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形容,家貓與飼主的「依附關係」,就像嬰兒跟父母。我們把貓圈養在房子裡,讓貓的社會關係縮得很小,生活中就只有幾位人類家人、以及或許一兩隻同伴貓。
我們讓家貓的世界變得很小。如果我們遭遇情傷,或重要親人過世,還可以靠瘋狂工作、玩樂、或投入另一樁感情,來忘掉這些事情,但家貓沒辦法。如果把貓釋放到野外,牠們可以很快變成獵鳥高手,但關在家裡,牠們非常倚賴我們。
但家貓能理解「主人不會再回來了」嗎?就像小嬰兒雖然有情感,但能理解「爸爸媽媽有人過世」或「離婚」了嗎?
學者觀察到,如果主人長時間不見了,或同伴貓消失一段時間了,會造成家貓一些行為上的變化,看似在哀傷,但這是否是只是對常規生活改變的不習慣?貓不說,我們還無法確認。
家貓表現出來的疑似哀傷行為,包括:看起來抑鬱、無精打彩、胃口變差、嬉戲時間減少、睡眠習慣改變、更想躲起來。
雖然有許多人懷疑貓可能無法理解死亡,不過二十幾年前的研究,就發現除了上一段說的變化外,如果同伴貓過世,有70%的家貓的鳴叫型態會變得不同,然後會變得更黏飼主、表達出更多感情。有65%的家貓,在同伴貓過世後,出現四種以上行為模式的改變。
貓是有感情的動物,家貓與飼主一樣會出現跟人類嬰兒類似的四種依附關係,若被帶到陌生的水泥房間,孤單的貓除了飼主外,也沒有什麼可依靠的對象。貓一樣有豐富的各種情緒,比如有時貓會對飼主喵喵叫,想要吃某種好吃的罐頭,就像幼兒喜歡吃甜食一樣,但我們聽不懂。
但家貓不像狗一樣能表達出豐富的感情,無法像狗一樣雀躍地奔向主人,這一部份是因為家貓不像狗一樣經過人擇篩選(畢竟一萬多年前的狗要能跟著主人出去打獵,才會被留在身邊),而且貓並沒有演化出可以表達複雜情緒的臉部肌肉,所以老是一副酷樣,我們只能從鳴叫聲以及行為來猜測貓的感受。
最近有個團隊研究了1000隻世界各地貓咪、200個遺傳標記,推論在人類邁向農業時代、開始招引老鼠與老鼠身上的傳染病時,有些不怕人類的貓咪自然地走入中東兩河流域農業聚落,然後就開始往全世界蔓延。
但現在我們飼養的貓已經沒有老鼠可抓,通常我們也不會放牠們到外面抓麻雀。牠們生活下只剩下我們,以及少數同伴。人類漸漸不生小孩,飼養貓咪來填空彼此的感情依賴。所以,我們可以更關注貓咪的感情世界。比如說,當貓咪遭遇失去同伴或飼主時,牠可能也會有一些傷慟反應。負責任的人類,可能也得幫貓咪走出這一段失落的過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