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浪潮:實驗教育學校,深入探討實驗教育學校特色!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隨著時代更迭,孩子對於學習的需求越來越不同,比起以往單方面、被動的在課堂接收老師給予的知識,現在的孩子求知慾更加旺盛。因此,教育方法與方針也有所改變,而實驗教育學校就是為了因應這樣的需求,所出現的教育單位。想知道實驗教育學校特色有哪些嗎?一起來看實驗教育學校特色介紹吧!

 

★實驗教育學校特色★

【多元發展學習,對孩子的想法不設限】

現在台灣教育制度下的學生多為填鴨式教育,學生幾乎都淪為考試機器,但南投復臨實驗教育學校的特色,就是讓學員多元發展學習,不去限制他們獨立思考,透過來回的腦力激盪與學習體驗,從中找尋適合自己的興趣及解決問題的方式。

 

★實驗教育學校特色★

【特色互動教學,增添學習趣味性】

比起一般學校以大班制教學,南投復臨實驗教育學校特色之一,就是採小班制教學。每班平均1:4的師生比讓學生獲得實質的學習幫助,透過採分組討論、問答教學,引導孩子思考並討論出答案,養成勇於舉手發問,不只是一昧接收老師給予教學內容,有了雙向溝通討論。

 

★實驗教育學校特色★

【全英文學習環境,留學的最佳跳板】

除此之外,南投復臨實驗教育學校的重點特色,是採取美國高中教育制度,以英文交談的模式塑造在國外學校上課的環境,在耳濡目染之下,讓學員增強英文溝通能力,未來若是打算出國留學,提早適應外國教育制度與模式,不用擔心會有銜接不上或是適應不良的問題。

 

 

以上是關於南投縣復臨國際實驗教育學校的特色介紹,由此可以知道實驗教育學校是以引導學生為重,而非讓學生成為讀書機器的環境。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於實驗教育學校特色,歡迎到南投縣復臨國際實驗教育機構官方網站查詢!

