈移轉如何不斷鏈、遠端工作的配套,更因為邊境出入境的限制,反而更加深了許多產業,特別是現場作業的產業無法「實體」獲得勞動力的的困境。
    記得在唸翻譯研究所的時候,每個人的譯文都需要經過其他人的審閱甚至給予建議,有時候甚至是在放公開的資料夾裡讓大家參閱,而在口譯箱裡的練習更是如此。在一段15-20分鐘的同步口譯練習,往往台下有好幾個同學和老師戴著耳機聽著自己的譯文,而在結束練習後還會互相講評給予可以改善的建議。
    最近因為接種疫苗,到了一家從沒去過的診所,在去之前還特別上了Google地圖看看診所的評價,想不到看到的是低於三顆星的評價。而觀看使用者留下的評論,多是近期去接種疫苗的人所留下,而非到該診所就醫的民眾。 然而,「外行領導內行」是職場的常態嗎?或許真是如此。
    在報章媒體上,我們常看到許多早慧的孩子,因為某些契機或是父母親有意培養,開始接觸了音樂、藝術、體育等坊間常稱的才藝項目,後來因為得到名師或是貴人發掘,或是孩子持續的投入,讓他們小小的年紀即站上舞台與運動場上,成為在所屬領域的專業人士,無論是演奏家、藝術家還是運動員。
    Leo 是職場老鳥,之前因為曾在媒體業服務,因為擅於寫稿跟採訪,也一直都有在接案賺外快,後來索性辭了工作全職接案,也靠著之前以往的人脈,持續經營自僱者的生活。許多客戶都喜歡Leo的文章,用語精確簡潔,而且因為之前深厚的產業經驗,新產品發布新聞稿,似乎只要交給Leo,可以省去很多溝通成本。
    記得小時候常會跟著外婆到外婆家裡附近的菜市場買菜,那種吵鬧聲不絕於耳與各種青菜、蔬果、魚貨、肉品混雜著酷暑的複雜氣味,加上腳下摻雜著魚肉血水、洗滌用水和菜渣總是濕黏的觸感,只要一回憶起畫面和氣味似乎馬上就會一起湧上。
    最近兩大台灣商業雜誌的封面主題分別是「缺工海嘯襲台」與「全面加薪時代來了」,彷彿暗示著在近兩年的疫情催化之下,從一開始討論供應鏈移轉如何不斷鏈、遠端工作的配套,更因為邊境出入境的限制,反而更加深了許多產業,特別是現場作業的產業無法「實體」獲得勞動力的的困境。
    記得在唸翻譯研究所的時候,每個人的譯文都需要經過其他人的審閱甚至給予建議,有時候甚至是在放公開的資料夾裡讓大家參閱,而在口譯箱裡的練習更是如此。在一段15-20分鐘的同步口譯練習,往往台下有好幾個同學和老師戴著耳機聽著自己的譯文,而在結束練習後還會互相講評給予可以改善的建議。
    最近因為接種疫苗,到了一家從沒去過的診所,在去之前還特別上了Google地圖看看診所的評價,想不到看到的是低於三顆星的評價。而觀看使用者留下的評論,多是近期去接種疫苗的人所留下,而非到該診所就醫的民眾。 然而,「外行領導內行」是職場的常態嗎?或許真是如此。
    在報章媒體上,我們常看到許多早慧的孩子,因為某些契機或是父母親有意培養,開始接觸了音樂、藝術、體育等坊間常稱的才藝項目,後來因為得到名師或是貴人發掘,或是孩子持續的投入,讓他們小小的年紀即站上舞台與運動場上,成為在所屬領域的專業人士,無論是演奏家、藝術家還是運動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重要關鍵字有: MOOVO, 自行車, 體驗, 城市, 騎乘, 智慧自行車, 日常生活, 濕透
    Thumbnail
    大部分的心理治療界,經常認為成人心理混亂的問題根源,必然全來自於有缺陷的童年;只要孩童期夠好,成年期也會平安穩定。如果這個關於發展的古老精神分析模型確實無誤,那麼在個體五歲以後,就不再需要在治療上或發展上做任何事情,只要解開早期所造成的錯誤即可。
    Thumbnail
    今年是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130年冥誕,也是賴和文教基金會成立30年。2005年,有一群大學剛畢業的研究生、住院醫生,以賴和的作品寫歌,組成了一個「鬥鬧熱走唱隊」,出版了《河:賴和音樂專輯》。這群成員各有非音樂領域的專業,在教育界、醫療界、影視界,今年鬥鬧熱走唱隊2
    Thumbnail
    其實,老玄的日常並不是天天都跟文章一樣精彩,假使20個case裡有一件特殊事件,那老玄一個月大概會碰上三件。今天要說的故事並不曲折,但是很耐人尋味。隨著工作越來越忙,老玄的客人也慢慢不侷限在台灣,偶爾也會幫外國人算算命,今天要說的,是一個台灣人營救美國人的故事。 三月間的某一天下午,一位照片看起來
    Thumbnail
    如果詢問中年職場人「現在出來求職的最大阻礙是什麼?」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提到年齡的問題。年紀大是求職的阻礙, 這似乎是大部分中年人的認知, 但把工作機會擋在門外的真的只是年紀嗎?  在過去兩年從事職涯諮詢的工作中, 陸續接觸到一些中年的求職者, 他們有些是因為家庭因素停下工作一段時間, 現在計畫重
    Thumbnail
    您現在正在職場上徬徨嗎?您尚未找到自己的職涯方向嗎?您需要斜槓嗎?您是否高不成低不就呢?您在工作上是否如意呢?您的同事、長官與您相處地好嗎?前揭這些問題,想必是您我在年過40,不惑之年後,會深深體認,且很想解鎖的問題吧? 小J問:老爸您在困惑什麼嗎?可以跟我分享嗎? 中年轉職,是JD最近在挑戰的事
    在疫情期間的中年轉職,難度會加倍嗎?
