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大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專案 - 第五屆結業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成果展,是對外展示,也是對自己的註解。
上週末的【政大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專案】成果展落幕。在為期10個月的培育,與一群關心教育的夥伴們,身歷其境的親身體驗了何謂「教育的本質」—改變了自己,也影響了他人。
在這個有機體中,從一開始30個沒有什麼交集的陌生人,透過實體課程、對外參訪、互動、共學(多樣的組課)、反思,從自我出發到群體交融,再回到自我,成長。誰說10個月不能改變很大,在成果展最後的圍圈分享,許多人透過麥克風娓娓道來這段日子的內在與外在改變。
在這個培育計畫中,我感受最大的是在多樣開放與尊重彼此與差異化的場域,真的可以激發一個人在感知上、學習上、視野與心境上的開闊與發展。
最後,在圍圈分享時刻,我講了一段話。想為這段日子的養分挹注(Input),做一個註解(Output)。提醒身邊所有的教育工作夥伴,因為你們如此不同。
「謝謝政大這個計畫,讓我這段時間也跟自己做了很多對話,也更認識自己與堅定走在自己選擇的路上。在教育路上,我很想提醒所有的夥伴,不要累死自己!我很“不”同意一句話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因為當你不斷的付出,讓自己深陷“給予”的狀態時,其實是無濟於事甚至是會傷害彼此的。更多時候,我期待是大家可以彼此串連,將自己擅長發揮極致,互助合作,截長補短,放大效益與外擴影響力。這10個月,不一定跟所有人都很熟悉,但我的確從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與優勢,也觀察到許多人美麗的特質。這些獨一無二的寶石,需要相互輝映才能更顯美麗。期待我們未來在任何一個場域,都能握著手中的那個指南針,探尋夥伴與同好。然後靠近自己,找到可以發揮的場域,盡情揮灑。」
最後,想用一張照片,來表達一個人在做一件很喜歡的事,會不斷找資源,找機會,找方法,想辦法靠近與解決心裡油然而生的疑惑。那個發自內心的笑容,是會不斷在生活中起起伏伏的事務、情緒中引領你前進的力量。
跟唐爸(照片左邊)一起入鏡,是意外的禮物:)
某些原因聚在一起的人,談論了某些事,而紀錄下來。從「視界」看「世界」;從「小聚」練習知「曉」不同的議題與抗「拒」只做單一面向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農業有所謂的慣行農法,是指使用農藥及化肥在農田裡已經常態性的農業生產方式,而對應的教育是否也是成立?從9年國教到12年國教,原來已經成為行之有年常態性的教育,學生必須接受一貫性的內容,坐在教室裡吸收政府規定要教授的知識及邏輯?作者希望喚醒人們對於現在的教育進行反思,從自然出發.
Thumbnail
本活動邀請曾參與實驗教育的學生及家長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透過分享個人故事,讓大家瞭解自學與實驗教育的真實面貌,並激發對自學的興趣。參與者可自由設定標題,探討為何選擇實驗教育、學習資源的尋找、當前學習內容及未來規劃。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自學人的經歷透過文章與他人分享,並提升對自學的認識。
Thumbnail
在課堂上,除了我們這些講師和學員,還有校長、委員和志工的參與。他們各自帶來了不同的觀點和見解,讓我們能夠從多元的角度來看待社大的社會責任問題。這種經驗交流讓我們不僅會心一笑,甚至有時一起流淚。大家共同爬梳人生的故事,這過程既是整理,也是放下。
Thumbnail
今天在將軍村上課對我以及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這幾週在實人我不斷對教育有突破性的認識,這種感受是很興奮、很舒暢的,把自己打碎再重建,期許自己能保持這樣的循環,建立起一個全新且更理想的自己。
Thumbnail
受校方肯定的老師們齊聚交流 學期來到尾聲,德內ㄦ長期多元課輔合作學校紛紛表達對課輔老師們的肯定。這個週末我們邀請課輔老師們聚集在一起分享寶貴的教學經驗,彼此學習。 改變正在孩子身上發生 透過課輔老師的分享,我們喜悅於許多孩子的改變。曾經調皮的孩子愛上閱讀,平時躁動的孩子下課也會坐在位子上,
Thumbnail
成大歷史系申請入學人數0人的事件再次引發了「文組無用論」戰火,但比起人文與自然科學,筆者更想藉此反思科系與知識之間的關係,以及大學教育對學科專業與學科跨域的思考。
Thumbnail
一到高考季,關於各地高考不公平的議論又起。  北京上海等省市的試卷自主出題,高校及優質高校分配的錄取名額多,其它省市分配的錄取名額少,造成各省市本科錄取率相差懸殊,各省市985和211高校的錄取率相差更為懸殊。根據錄取率的不同,各省市的高考難度被分為地獄模式、噩夢模式、困難模式、普通模式、簡單
Thumbnail
