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可不可以“鄭(政)智(治)化” • 批判教育學 • 轉化型知識份子

2023/07/2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3/07/20 「教育可不可以“鄭(政)智(治)化” • 批判教育學 • 轉化型知識份子」

世界就是壓迫與被壓迫,讀了批判教育學、存在主義、現象學和詮釋學相關的內容,知道公民課的重要性,也知道就算沒有公民課,老師也應該帶著批判意識來

一、「對抗文本」 -多元批判的方式來解讀文本符碼才能不斷跨界知識地圖。

二、「對抗記憶」 -批判性閱讀取代過去受壓迫的歷史,凸顯危險記憶來解讀過去如何影響現在,而現在又如何解讀過去。

三、「差異政治」 -理解身分認同是透過複雜且矛盾的方式建構而來,面對此種多元性和差異,需要了解其政治性,也就是在權力關係下差異是如何發展與維持。

批判教育學告訴我們,“教師並不只是單純的教書,更強調其主動性與批判性,讓教育更政治化,政治更教育化。其中,教育更政治化不是指為特定政黨宣傳,而是因為教育與其他生活層面的問題脫離不了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政治行動,而教育不能以去政治為由持續推行沉默文化,或反人性化的教育,而是必須了解政治的本質。 ​

​更重要的事,人性化與批判解放都是在實踐下才是有意義,教育非只是理論教授,教育即為行動與實踐,在受壓迫者的意識覺醒下,共同對抗壓迫者,經由政治行動來追求更公平的社會。”

另外,分享那天聽講座小心得: ​

​林連玉先生就是一個活體的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很好的典範。徐博士分享他在1952年“新薪津制”推出時,在大家都很開心的時候,他寫了一篇關於新薪津制問題的文章,他看到了其他人沒有注意到的一些細節。 ​

​一般人都會默默地接受政府的制度,但有些人會去思考制度的意義、問題。批判教育學提倡老師也應該要具有這樣的批判性思維來看待教育,比如教材、教學環境(潛在課程)等等。 ​

​參考資料:

1.蘇鈺楠(2020)。教育哲學(二刷)。國家圖書館。

20會員
4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