    Thumbnail
    又是一本書名有點過長的書,但好像這也是這類書的通病,畢竟已經兩本同類型的書有這狀最近真的滿想換工作的,於是看起一些跟求職有關的書籍,增加一些相關知識,也協助自己後設認知跟求職有關的議題。 基本上這書滿適合剛出社會的人閱讀的,其中一些有關人格特質的圖表,確實有助於釐清自己的優劣勢,在求職前先了解自己。
    Thumbnail
    今天中午跟一個老朋友吃飯, 他問: 「Daniel,你當初怎麼會想離開待了16年的微軟?去台達電?」 「你前一陣子還獲選模範員工,你是如何辦到的呢?」 其實有不少朋友問過類似的問題,我想不如就乾脆寫一篇文章,以我一個45歳的中年男子,分享轉職第500天的心得,也許可以給想要中年轉職的人一些啟發吧!
    Thumbnail
    需要『搶』時間的情境,意味著時間並不站在自己這一邊,在時間夾縫中求生,會隨著時間拖越久,對自己越不利,例如過馬路搶黃燈,或是搶時間趕飛機,都必須在時限內完成必要的動作安排,投機搶反彈也需要有一定的紀律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重要關鍵字有: MOOVO, 自行車, 體驗, 城市, 騎乘, 智慧自行車, 日常生活, 濕透
    Thumbnail
    大部分的心理治療界,經常認為成人心理混亂的問題根源,必然全來自於有缺陷的童年;只要孩童期夠好,成年期也會平安穩定。如果這個關於發展的古老精神分析模型確實無誤,那麼在個體五歲以後,就不再需要在治療上或發展上做任何事情,只要解開早期所造成的錯誤即可。
    Thumbnail
    今年是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130年冥誕,也是賴和文教基金會成立30年。2005年,有一群大學剛畢業的研究生、住院醫生,以賴和的作品寫歌,組成了一個「鬥鬧熱走唱隊」,出版了《河:賴和音樂專輯》。這群成員各有非音樂領域的專業,在教育界、醫療界、影視界,今年鬥鬧熱走唱隊2
    Thumbnail
    其實,老玄的日常並不是天天都跟文章一樣精彩,假使20個case裡有一件特殊事件,那老玄一個月大概會碰上三件。今天要說的故事並不曲折,但是很耐人尋味。隨著工作越來越忙,老玄的客人也慢慢不侷限在台灣,偶爾也會幫外國人算算命,今天要說的,是一個台灣人營救美國人的故事。 三月間的某一天下午,一位照片看起來
    Thumbnail
    如果詢問中年職場人「現在出來求職的最大阻礙是什麼?」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提到年齡的問題。年紀大是求職的阻礙, 這似乎是大部分中年人的認知, 但把工作機會擋在門外的真的只是年紀嗎?  在過去兩年從事職涯諮詢的工作中, 陸續接觸到一些中年的求職者, 他們有些是因為家庭因素停下工作一段時間, 現在計畫重
    Thumbnail
    您現在正在職場上徬徨嗎?您尚未找到自己的職涯方向嗎?您需要斜槓嗎?您是否高不成低不就呢?您在工作上是否如意呢?您的同事、長官與您相處地好嗎?前揭這些問題,想必是您我在年過40,不惑之年後,會深深體認,且很想解鎖的問題吧? 小J問:老爸您在困惑什麼嗎?可以跟我分享嗎? 中年轉職,是JD最近在挑戰的事
    在疫情期間的中年轉職,難度會加倍嗎?
    Thumbnail
    又是一本書名有點過長的書,但好像這也是這類書的通病,畢竟已經兩本同類型的書有這狀最近真的滿想換工作的,於是看起一些跟求職有關的書籍,增加一些相關知識,也協助自己後設認知跟求職有關的議題。 基本上這書滿適合剛出社會的人閱讀的,其中一些有關人格特質的圖表,確實有助於釐清自己的優劣勢,在求職前先了解自己。
    Thumbnail
    今天中午跟一個老朋友吃飯, 他問: 「Daniel,你當初怎麼會想離開待了16年的微軟?去台達電?」 「你前一陣子還獲選模範員工,你是如何辦到的呢?」 其實有不少朋友問過類似的問題,我想不如就乾脆寫一篇文章,以我一個45歳的中年男子,分享轉職第500天的心得,也許可以給想要中年轉職的人一些啟發吧!
    Thumbnail
    需要『搶』時間的情境,意味著時間並不站在自己這一邊,在時間夾縫中求生,會隨著時間拖越久,對自己越不利,例如過馬路搶黃燈,或是搶時間趕飛機,都必須在時限內完成必要的動作安排,投機搶反彈也需要有一定的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