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的東西,你走開!不要碰!」孩子生氣的大喊著。
「吼!為什麼畫不好?我不要畫了啦!」孩子把圖畫紙揉成一團,丟到一旁。
「你笑什麼!?」孩子狠狠地瞪著正在愉快聊天的同學。
「你弄到我了!跟我道歉!而且我不會原諒你!」孩子的腳被同學踢到,但也是因為孩子躺在地上的緣故。
從2歲到10歲,我們觀察到有愈來愈多的「小刺蝟」,很容易因為別人的語言、肢體、動作、表情,然後繃緊自己的身體、武裝自己的情緒、尖銳自己的人際,認定別人就是針對他、欺負他、攻擊他,儘管別人往往沒有這樣的意思。
而「小刺蝟」也很容易懷疑自己、否定自己、沒有自信心,但又因為不想顯露出脆弱的面向,只好又豎起身體的、語言的、情緒的刺,將一切的責任推給外在的人事物。
每次接觸到如同小刺蝟般的孩子時,總是讓我們感到心疼,因為長期的負向循環,這樣的孩子不但無法悅納自己、信任別人,在情緒、人際與學習三個層面上也會呈現負面的發展。
坊間普遍的做法,是試圖拔掉小刺蝟身上的刺,卻往往春風吹又生;或是用更強大的力量讓小刺蝟感受痛苦,卻造成更加地退縮與無能。而這樣的做法,也都只能治標,無法治本。
對多數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生活型態源自於自己的生命經驗,因此我們很容易發現,小刺蝟的附近,往往有隻大刺蝟、甚至超過一隻。
這隻大刺蝟有可能是爸爸媽媽、有可能是阿公阿媽、有可能是叔叔阿姨、甚至也有可能是鄰居朋友。
而孩子從小的語言、肢體、動作、表情,很容易讓大刺蝟豎起身上的刺,偏偏孩子一開始不知道保護自己,甚至主要照顧者也不知道該保護孩子,而讓孩子被刺得遍體鱗傷。
一部份的孩子,就像是傷痕纍纍的破布娃娃;而另一部份的孩子,就「進化」成了一隻隻的小刺蝟。
最妙的狀況,莫過於大刺蝟不解地問著小刺蝟:「你為什麼那麼多刺?那麼愛生氣?那麼愛計較?那麼沒自信?」
若真的要協助小刺蝟脫胎換骨,變回孩子的原貌,就不能只單看孩子,而必須將週遭的人一起納入協力。
第一步當然是找到那隻大刺蝟,如果大刺蝟是遠親,那就先減少互動的頻率;如果大刺蝟就是主要照顧者,就必須先調整這隻大刺蝟的習性了。
我們建議每個大人(尤其是主要照顧者)都要有自己的「自主時間」,用來幫自己放鬆身心、充電增能;然後要有自己的「靜心時間」,用來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原則、界線等。
最關鍵的,是要有自己的「冷靜角」,建議要在家中的公用區域(如:客廳),佈置個小沙發或懶骨頭、放幾本雜誌、最好再有台音響,當自己的負面情緒湧現時,就可以告知孩子後,前往冷靜角調整自己的負面情緒。
許多家庭規劃了大人的冷靜角後,孩子也要求要有自己的冷靜角,自己佈置愛看的繪本和愛吃的零食。
當負面情緒不再讓自己渾身是刺之後(孩子身旁的大刺蝟消失了),第二步就需要營造一個「無條件的愛」的環境,先接納孩子的現狀,持續給予孩子正向的鼓勵與肯定。
是的,就算是一隻小刺蝟,還是有值得鼓勵與肯定的地方!父母要做的,就是找出來,然後回饋給孩子。
如果孩子還有參加其他的團體,像是上學或參與其他課程,就需要尋求老師和同學的共同協力,給予孩子更多的包容與空間,而不是訕笑與嘲諷。
當大人覺得孩子怎麼那麼愛生氣、愛計較、沒自信時,試著尋找看看,自己或孩子週遭有沒有大刺蝟存在著?改變那隻大刺蝟、然後改變尖銳的環境,改以愛和鼓勵、接納和包容,很快地大人就會發現,小刺蝟不見了,回到那個最單純、最快樂、願意悅納自己、也願意為團體提供貢獻的孩子回來了!
而這本是孩子的原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