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股市出現較大的跌幅,一般市場觀點會開始啟動「合理化的程序」,思考下跌的理由,彙整各種負面因素,忽略正面現象,歸納結論認為熊市來了,如此才會符合市場當下的氣氛及波動表現。
五月以來股市出現幾次較為劇烈的下跌,市場氣氛顯得相對悲觀,可以找到許多看壞的理由,細數各種價格縮水的現象,這時候宣告熊市來了,很容易獲得許多散戶群眾的共鳴,不過,情緒上的共鳴不足以當作投資決策或判斷的依據,投資需要的是更周全嚴謹的思考。
投資人無法預測市場群眾會不會出現情緒性的瘋狂舉動,但是知道群眾情緒會在樂觀與悲觀之間擺盪,無法預知市場波動何時會激烈的上漲或下跌,但必須了解大漲與大跌的背後,同時存在基本面及情緒性的因素,摒除市場情緒的影響,基本面的改變才是投資過程需要關注的重點。
假設資金或景氣基本面的改變可能導致股市出現10~15%的修正,而市場群眾的情緒則加深下跌的幅度,使得股市出現超過20%的跌幅,這樣算不算是熊市來了?隨著時間推移,原本因為市場情緒而超跌的部分,會因為緊張的情緒緩和而反彈上漲使跌幅縮減,這樣還算是熊市來了?或是熊市來了又走了?應該擔心熊市來臨嗎?
所謂的熊市,是跌幅會比預期價位還深,且當股價反彈上漲也回不到原本預期價位之上,關鍵不在於跌幅,關鍵是「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