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母構樹正在結果。
紅噹噹的果實惹人注目,沒有外皮保護的聚合果,鳥類、蝴蝶、松鼠上樹即可飽餐一頓,但成熟掉落樹下的漿果也爛糊成一片...
從鹿仔樹到鈔票樹
早期農家採構樹嫩葉餵鹿,因此構樹又叫做「鹿仔樹」,這麼好吃,當然也可以餵豬。樹皮纖維細長,可用來造紙,又可印鈔,所以又叫「鈔票樹」。
早期南島民族(如阿美族)拿來做樹皮衣,現成為纖維工藝的一環。
結實累累的噹噹樹
雌雄異株,分公樹、母樹,母樹果實紅豔,像整樹掛滿鈴噹,又稱「噹噹樹」,成熟時迸開,甜美多汁,吸引綠繡眼、白頭翁等鳥類前來覓食,昆蟲、蝴蝶、松鼠也愛吃。吃公構樹長形的的葇荑花序,也有人川燙清炒來吃。
樹皮纖維打造樹皮衣
構樹、雀榕是南島民族製衣的自然材質。20多年前,都蘭阿美族頭目沈太木想找回這項失落的傳統,自行揣摩製作,樹皮打造獵服、禮服、帽、袋、燈...或許現代不再穿樹皮衣,卻不能忘了傳統。
造訪那天,頭目夫人正在捶打有人訂購的樹皮布,2個老人家一直煩惱捶出來的布不漂亮。這是自然素材特質,沒有完全一樣的紋路,遇分叉、樹皮組織薄弱之處、或施力不均便容易破洞...
咚咚捶打聲中,樹皮纖維延展成數倍,每一塊樹皮布,都是樹與人交會的獨特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