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爸的幸福教養】從壓歲錢開始建立長期財務計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壓歲錢,應該是每個孩子過年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吧!

但要先叮嚀現代的父母,孩子所身處的時代,已經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不能用「呼嚨」的方式對待囉!

如果壓歲錢屬於孩子,就明白地跟孩子說,然後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和孩子進行長期的財務計畫。

如果壓歲錢不屬於孩子、或部分不屬於孩子,記得要在過年前就和孩子說明,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苦衷」。

千萬別跟孩子說「幫你存起來」,然後過一陣子孩子問父母:「我的壓歲錢呢?」父母又支吾其詞。一定要「說話算話」,別為了壓歲錢賠上了親子之間的信任感。

金錢的意義

對孩子來說,金錢除了收入、儲蓄、消費、捐贈之外,還多了一層教育的意義。

我們認為讓孩子從三歲開始接觸「真正的」金錢,並且在過程中建立父母和孩子對於金錢價值觀的「共識」,絕對是現代家庭要列為必修的課題之一。

而壓歲錢和零用錢,雖然都是「錢」,但兩者的來源和目標卻很不相同。

零用錢是基於父母工作賺錢,將多餘的、或規畫預算與孩子「分享」,以每週固定金額的方式讓孩子領取。適合用於平時的消費,或固定比例的儲蓄和捐贈之用。

而壓歲錢則是長輩、親朋好友之間,帶有祝福涵意的禮物,通常來說累積的金額是很高的。

也因為壓歲錢是一年一次、金額又很高,很適合帶領孩子進行一年的財務計畫。別錯失了這次機會,而讓孩子一次「揮霍殆盡」呀。

四個面向與孩子好好「談錢」

以我們家和孩子的長期財務計畫,大致會分為:旅行、玩具/工具、學習、金錢價值觀四個面向。

一、旅行

每年我們大約都有二~三次的家庭旅行安排,過程中孩子會有購買紀念品、或是額外餐點的需求,或是部分由孩子安排的行程,都會有額外較大筆的支出。

除了可以和孩子討論年度家庭旅行計畫之外,也可以帶孩子規畫相關的預算,從壓歲錢當中提撥一定比例做為旅行基金使用。

二、玩具/工具

隨著孩子愈大,對於玩具的選擇也就愈多,我們不鼓勵父母把孩子玩具的需求無限膨脹,而是和孩子共同討論他的興趣和能力,選擇孩子喜歡、也適合的玩具。

例如:近幾年臺灣本土出版、或是從國外引進的很多款桌上遊戲,價錢不是零用錢可以支付的,因此可以從壓歲錢當中提撥一年採買玩具的金額,分不同的月分或季節添購新的玩具。

(2024年補充「工具」,例如孩子的某項興趣,需要進行較高額度的採購,就可以列入壓歲錢的面向。舉例:粉圓想要學電吉他,就可以從壓歲錢提撥金額。)

三、學習

對三~七歲左右的孩子,能夠實際看到錢、數到錢,他們才有感覺。

七歲之後,則可以帶孩子到銀行或郵局開立帳戶,讓孩子自行完成存款的過程,之後若有提款的需要,也可以帶孩子體驗提款機和臨櫃提款。

從小就有存款、提款的經驗,孩子知道錢的流動過程,就不會再誤以為只要去提款機插卡就有錢跑出來了。

四、金錢價值觀

除了金融方面的學習之外,金錢價值觀的教育和學習更為重要。

有的孩子會去比較親朋好友包的紅包金額,甚至影響自己對於他人的喜好程度;有的孩子則會和手足同儕比較誰的壓歲錢比較多,比別人多就沾沾自喜,比別人少就黯然神傷;有的孩子拿到壓歲錢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一次將它花完;有的孩子則是一毛都捨不得動用……

從孩子的行為,可以觀察到孩子「當下的價值觀」,如果和家庭的金錢價值觀有所衝突,則需要召開家庭會議和孩子進行討論和溝通。

當然,家長也可以藉由過年,來釐清自己的金錢價值觀,說不定最愛與別人相比較的,正是家長本身呢!

