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買這本書是因為覺得它與《為什麼要睡覺》的封面長得很像,我對這種學者類型的書頗感興趣的,結果買了之後…與睡覺那本科普書相比,這本淺顯得多,甚至從本書的英文名《A Neuroscientist‘s Journey Through Romance, Loss, and the Essence of Human Connection》就不難看出這本書有較多的成分其實是在談作者的自身經驗,自傳部分遠高於科普。
現在已知的事實是社交連結普遍對人們有益。審視疫情那段期間,人們整體的心理狀態變差,其原因有二,一是長期被禁錮在同個地點,二是內心缺乏了廣泛人與人的連結。每當我們與別人相處,僅僅這樣就有助於我們的健康。而愛情可以想像成是相處的強化版,好的親密關係可以促進我們在生物學上神經、激素的發展外,在心理層面上也有助於我們產生安全感。
但似乎人與人的連結並非我們所想的這麼簡單。細細頗析,有的人在人多的時候仍然感到孤獨,有的人一人獨身卻覺得歡喜,有的人明明有愛情卻仍感到不安全。在心理學方面一直有許多學者為此提出「一套說法」,包含依附關係理論等等,試圖為親密關係定義一個量化的框架。
今天,我將就本書的重點外,再加上一些我自己的體悟,來探討深入人心的問題吧!
人如果不沉醉於某些事物上,根本就活不下去吧!所有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隸。
上面這句話是來自《進擊的巨人》中肯尼・阿卡曼所言,也是我非常喜歡的話。所有人為了繼續活著,所以我們都必須要賦予自己的人生一些意義,換言之就是對某些事物的追求。對媽媽而言可能是照顧小孩、對業務而言可能是接到大案、對老闆而言是賺更多錢,或許換個角度,對於別人甚或是路邊的貓,對自己有意義的行為,對他者卻是沒有意義的,但是這足以讓我們堅持活下去,讓自己追求「更好」。或許我們心裡也自願沈溺在追逐的過程中吧!
愛,也是如此,更是許人追求的意義。然而,在學術界上做這主題的人很少,因為它並不能帶來實質的效益,所以更多是在流行歌曲、詩詞、戲劇、著作中。而到目前為止,會讓人戀愛的決定性因素仍舊未明,我們或許可以讓兩個人有更高的機率相愛,但決定會不會愛上對方仍舊掌握在當事人的腦中、心中。
作者 Stephanie 雖然是一名以戀愛作為研究主題的神經科學家,但是在她三十七歲以前都沒談過戀愛,僅僅是以旁觀者的角度研究戀愛這件事,直到在上海的心理學研討會,認識了後來研究孤獨的社會神經科學家 John,與他一見鍾情,接著兩人一拍即合便在一起。本書描寫作者從單身,到與 John 在一起。後來隨著年紀漸增,John 先離世,到走出摯愛離世的悲痛,敘述著她一生中的戀愛歷程。
腦科學
我們常會說「心上人」,在古源中我們認為愛是從心出發。然而,執行思考的器官是大腦,所以要看戀愛的科學證據,應該要從大腦才是。那麼以前古人為什麼會認為是從心來判斷愛情呢?那是因為在面對心上人時,人們交感神經興奮、心跳頻率增加、更甚者臉頰漲紅,所以讓人誤以為是「心」去感受。
現在回來談腦吧!人腦擁有 860 億個神經元,其中的 690 億個位於小腦,用來處理平衡與運動行為,剩下的 170 億個神經元位於大腦最外層的一堆皺摺之下的一層平滑灰色組織,稱為灰質或皮質,用以負責一切工作,像是思考、辨識、發出訊號等。灰質的更深層是一群白色神經絲所構成的區域,稱為白質,負責大腦內的資訊傳遞與連結。
隨著物種的思考愈複雜,所擁有的灰質也越多越複雜,從人類與其他猩猩猴子相比就可看出差異。類似的推論延伸到社會關係的研究中。實驗結果發現,單獨養在水族箱裡的一隻魚相較於魚群中的魚,其複雜程度程度較低。類似的結果也出現在沙漠蝗蟲中,當其屬於蝗蟲群中,腦部的神經數量將成長高達百分之三十。
雖然沒辦法直接解剖人腦,但基於上述推論,現代科學推論社會連結有助於大腦發展。
神經可塑性
書中在第三章有講到一名七十一歲的畫家 Huguette 的故事。她是事業有成的畫家、織品設計師,甚至還有自己的電視節目。她的故事是這樣的。
Huguette 在某天半夜突然醒來後便再也睡不著了,想著去廚房喝口水會比較好入眠,結果起床要去廚房,卻發現自己在家裡面迷路,竟然走不到每天都會去的廚房。原本以為只是自己在做夢,往會退回了房間,結果隔天開車出門因為不確定在哪個路口出圓環,結果就車禍了。送往醫院檢查後是位於大腦皮質的右側頂葉中風,導致她看不到左側的空間。
實際上,她的雙眼仍舊能看見東西,只是這種「注意盲」讓她沒有辦法看到左側的東西,連帶影響她的畫作——畫中的人少了左眼左臂。對於一個藝術家而言,這件事情讓她難以忍受,醫師請她做些照本宣科的簡單練習時她斷然拒絕。這種反應正是執行長、藝術家等等高功能型病人有的典型反應——當被迫執行遠低於其正常能力的矯治任務時,通常都不想接受。
