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身才發現走了好遠的路。
若要確切說明是何時開始長大的,或許是接受了人生不會只有甜味而已的那刻。
過去的我很愛吃甜,不論是各種甜食、手搖杯一定得全糖才吞得下;而現在的我,飲料頂多只喝微糖,若是基茶類更是只喝無糖,甜點也不大愛吃了,吃了一些就會感到膩口。
當我發現時,飲食習慣已悄然改變。
若是要追尋原因,我想是因為十七歲時的那場戀愛。
當時的男友不愛吃甜,飲料總是喝無糖。
若是出門買了飲料,不是他配合我喝有糖、或各買一杯結果喝不完,否則就是我忍耐喝下那無糖的茶水。
無數小小的忍耐,天真的我,以為妥協就是愛。
最終我們還是分開了,分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
我曾以為我失去了這個人等於失去一切。
沒有想到,他走了,喝無糖茶的習慣卻開始跟著我了,成為陪伴我的另一種存在。
也讓我明白,原來以為沒有糖會活不下去的我,無糖也能過得很好;以為只能夠以妥協當作付出的我,才終於曉得感情的姿態不會只有一種。
過去的我,也不懂為何有人喜歡吃辣、喜歡喝酒、喜歡喝咖啡?
明明辣是痛覺,酒是這麼烈,咖啡是這麼苦。
出社會後,有太多我不能理解的現實,我佯裝起腦袋中成熟的大人,想藉酒澆愁,但對當時的我而言,生活已經夠苦了,酒更是苦。
卻不清楚從何時起,當我歷經壓力與情感的摧殘,痛到撕心裂肺時,居然能夠自然而然地喝酒,最好還是能配上香辣帶勁的下酒菜。
不論痛苦或者是開心,有酒彷彿就能夠放大且安撫那無處安放的情緒。
生悶氣時大口吃下又香又嗆的麻辣鍋、悲傷時將釀得恰如其分的梅酒配著眼淚嚥下、不想上班的日子有陣陣咖啡香作伴。
那一刻起,辣的痛覺帶來快感、酒不再烈而是甘甜,咖啡不苦而是一股對自己打氣的儀式感。
味覺本身並沒有改變,而是藉由經歷的種種人事物,依附了這些味道,味道本身就像是對自身這段時期、這個對象的標誌,因為如此才變得美好而溫潤、有所寄託。
原來有些味道,是成為大人後才懂得欣賞的。
比起年紀輕時,認為甜味才是美好生活的象徵,現在的我也懂得欣賞各種辣、烈、苦的陪伴。
就像是過去我們總認為,一帆風順才是成功的人生,哪能夠欣賞一人的孤獨與惆悵?
只有甜味與成功的生活,也沒有不好。
但當自己終於懂得欣賞那些過去無法認可的味道時,能碰上舌尖所接受的美食變得更多了,開拓舒適圈且細細品味,能讓自己快樂的事物也變得多了。
當自己只能接受甜與成功的生活,也許大多比例的生活不盡人意。
請試著開始留意生活中那些酸、辣、苦,各種不同的味道療癒陪伴不同階段的自己,慢慢懂得欣賞,苦味也能夠成為甘甜的另一種面貌。
我是Louna,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
訂閱、
按愛心、
留言。
想看更多關於簡單生活、閱讀、自我成長、憂鬱症、手寫字,或者是你想找一個樹洞聊聊天,歡迎來到我的IG
@Na個樹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