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時候的高中升學管道還是靠聯考,升大學雖然有學測和推薦申請,但主力還是靠七月份指考。當時後就是傾全力準備考試,像是把三年國中和高中的能力,孤注一擲在那場考試,接著畫紙本志願卡,規定時間繳交後,統一時間公告分發結果。
我那個年代的升學方式,我只花了一段文字就可以解釋清楚,簡單明瞭。而在更早之前,我爸媽那一輩,可能只需要一半的文字量就可以講完。
隨著時間的演變,無論是升高中,還是升大學,入學管道變化之大,而且還越來越複雜,真的很符合名稱「多元入學」。有別於之前的孤注一擲,把命運壓在一場考試一場分發,現在的方式就比較像是分散風險,這場仗打不好,還有下一場可以補救。
現在的國中升高中的入學管道分很多種方式,絕大部分的學生通常都會選擇「免試入學」。而免試入學的部分又要細分「普通高中」、「技職學校」、「五專」。
在一般熟知的高中高職系統裡,還會有「校內直升」、「學區內完全免試」、「免試入學分發」、「技優甄審」、「各校特色招生」,有些學校還會有「甄選入學」,像是科學班、藝才班、體育班,或是一些高職的特色班。不僅如此,還有著重技術層面的實用技能班,以及建教班。
除了一般熟知的高中高職之外,還有五專系統。這個五專系統還有分「優先免試」和「聯合免試」。優先免試採用全國一區,用電腦統一分發。而聯合免試則是北中南選一區,當場登記分發,我記得是採現場撕榜制度。
這些名詞,我每三年就必須要碰到一次。而且在上學期末就會有所謂的「模擬試選填」,政府要讓學生練習電腦選填,順便讓學生熟悉流程,填完之後註冊組會列印出來,接著帶回請「監護人」確認並簽名,接著「隔天」一定要繳回。而在模擬試選填之前,輔導主任會幫導師們和輔導老師上課,讓相關老師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相關協助。
在6月底正式選填之前,總共會有兩次的模擬試選填,最麻煩的部分,就是要隔天收齊而且簽名不能有錯誤,否則要請家長專門跑一趟學校完成這件事,真的很考驗老師和學生。
通常這些升學報名工作會落在教務處,但是也有屬於輔導室的升學管道,像是「技優申請」、「實用技能班」或是「建教班」之類的,就隸屬輔導室處理,可能是因為技藝學程是輔導室的相關業務,所以順便連升學也一起負責吧!
有沒有發現,光是要跟學生解釋這麼多,就要花很多時間。那個公版簡報就有將近150頁,裡面細節之詳細到讓我頭皮發麻,即使我知道導師就是按照時間提醒學生,那些計分的項目和同分分發的順序表,雖然不是用人腦運作去處理,但是我真的很佩服設計者,而且一年比一年還要精細。
而這些都還只是冰山一角,學生要參加這些升學管道,還要拿兩年半準備的籌碼來較勁。除了要唸書考會考,還要做志工服務,還要累積嘉獎,有些還會去參加各種大小競賽。所以老師們也要開設志工機會讓學生參加湊時數,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拿嘉獎。如果不小心被記了警告,還要提醒他去銷過。總而言之,就是很多時間都在處理這些事情。而競賽成績,學務處的訓育組長也會提醒學生要搜集,並在規定時間內上網填報,然後還要印紙本接受審查,通常審查後的分數,都會低於自己算的分數。
喔對了!還有體適能,體能也要好好訓練,不能只有讀書。
我們做事情通常是「化繁為簡」,但是學生的升學制度,卻是「化簡為繁」。表面上是用多元的方式,希望可以達到適性揚才,多元發展。也希望學生在國中三年之中,可以透過一些課程的改變,或是一些社團、活動、參訪,去探索未來的志向,設定自己的目標。
但是回到教育現場,理想歸理想,仍必須回到現實層面。不要說國中生,就連身為大人的我們,到現在可能也不確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怎麼能奢求一個國中生去設定自己的目標?怎麼能奢求一個國中生參加完活動,或是聽完講座,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學生會用什麼理由去區分「喜歡」和「適合」?而且就算喜歡,也不見得可以填得到自己心中的第一志願。
在多元入學採計的項目之中,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會拿到滿分,除了一些不看會考成績的入學管道,像是技優、實用技能,或是藝才體育班,其他牽扯到分發的就會加上會考成績。會考成績越高分,選擇性就會比較高,而越低分,當然就越沒有選擇的權利。
總而言之,一個很單純的升高中制度,突然變得很複雜。為了避免我會搞混,我只好自己「化繁為簡」,那個「簡」就是好好念書,這樣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