一年一次的過年、一年一度的壓歲錢,正是父母和孩子「談錢」的最好時機,掌握以上要領,讓孩子從小擁有健全的金錢價值觀吧!


本文摘自麥田/趙介亭《綠豆粉圓爸遇見阿德勒的九堂教養課》

avatar-img
36會員
142內容數
可能幸福學院|非學校・親子團・幸福家|學習幸福的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可能幸福學院 的其他內容
事實上,掃描和提醒卻造成了反效果,大人愈是提醒、孩子愈是不在意;然後又進入負面循環,因為孩子不在意,父母就更加提醒;因為父母的一再提醒,孩子就更不在意。
如果孩子從小玩的不夠,這樣的孩子在情緒上容易起伏、人際上容易有衝突、學習上更是容易自行中斷。也因為玩的內在趨力太強了,隨著孩子愈來愈大,如果大人還是沒有及時讓孩子大量增加玩的時間、空間、玩伴、內容,那麼孩子就會開始在情緒、人際、學習這三個面向「玩」起來了。
對多數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生活型態源自於自己的生命經驗,因此我們很容易發現,小刺蝟的附近,往往有隻大刺蝟、甚至超過一隻。這隻大刺蝟有可能是爸爸媽媽、有可能是阿公阿媽、有可能是叔叔阿姨、甚至也有可能是鄰居朋友。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體,都有他獨特的發展速度。就像小白菜苗,有的長得快、有的長得慢一樣。如果環境、空間、機會、資源都具備,最後每顆小白菜苗,都能夠長成一顆小白菜。即使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美、有的坑坑洞洞,但都是一顆小白菜。
名字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對大人也是),因為名字跟著孩子一輩子,如果從小就讓孩子把名字跟不安、難過、緊張的感覺聯結在一起,那麼未來孩子只要聽到自己的名字,就會莫名的不安、難過和緊張了起來,最後會討厭自己的名字,甚至討厭自己。
外爍的獎勵,讓孩子為了「獎勵」而努力,而不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著。而「獎勵」往往是由「具有權力者(如老師或父母)」所決定給誰、給多少,因此我們看到許多孩子,學會討好、學會撒嬌,只為了獲得「權力者」的青睞,給予獎勵。
事實上,掃描和提醒卻造成了反效果,大人愈是提醒、孩子愈是不在意;然後又進入負面循環,因為孩子不在意,父母就更加提醒;因為父母的一再提醒,孩子就更不在意。
如果孩子從小玩的不夠,這樣的孩子在情緒上容易起伏、人際上容易有衝突、學習上更是容易自行中斷。也因為玩的內在趨力太強了,隨著孩子愈來愈大,如果大人還是沒有及時讓孩子大量增加玩的時間、空間、玩伴、內容,那麼孩子就會開始在情緒、人際、學習這三個面向「玩」起來了。
對多數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生活型態源自於自己的生命經驗,因此我們很容易發現,小刺蝟的附近,往往有隻大刺蝟、甚至超過一隻。這隻大刺蝟有可能是爸爸媽媽、有可能是阿公阿媽、有可能是叔叔阿姨、甚至也有可能是鄰居朋友。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體,都有他獨特的發展速度。就像小白菜苗,有的長得快、有的長得慢一樣。如果環境、空間、機會、資源都具備,最後每顆小白菜苗,都能夠長成一顆小白菜。即使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美、有的坑坑洞洞,但都是一顆小白菜。
名字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對大人也是),因為名字跟著孩子一輩子,如果從小就讓孩子把名字跟不安、難過、緊張的感覺聯結在一起,那麼未來孩子只要聽到自己的名字,就會莫名的不安、難過和緊張了起來,最後會討厭自己的名字,甚至討厭自己。
