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展覽史」課程考題書寫
@關渡美術館KdMoFA
此展覽以1985年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師生在師範大學舉辦的「素描展」(Drawing show’ 85)為題,又切分為兩個部分:學生和老師。並以此為主軸,探討創校以來的四十年間,北藝大美術系的發展。
走進展間最先看見的是初代老師的素描作品,往後走為說話的阿波羅石膏像,佐以三件現今美術系大學部學生的作品。其後有兩排錄像,剛好在牆面的兩側,靠近入口那側為初代學生的採訪影片及逐字稿,旁邊放有當時的報紙;靠近出口那側為初代老師的採訪影片。老師的採訪影片前,放有那時素描展的相關文件,以及那時學生的作品。
可以看見策展人刻意地想呈現出師生之間的對比,以及今昔作品之間的對話關係。對於「素描」的定義,早已不是傳統的石膏像繪畫,譬如李仲生的自動運作式的繪畫、或不依附在形體上的繪畫。可實際上,與國際相比,台灣對於素描或複合媒材的討論來得有些遲。
阿波羅石膏像在展場中,其實是象徵了西洋美術史和素描的轉變。國立藝術學院剛創校時,台灣只有1987年師大採購的一批石膏像,可後來國立藝術學院通過了政府的補助方案,得到了與阿波羅同一批的石膏像,現在大多收在地下美術館內。於是,這些石膏像帶有西洋美術史上的時代意義,卻因學生不再學習傳統石膏像繪畫,而被收進地下,蒙著灰,於是阿波羅本身也象徵著對藝術看法的轉變。
1980年代的歷史背景。
那時的台灣尚未有以「培養獨立藝術家」為目標的學校,甚至台北美術館也還沒成立,畫廊生態與當今的台灣有很大差異。著名的師範大學被認為是培養繪畫教師用的;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用以培養專職藝術家。那個年代考大學是聯考和獨招二選一,想要考取國立藝術學院的學生,都付出了相當的勇氣。
展覽中也完整地呈現了初代北藝大美術系師生的訪談。不只有影片紀錄,也有逐字稿的書本形式可在現場進行翻閱。這兩種媒介其實表現出了不同的意識形態和編輯思維:影片可以通過剪輯,刪減掉某些對話;書本能通過文字潤飾,為同一句話帶來不同含義,這就是檔案編輯(Archivist)。
為一件事命名,其實是重新給一種說法。就如同展覽的標題「在前衛外圍的莘莘學子:從1985素描事件出發」,所謂的「前衛外圍」其實是對於那時代台灣美術發展的最貼切形容,外國進來的新鮮見解仍未在島內完全發酵,於是1985年的素描展仍只站在「外圍」。
但在展覽中可以看到,初代學生成了老師之後,開始進行素描課的內容改制,融合跨領域教學。此外,還有現今的美術系學生對於素描的想像,有裝置、書本、膠彩等呈現方式,可看出如今的美術系已與當初素描展的狀態有異。想必未來也會持續發展、進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