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白屋藝術村毓伶
「白屋藝術村」獲得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成為全台第一個以環境藝術教育與工程減廢為教學目標的環教場所。同時也透過營運藝術家駐村,經由藝術行動探討環境議題,跨域整合的參與進行創新課程開發。
深耕社會各面向的教育影響,媒合對環境議題有興趣的企業,啟動社區建構環境教育基地的可能性與方法;學校教育則以橋仔頭糖廠藝術村提供之環境藝術養分為培育基地,鼓勵校園走出戶外學習。
教育沒有樣板只有找到自己最合適的路
「白屋藝術村」定位為文化資產與創意產業的實驗基地,開放提供橋仔頭糖廠區域的藝術青年、文創工作室、文化工作者一個共享的操作場域,期待打造一處能夠體現台灣當代美學的文化空間。
本次參加「雜學校的共識營」除了認識更多在台各地的夥伴外,也讓我們對實驗教育有更寬廣的認識,教育是地方創生的最後一哩路,而教育沒有樣板只有找到自己(地方)最合適的道路,有差異的地方就有學習的可能,如何擺脫台灣的樣板文化將是重要的課題,也是我們持續透過行動思考的所在。透過我們對土地的自信找到屬於自己的使命,以教育可能的形式深根實踐,除了多元創造地方聚落的支持系統外,如何具體而有系統地展現區域影響力並凝聚地方資源,也是我們持續正在調整學習的方向。
透過設計思考來重新建構未來想像
除此之外,我們透過共識營學習思考「未來」及「未來思考」,「未來」很抽象卻又總在下一秒到來。到底什麼是未來新的學習型態?我(地方)的未來藍圖是什麼?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團隊又該如何與時俱進……?做為一個團隊的領導者應該時常學習思辯,而我們透過共識營學習到「設計思考」的概念,我們將試著透過新的方法,重新檢視團隊前進的方向與目標,不應該只是有機的發想與執行,而是和團隊夥伴一起更有系統性的建構未來的藍圖:盤點區域既有的資源、盤整團隊對地方未來的共識,如何凝聚地方的關係人口?…...等,如何建立明確的目標與方向能讓團隊夥伴有共進的步伐,是我們團隊的當務之急。
不要怕走得慢,而是要走穩;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更遠。期待在未來的藍圖裡,我們都能為自己核心價值努力並與和地方一起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