「倘若你對藝術還有要繼續,我們才會幫你。」作者作為幫助病患治療的學者,就只留下了這樣的話。經過一段時間後,Huguette 知道自己終生都在做這件事,仍舊熱愛,最後還是屈服接受治療。
作者出給她作業,利用大腦完好的部分畫圖,一點一滴勾勒出左邊的部分,好幾個月的時間她每天都在做些基本的練習,後來漸漸地愈畫愈好。除了對於藝術的熱愛以外,作者還發現請她畫孫子的照片時,左半部會比畫一般人更好,這種正向連結牽動情緒,活化了負責管理情緒和記憶的邊緣系統 limbic system,漸漸能使用右側頂葉。一開始物品還會帶有鋸齒狀,後來漸漸能夠勾勒出物品的邊緣,畫面漸漸完整,心智畫布開展。
中風康復後,她的不安全感消失,畫風變得更自由隨性。
我幾乎覺得,這次中風讓我變得更自由了。
上面的故事其實是要說明神經可塑性的存在,就連 71 歲被視為老人家的人也可以。1992 年 Richard J. Davidson 闡述其為「重複性的經驗可以重塑大腦結構」,與這種偏向行為主義的神經可塑性看法不同,作者認為認知主義中的正向連結也有其必要性,對於一件事物的熱愛、對於他人的熱愛也是促成神經改變的重要推手。對於孫兒的喜愛作者也認為是 Huguette 恢復的關鍵。
鏡像神經元
共通點通常是人們相互吸引的一大指標。研究顯示,當兩人相互模仿時,會更受對方吸引(但是模仿別人講話會遭對方厭惡OwO)。作者試圖用鏡像神經元去解釋,因為鏡像神經元能夠讓生物理解別人的意圖,在腦內產生類似的反應。例如我們看見別人打球時,腦內會活化類似於自己打球時的反應就是一種。而人們也傾向愛上與自己相似的人種。
激素
愛除了影響神經以外也會影響激素的分泌。作者的實驗結果顯示,人們經常受到與自己外表類似、味道不同的人所吸引,此外當下的心理狀態像是吊橋效應或者是生理狀態如是否吃飽喝足也會。當人們墜入愛河時,中腦內的腹側被蓋區會分泌多巴胺到報償迴路、引發緊張的正腎上腺素升高、負責控制食慾和焦慮思維的血張力清素會下降、提升人際間關係的催產素增加。
孤獨與獨身
作者的丈夫 John 是做孤獨有害的研究。書中並沒有花太多篇幅去解釋但我想強調一下。孤獨是相當致命的。它的狀態是無法與他人感受到連結,而在這個狀態下,人會因此更渴望與他人產生連結。然而在反覆嘗試卻都失敗的情況下,將跌入更加負向的漩渦,進而激發求死的念頭。
獨身與孤獨不同。獨身是一個人的狀態,但不渴望或要求與他人產生連結,與能否感受到他人的連結無關。這樣的差別取決於獨身的心態是自主決定的,對生命擁有控制權,甚至許多人還覺得獨身超棒的。
我認為(但我也沒有實質證據,這是我綜合閱讀的推論)現代社會傾向使用網路,確實造成了孤獨,因為實體見面相比於虛擬見面,雙方為彼此的存在提供了更多的生物訊息,氣味、語調、說話習慣、身形的厚度、舉手投足之間,這樣子的生物訊息量是更有助於我們建立社會連結的。而足夠的生物資訊量可以讓我們的心理產生與對方的連結。
但是現代社會就是長成這樣,我們生活、工作就是如此,必須接受才能融入都市生活。
所以心態還是很重要。如果當你覺得孤獨,我希望你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為什麼一定要與他人連結,因為連結他人這件事情本身是不可控的,孤獨的人應該要做的,是連結自己,試著一個人自己規劃行程,陪陪你自己,這是絕對可控的。當你覺得與你自己相處很自在之後,再去與別人相處,合則來不合則散,接受一切,這樣才能維持健康且長期良好的心態。
過度期待
過度期待也是容易造成負向社交的可能。例如我們當拿到小費,即便是小小的金額也會開心,但該拿的錢少一點就會非常生氣,這是因為相對於預期目標比較出來的結果。
面對這種問題我認為第一個是要將事情與情緒分開,這點在《我可能錯了》中提過,第二個是要反問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期待,通常這樣的心理預設是基於社會相互幫助的原則,例如我幫你你就應該幫我。
既然如此,如果你有面對到這種問題,你可以試著把你的想法直接跟對方說,希望對方怎麼改進。如果對方不改進,你折磨自己又是何苦,改變自己的想法不折磨自己(返回去折磨對方XD)不是更好嗎?又,你的付出就是付出了,不要太過期待有回報,這樣當你有回報時才會感到驚喜。在這方面調整自己的心態是能夠建立健康思維的做法。
反芻悲傷
作者在丈夫死後,不斷反芻著丈夫離世的痛苦,哭喊著沒有辦法走出來,沒有辦法做任何事。最後在別人的帶領下,養成了新的跑步習慣後,每次只要想到丈夫就去跑步,轉換心裡面的想法。跑久了就想通了。回到最前面肯尼說的那句,人們都需要沈溺於某個東西中,在戀愛的時候沈溺其中,在失戀的時候沈溺其中。如果不想在裡面了,那就找別的事物去沈溺吧!