來到實人兩個多月,學習了不少新知,但要到能自信且熟練地運用在生活上還有一段路要走。在一份新的工作中,我發現自己運用自己本身的特質,加上在實人的刻意練習,讓我著實地能夠運用一種能力,改變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在教育現場,這個能力是「觀察」。
Thumbnail
真理大學財務金融學系通過全面的教育模式和專業證照補助,致力於培育學生成為擁有豐富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金融尖兵。學生的優異成就和教育模式的肯定展示了學系對未來金融人才的培育重視,該系力求提供全面優質的金融教育,以培育更多未來的金融專才。
Thumbnail
這本書敘述一位貧窮家庭孩子的家庭教育與自學過程,最後考入劍橋大學的故事,然而這個故事卻是關於一個恐怖家庭的故事。書中描述了家人虔誠到極端的摩門教信仰,家庭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對教育的偏執觀念。透過這些故事,讀者可以思考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以及教育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農業有所謂的慣行農法,是指使用農藥及化肥在農田裡已經常態性的農業生產方式,而對應的教育是否也是成立?從9年國教到12年國教,原來已經成為行之有年常態性的教育,學生必須接受一貫性的內容,坐在教室裡吸收政府規定要教授的知識及邏輯?作者希望喚醒人們對於現在的教育進行反思,從自然出發.
Thumbnail
本活動邀請曾參與實驗教育的學生及家長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透過分享個人故事,讓大家瞭解自學與實驗教育的真實面貌,並激發對自學的興趣。參與者可自由設定標題,探討為何選擇實驗教育、學習資源的尋找、當前學習內容及未來規劃。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自學人的經歷透過文章與他人分享,並提升對自學的認識。
Thumbnail
在課堂上,除了我們這些講師和學員,還有校長、委員和志工的參與。他們各自帶來了不同的觀點和見解,讓我們能夠從多元的角度來看待社大的社會責任問題。這種經驗交流讓我們不僅會心一笑,甚至有時一起流淚。大家共同爬梳人生的故事,這過程既是整理,也是放下。
Thumbnail
今天在將軍村上課對我以及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這幾週在實人我不斷對教育有突破性的認識,這種感受是很興奮、很舒暢的,把自己打碎再重建,期許自己能保持這樣的循環,建立起一個全新且更理想的自己。
Thumbnail
受校方肯定的老師們齊聚交流 學期來到尾聲,德內ㄦ長期多元課輔合作學校紛紛表達對課輔老師們的肯定。這個週末我們邀請課輔老師們聚集在一起分享寶貴的教學經驗,彼此學習。 改變正在孩子身上發生 透過課輔老師的分享,我們喜悅於許多孩子的改變。曾經調皮的孩子愛上閱讀,平時躁動的孩子下課也會坐在位子上,
Thumbnail
成大歷史系申請入學人數0人的事件再次引發了「文組無用論」戰火,但比起人文與自然科學,筆者更想藉此反思科系與知識之間的關係,以及大學教育對學科專業與學科跨域的思考。
Thumbnail
一到高考季,關於各地高考不公平的議論又起。  北京上海等省市的試卷自主出題,高校及優質高校分配的錄取名額多,其它省市分配的錄取名額少,造成各省市本科錄取率相差懸殊,各省市985和211高校的錄取率相差更為懸殊。根據錄取率的不同,各省市的高考難度被分為地獄模式、噩夢模式、困難模式、普通模式、簡單
Thumbnail
來到實人兩個多月,學習了不少新知,但要到能自信且熟練地運用在生活上還有一段路要走。在一份新的工作中,我發現自己運用自己本身的特質,加上在實人的刻意練習,讓我著實地能夠運用一種能力,改變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在教育現場,這個能力是「觀察」。
Thumbnail
真理大學財務金融學系通過全面的教育模式和專業證照補助,致力於培育學生成為擁有豐富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金融尖兵。學生的優異成就和教育模式的肯定展示了學系對未來金融人才的培育重視,該系力求提供全面優質的金融教育,以培育更多未來的金融專才。
Thumbnail
這本書敘述一位貧窮家庭孩子的家庭教育與自學過程,最後考入劍橋大學的故事,然而這個故事卻是關於一個恐怖家庭的故事。書中描述了家人虔誠到極端的摩門教信仰,家庭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對教育的偏執觀念。透過這些故事,讀者可以思考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以及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