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有在關注教養書的家長們,絕對不會陌生的一個概念,就是「同理心」。絕大多數的專家建議當孩子在”發作”的時候,先同理他,讓孩子明白我們是理解他的,可以有效讓孩子安定下來。
加上看過有關心理學研究的資料,也顯示先連結孩子的右腦,可以有效讓他情緒穩定,之後再用左腦來說明。而我當然也是有盡量按照這樣的方式去執行。
但是最近看到一本書,其中提到一個挺有趣的觀點,那就是過多的同理心,其實等於幫對方解釋他的想法,這樣也等於抹煞了對方表達自己,以及讓我們更加了解對方的機會,尚失開啟一段可能很深入的交談。
怎麼說呢? 書中提到一個例子:是在筆者舉辦的工作坊中,讓其中一位參加者述說自己最近覺得很不愉快的經驗,然後另一位參加者與之對話。第一位就說了他之前坐飛機,在飛機上等了40分鐘,飛機才起飛真是氣死了。然後與之對話的人,因為很可以心有所感的同理他,於是就說:「對阿!這樣真的很煩」然後對話就結束了。而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其實也沒有甚麼不好,但是問題在於,你怎麼知道你覺得煩的原因和對方一樣? 你怎麼知道對方是真的為了什麼事情、什麼情況下他會有這樣的感覺? 如果你真的對對方有興趣,想要了解對方的想法,那麼過多的同理,反而失去了真正去認識對方想法的機會,或者說失去了一次有可能可以進入更深入交談的機會。
我們自以為是的同理,或許可以換個方式,不是直接表達我明白我理解,而是用真心關心的態度去詢問對方到底怎麼了。
於是我想到教養上面的同理心,我想專家們說的當然也都是對的,只是我個人覺得可以提醒自己要分一下年紀。幼稚園的孩子或者更小的,他們的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且對自己情緒的理解也還不是很清楚的情況下,我覺得家長適時的引導,是很有幫助的。可以協助孩子說出他的感受,就像常常會看到的建議語句:「你現在一定覺得很難過….。」
但是到了小學階段,我就覺得有時候就可以適時地將同理心收起來一點,但不代表不關心,而是不要自己直接就認定了,我了解對方的想法或感受,我覺得這個對於小學生練習表達自我也是有幫助的。
記得去年有一次和Sophie老師的會談,應該是Sophie小二上學期的時候吧,那時候她正掙扎於和朋友相處上面的問題,我忘記我講了甚麼事情,但沒想到老師的反應是說;「喔!我懂了。因為媽媽你太了解Sophie了,所以她都不用說出來,她都不用說她感覺怎樣你就知道了,但是在學校,其他同學其實並不知道她怎麼了,就可能只發現她在生氣或者她不理對方之類的,但如果她不學習表達出來,別人其實都不知道她怎麼了。」
那一次我印象挺深的,原來我自認為很驕傲對女兒的理解,反而有可能變成她的阻礙。
所以我覺得那本書寫的挺好,尤其是面對大一點的孩子甚至到成人。我想面對青少年這樣的方式應該也挺適合的,發現對方有狀況的時候,不用一定要馬上同理,表示我們理解他們,而是應該要對他的想法有好奇心,用真誠關心不帶褒貶的態度,去詢問對方是怎麼想的,我想對方應該是會願意說。這樣就反而會讓我們更加理解對方,可以獲得一個很好的機會去進一步理解對方,甚或讓彼此都擁有一個深入的對話機會。
PS:蘇菲畫: 發現她現在更喜歡畫故事性的漫畫類的圖
#實驗教育
#教養
#育兒
#教育
#蒙特梭利
#哲學諮商
#諮商
#兒童哲學
#哲學媽媽
#心理 #哲學 #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