我個人讀完整本書,想法是整體的解釋論點太過牽強,尤其是在正向社交,很多推論並不完善,不管是在鏡像神經元、神經可塑性上,並沒有提出與正向社交的具有足夠強烈連結的觀點或者在某些條件下的因果關係,會不明白提這些點的理由為何。反而是在讀自傳方面,個人感受比較多,當成逸聞趣事看看這本書是比較好的。
但是就個人經驗與看過的其他書而言,不免說正向的社交連結有助於心理健康,而好的心理健康狀態能夠使我們活得更好,包含更有活力、學習力更強、治癒力更好等等,這些都在各類書中有所提及。負向的社交連結理所當然就是相反。而愛情相較於其他的感情,通常都更為濃烈,墜入愛河當下是相當強烈的正向連結狀態,然而失戀時也會變成相當強烈的負向狀態。
但與作者不同的是,我不想一直鼓吹「愛情中的美好與正能量」,而是愛情本就有高潮也有低谷,擁抱相處過程的混亂與不確定性,這才是我們真正感受活著的目的。
而在撰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相信對於作者來說是趟檢視自我之旅。作者於後記時寫道,「寫下來」這件事本身並不是單純寫下來,而是在寫下來之後,能更加清楚明白愛人離開的傷痛,並接受這個現實,自我療癒的過程是更多的。我想未來我們失戀的時候,或許會哭得很傷心,但是當你走出來以後,不妨也寫下你們的這段經歷,將回憶好好珍藏,不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又折磨起自己的內心,也能夠永久將它最美的樣子雋刻在心中。
在一個人離開以後,唯有記憶著他,他才算活著,無時無刻活在心裡。
在發佈以前,剛好在 YT 上看到有關於親密關係的影片,是劉海平女士在一席的演講。聽著她的言論,我覺得恰恰連結了這本書與當代人類社會的現狀。在親密關係裡頭,社會學是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如同早期女性結婚可能是當時的女性過三十歲未婚就顯老了,但在當今貧富差距過大的社會中,單身自由女性反而變成了新穎的時尚潮流。人們會進入親密關係與社會文化大有關係,所以本書作者的自傳再怎麼歌頌愛情,終究是她個人的故事罷了。
但我在這篇仍舊想強調:「所以看這本書,之於我個人呢?我所身處的社會呢?」
現在的社會越來越重視量化及消費主義,愛情也是。在幾十年前 PUA 的盛行期間,男生把一夜情的數量當成了績效指標,好似達到千人斬就可以吹噓自己的身價多好,但這真的是我們生物本能所追求的嗎?到頭來只是空虛一場。
而我也贊同在西方的伴侶關係治療裡頭,多半是講些廢話,例如溝通技巧等等,但往往伴侶會發生問題並非只是講話層面,更多是在價值觀層面。簡言之,例如現代雙薪家庭中,女性認為男性也應該分擔家務,男性認為他自己不用,這不是改變溝通方法就好,而是至少要把對方的價值觀打掉重練,不然雙方的問題芥蒂會永遠存在。
我認為,戀愛終究還是會回到本質上人與人的相處,只是戀愛是更加緊密而讓人盲目。在親密關係裡頭,我們學習的是認識自己、如何與他人近距離相處、知道界線在哪裡,甚至在不同的價值觀下,為了維持現在的和平,彼此願意讓步到哪裡?擁抱放出自己、與他者碰撞的不確定性而因此認識自己,這或許才是我們在愛情裡面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