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跳太大了吧!」已經不意外,當有人知道,我從資管轉入心理後會有這樣的反應。
話說從頭,慶幸五專時接受好友的建議,我才開始接觸原本沒有興趣的心理學;更有幸在正式學習心理學時,遇見教學方法與我調性非常契合的老師,讓我有醍醐灌頂之感,更在複習、寫筆記時,也能舉一反三,以自己或親友同學做為熟記各種專有名詞與現象的竅門。
進入大學後,幸運加入一個由溫暖班導所帶領的班級,也親身接觸在不同領域發揮心理學專業的老師、前輩,他(她)們或許是極具學者風範的、深諳產學合作技巧的、經驗豐富的執業臨床心理師、上市公司的資深業界人士、充滿教學魅力且一位難求的第一線教育從業人員。
自認相較以往,已經付出相當的努力、足夠認真看待心理學的我,在大三下學期某一天的徬晚,特意在系所一樓廣場,等待那位信任的老師,以像是告解般亦像是尋求支持般的態度對她說:「老師,我決定不考心理學相關的研究所…(略),但心理學對我的幫助真的非常大,也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試著接觸正統心理學…(略),所以我會用我的方式,讓以後和我接觸的人,了解什麼是真正的心理學…(略)。」
如此自以為是、立下狂妄 flag 的我,在之後的工作與生涯中,究竟是如何履行諾言?以及從中獲得什麼?且容我同樣簡單以兩個層面,分享如下:
個人方面
養成閱讀純文字書籍的習慣;開始覺查生理與心理相互的連結與影響,以及練習合適的因應之道;習得多個面對低潮的方法;習得一個檢視、接納、提升自我的"新"系統;又習得一個能夠廣泛應用的專業;更勇於展現自我;更有自信且有意識地改善與家人的相處之道,以及留意心理學相關資訊並樂意與人討論分享;感到歸屬感與使命感等等。
外在方面
面對主動表示對心理學感到好奇、不解的人們,能夠在3分鐘內,以簡單的舉例打破對方的既有想法,介紹我所習得的心理學;更頻繁地以和善、非批評的出發點解釋他人的行為;工作上與人溝通時,逐漸懂得必要時,依情境、關係、對方喜好、目的,或以理性、或以感性的方式展開對話,並且盡力恪遵「就事論事」的原則;面對不同性別、年齡、地區與國籍的人們時,以「專注於共同性且不忘差異性」的通則相處;獲得國內外不同產業,員工數皆超過300人的公司,資深人資專員職務的面試機會,並成功錄取;事隔多年,以重遊舊地般的熟悉心情與學識進修生涯諮詢的課程,並順利取得認證。
「心理系畢業生」之於我的意義,更多像是武俠小說中「上乘功夫的心法修鍊」,是一輩子的禮物與功課;讓我懂得以更多面向看待自己與他人的優缺點、強弱項;以科學的角度相信,人的可能性並不侷限於當下的性別、年紀或學經歷背景等因素;在工作上實際的幫助,則是讓我更懂得分享知識、團隊帶領,好比:記憶的7±2原則、圖像與表格的應用時機、盡可能提供每個人在乎的需求做為獎賞、盡可能提供明確可量化的團隊目標、以告知或商討可能的修改做法,取代情緒化且模糊不清的指責式指令等等。
最後,還是必須提到,多虧曾經認真研讀心理學,讓我在多年的兜兜轉轉後,勇於回到「諮商」分支,以「生/職涯諮詢師」做為近10年的志業目標,真的沒有一段經歷是白費的。接下來,讓我們共同持續見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