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館的廣播響起,告訴所有的爸爸媽媽和孩子們:遊戲時間到了,要收拾玩具準備離場囉!
「媽媽,我想再玩一下,再一下下就好啦!」孩子撒嬌著說。
「好啦好啦!就只能一下下喔!」媽媽無奈地回應。
場內的孩子愈來愈少,媽媽嚐試著問孩子:「其他人都離開了,我們也要收玩具啦!」
「不要啦!我還要再玩一下!」孩子的口氣中帶著不悅。
或許是不想自找麻煩,媽媽沒再多說話,直到工作人員前來提醒。
「好了!工作人員都說要離開了!趕快收玩具走了!」媽媽扳起臉孔命令孩子。
「我不要離開啦!我還要玩啦!哇哇哇!!」孩子大哭耍賴,甚至躺在地上揮舞著手腳。
「你再這樣,我下次不要帶你來了!」「再這樣,工作人員要生氣囉!」「你再哭,我就不理你了!」「你留在這裡,我要走了!」「我要去買冰淇淋囉!你要不要來呀?」⋯⋯
類似的場景,在公園、餐廳、遊樂場、百貨公司、賣場⋯⋯屢見不鮮。
父母往往都認為,自己是多麼的尊重孩子、滿足孩子、體諒孩子,都帶孩子出門玩了、都花時間陪在孩子旁邊了、都讓孩子再玩一下下了,怎麼孩子說話不算話、不守信用、情緒管理那麼差、不懂得看時間?
面對孩子這樣的行為,父母希望尋求一個「對策」:對付孩子的計策,所以威脅孩子、拉別人下水(工作人員和老闆往往很無辜)、假裝要遺棄孩子、或用物質吸引利誘,花招百出。但很快地就會發現,以上任何對策,或許只能短暫有效,過沒多久孩子又來一次時,同樣的對策就失效了。
其實,孩子會展現這樣的行為並不是故意的,孩子只是在反映:「我的時間常規一團混亂,而且爸爸媽媽不值得被我信賴!」
「蛤?!」「什麼?!」父母們張大了嘴,不可置信的看著我。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日常生活穩定的「時間常規」建立是首要工作。我們談的常規,並不是為了滿足大人的期望、或是讓大人愉悅而來限制孩子的規定。我們談的常規,是在「符合孩子發展的前提下,讓家庭生活更加順暢而共同制訂執行的事項」。
而長期的觀察,常規的建立又以「時間常規」最為優先,從孩子出生後,父母就要跟隨著孩子的發展,調整情境、規劃環境、提供資源,讓孩子逐步建立時間的作息流程。
回想當年我當全職奶爸,面對一個三歲、一個一歲的孩子,就先以一小時做為單位,和孩子建立了時間的常規:
0700-0800 起床、和媽媽說再見、自由遊戲
0800-0900 洗臉刷牙、吃早餐
0900-1200 出門玩
1200-1300 午餐
1300-1400 親子遊戲、唸故事書
1400-1600 孩子睡午覺、我做家事或寫部落格
1600-1700 親子遊戲、唸故事書、和媽媽打招呼(媽媽下班了!我也下班了!)
1700-1800 母子遊戲、我張羅晚餐
1800-1900 晚餐
1900-2000 母子遊戲、洗澡(也是遊戲的一環)
2000-2100 睡前儀式、準備睡覺
早上七點起床、晚上八點睡覺,對夜貓子的我來說,是一種很不可思議的生活,但從各種文章與研究當中,我瞭解早睡早起才是符合孩子發展的生活作息。(當然過程中我們也曾被孩子問過:為什麼小孩八點要睡覺?而大人不用?這就要另闢文章再來談了)
隨著一天一天的生活,孩子的生理時鐘也被建立了,當時的他們雖然不太會看時鐘,但差不多九點時,就會來問我可以出門玩了嗎?晚間和媽媽互動的流程,從晚餐、遊戲、洗澡到睡覺,母子之間也摸索出了一些既訂的步驟,因此得以順暢的完成。
而在出門玩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孩子很有興趣、很投入享受的情況,此時適時的彈性是大人必須主動安排的,例如自己原訂12點要離開公園,但孩子和其他人玩得正愉快,可以主動的增加10~15分鐘。
但重要的來了,當父母訂下了「時間的底線」之後,就必須要溫和而堅定的徹底執行!
例如我決定12:15要離開公園,在5分鐘前,我會走到孩子面前(千萬不要隔空喊話),蹲下來看著孩子,告訴孩子還有5分鐘要離開,請孩子把握最後的遊戲時間。
5分鐘到了,一樣再次走到孩子面前(一樣千萬不要隔空喊話),蹲下來看著孩子,告訴孩子我們要離開了。
因為平常的時間常規是穩定的,孩子也知道每天都有充足的遊戲時間,因此多數的時候孩子都是愉悅的和我一起離開公園,或是約定明天還要再來同樣的地點玩。
但偶爾孩子還是會出現「我想再玩一下下」的反應,搭配著水汪汪的大眼、無辜拜託的神情,此時我們必須深刻地明瞭,如果我們答應孩子此刻的要求,就是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說的話都只是隨便說說的啦!你不用太相信我們喔!」
親子關係之間的信任感,就只因為答應孩子「再一下下」的請求而蕩然無存。
「有那麼嚴重嗎?」很多父母大吃一驚。
因為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今天會答應孩子再一下下、明天也會、後天也會,然後等到我們認真的要孩子「現在立刻馬上」離開時,孩子早就習慣用各種方式拖延了(反正以前父母只是隨便說說),最後的結局,不是孩子哭、就是父母氣,兩敗俱傷。
因此面對孩子「再一下下就好」,我會有以下的三部曲:
(這是在孩子信賴父母的前提下喔!如果過去有言而無信的記錄,例如答應孩子明天要去哪裡玩,後來卻反悔的話,孩子就不會相信我們的話了)
如果孩子選擇用各種情緒工具:哭、鬧、打滾、發脾氣的話,我們可以視自己的時間與體力而定,若時間、體力許可,外在環境也沒有太多干擾時,可以靜靜陪伴孩子把情緒工具用完後,一樣溫和而堅定的同理、說明常規、給予選擇的空間。
如果時間、體力、外在環境不允許,那麼就只能給予孩子有限的選擇,例如:「我們現在必須要離開了,你要自己走?還是爸爸牽你的手走?」
孩子許多惱人的行為,其實是在大人錯誤的對待下而逐漸形成的,此時若大人只責怪孩子為什麼不乖?為什麼那麼壞?不但於事無補,更會讓親子關係的裂痕加深。
倒不如回頭修正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從每天生活的時間常規建立起,陪伴孩子一起去落實,然後面對孩子的「再一下下」,採取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執行時間的常規,讓孩子學會感受時間、同時提升對父母的信賴,孩子就會明白父母是會滿足他的發展需求、而且是說話算話的。
當孩子可以信賴父母時,孩子就會安心;當孩子安心了,而很多的惱人行為也就自然減少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