raw-image

培育良好品格的實驗教育學校>南投縣復臨國際實驗教育機構

    2會員
    95內容數
    復臨國際實驗教育機構(Taiwan Adventist International School)是以美國學校課程為主,國際學校生活為設計,全英文上課的住宿型國中與高中,提供學生美式全人教育的學習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Q1: What key subjects should modern primary education provide? Apart from traditional subjects like math and literature, I believe modern ele
    Thumbnail
    教育需要有創新思考這一門課,培育出具有專業創新想法的人才,讓學生了解創新對企業的影響性,如何運用在各個產業,如何用在產品設計的創新、業務行銷的創新、生產流程的創新及各領域的創新。
    Thumbnail
    我是Reva,中文系畢業的斜槓人。 目前專注以CF16為工具進行人格特質探索及關係經營等議題。也是個愛讀書的運動老師,歡迎來認識我。
    Thumbnail
    【教育與指責】   只要是學生犯錯,總是會有人大聲嚷嚷,要加重處分,讓其不敢再犯,而一般人也是保持這樣的想法,原因很簡單,這樣的處理方式最簡潔有力,並且可以讓人看到有在做事,也可以讓犯錯的人得到教訓,何樂而不為?   若是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問題很多,通常得到教訓和處罰時,我們真的是會痛定思痛?
    Thumbnail
    2023/07/20 「教育可不可以“鄭(政)智(治)化” • 批判教育學 • 轉化型知識份子」 世界就是壓迫與被壓迫,讀了批判教育學、存在主義、現象學和詮釋學相關的內容,知道公民課的重要性,也知道就算沒有公民課,老師也應該帶著批判意識來 一、「對抗文本」 -多元批判的方式來解讀文本符碼才能不斷
    讀書和受教育的過程,是培養自己理性的思維和科學的學習能力。而透過教育能夠塑造良好的價值觀,幫助我們建立更全面和客觀的認知,並且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進而學著去理解與尊重和自己的不同。
    Thumbnail
    教育的環境需要大幅度的轉變與升級,政府的角色需要從長而深遠的「環境創造」著手。即使 108 課綱在三年前已推行到各個校園,它有比較前瞻與大膽的目標與定位,然而各縣市政府推行與執行方式仍舊依照以往的基本模式。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因此羅列幾個我看到的現場問題,供思考:
    Thumbnail
    上週末的【政大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專案】成果展落幕。在為期10個月的培育,與一群關心教育的夥伴們,身歷其境的親身體驗了何謂「教育的本質」—改變了自己,也影響了他人。 在這個有機體中,從一開始30個沒有什麼交集的陌生人,透過實體課程、對外參訪、互動、共學(多樣的組課)、反思,從自我出發到群體交融,再回到
    強迫入學的國民教育,確實不是只限定於滿足生活、職場需求,但是,脫離生活與職場的學術理論,也不是好事。 那些高大上的理想、說辭先撇開不談,從現實來看,國民教育就是大人們為孩子們安排的。既然大人們希望國家更有競爭力、兒孫輩更有競爭力,那麼課程內容就不得不細細思量了。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Q1: What key subjects should modern primary education provide? Apart from traditional subjects like math and literature, I believe modern ele
    Thumbnail
    教育需要有創新思考這一門課,培育出具有專業創新想法的人才,讓學生了解創新對企業的影響性,如何運用在各個產業,如何用在產品設計的創新、業務行銷的創新、生產流程的創新及各領域的創新。
    Thumbnail
    我是Reva,中文系畢業的斜槓人。 目前專注以CF16為工具進行人格特質探索及關係經營等議題。也是個愛讀書的運動老師,歡迎來認識我。
    Thumbnail
    【教育與指責】   只要是學生犯錯,總是會有人大聲嚷嚷,要加重處分,讓其不敢再犯,而一般人也是保持這樣的想法,原因很簡單,這樣的處理方式最簡潔有力,並且可以讓人看到有在做事,也可以讓犯錯的人得到教訓,何樂而不為?   若是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問題很多,通常得到教訓和處罰時,我們真的是會痛定思痛?
    Thumbnail
    2023/07/20 「教育可不可以“鄭(政)智(治)化” • 批判教育學 • 轉化型知識份子」 世界就是壓迫與被壓迫,讀了批判教育學、存在主義、現象學和詮釋學相關的內容,知道公民課的重要性,也知道就算沒有公民課,老師也應該帶著批判意識來 一、「對抗文本」 -多元批判的方式來解讀文本符碼才能不斷
    讀書和受教育的過程,是培養自己理性的思維和科學的學習能力。而透過教育能夠塑造良好的價值觀,幫助我們建立更全面和客觀的認知,並且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進而學著去理解與尊重和自己的不同。
    Thumbnail
    教育的環境需要大幅度的轉變與升級,政府的角色需要從長而深遠的「環境創造」著手。即使 108 課綱在三年前已推行到各個校園,它有比較前瞻與大膽的目標與定位,然而各縣市政府推行與執行方式仍舊依照以往的基本模式。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因此羅列幾個我看到的現場問題,供思考:
    Thumbnail
    上週末的【政大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專案】成果展落幕。在為期10個月的培育,與一群關心教育的夥伴們,身歷其境的親身體驗了何謂「教育的本質」—改變了自己,也影響了他人。 在這個有機體中,從一開始30個沒有什麼交集的陌生人,透過實體課程、對外參訪、互動、共學(多樣的組課)、反思,從自我出發到群體交融,再回到
    強迫入學的國民教育,確實不是只限定於滿足生活、職場需求,但是,脫離生活與職場的學術理論,也不是好事。 那些高大上的理想、說辭先撇開不談,從現實來看,國民教育就是大人們為孩子們安排的。既然大人們希望國家更有競爭力、兒孫輩更有競爭力,那麼課程內容就不得不細細思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