外爍的獎勵,讓孩子為了「獎勵」而努力,而不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著。而「獎勵」往往是由「具有權力者(如老師或父母)」所決定給誰、給多少,因此我們看到許多孩子,學會討好、學會撒嬌,只為了獲得「權力者」的青睞,給予獎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因為它並沒有標準答案,不但牽涉到不同家庭的價值觀,還需要判斷是孩子的真實需求或是權力欲望,以及親子關係是否達到「自由且承擔責任、平等且互相尊重」。
Thumbnail
隨著社會氛圍愈來愈強調自由與平等,一代比一代的孩子更「有種」了,孩子不再「打到會怕、罵到不敢」,而是「愈打愈欠打、愈罵愈討罵」!
Thumbnail
當孩子有積極的事務可以幫忙時,既不會無聊、又能展現能力與價值,自然就不需要呈現不良行為,而大人也就不用再烙下威脅的話語了,親子關係的正向循環,或許就從超市採買這裡展開囉!
Thumbnail
使用「我訊息」時,可以明顯地感覺到自己沒那麼生氣了(因為使的是上層腦而非下層腦),對方也因為不是充滿指責的「你訊息」,可以放下對立和故意,真正的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面對自己的行為。
Thumbnail
時間常規,愈早建立愈好,從孩子出生之後,就要從孩子的反應和需求,同時納入自己的作息考量,建立親子的時間常規。
Thumbnail
孩子小時候,全家去旅行,到了當地會買伴手禮送人是重要的小插曲,有時候會和孩子討論,買什麼會比較恰當。孩子逐漸長大,從校外教學、畢業旅行到單飛自助旅遊,經濟自主權增加,開始被影響,買了當地的物產。當孩子回家後,展示送給我的心意,同時會分享他帶回來伴手禮是想到了家人或朋友可能喜歡的原因
Thumbnail
夏天消暑,芒果雖好,但吃多了容易上火。所以番茄和綠豆冰搭起來最舒服,二個味道不會打架。
Thumbnail
瑞塔塔昨天突然很想吃綠豆湯,於是熊先生去雜貨店幫我買了一袋回來。 學煮綠豆是上大學前,阿母擔心完全没廚藝又懶的瑞塔塔,會老是吃泡麵或玉米罐頭,於是手把手教了我,用電鍋煮稀飯和綠豆湯,還買了個小電鍋給我。 不過太久沒煮了,都忘光了,熊先生用湯匙攪著綠豆湯時跟我說:「這聲音聽起來就很硬」,吃完之後還
Thumbnail
專科二年級的時候,跟一票同學去秋菊園露營, 一行男男女女共13人,為期二天一夜。 第一天剛到的時候,我們還在整理露營的場地, 大家開始找晚上營火要用的木柴。 這時隔壁營區裡也有一票男生,場地已經整理好了, 正在準備生火煮飯。 同學中有一個女的,在學校也算風雲人物, 長的有幾分姿色,追求者應該不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因為它並沒有標準答案,不但牽涉到不同家庭的價值觀,還需要判斷是孩子的真實需求或是權力欲望,以及親子關係是否達到「自由且承擔責任、平等且互相尊重」。
Thumbnail
隨著社會氛圍愈來愈強調自由與平等,一代比一代的孩子更「有種」了,孩子不再「打到會怕、罵到不敢」,而是「愈打愈欠打、愈罵愈討罵」!
Thumbnail
當孩子有積極的事務可以幫忙時,既不會無聊、又能展現能力與價值,自然就不需要呈現不良行為,而大人也就不用再烙下威脅的話語了,親子關係的正向循環,或許就從超市採買這裡展開囉!
Thumbnail
使用「我訊息」時,可以明顯地感覺到自己沒那麼生氣了(因為使的是上層腦而非下層腦),對方也因為不是充滿指責的「你訊息」,可以放下對立和故意,真正的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面對自己的行為。
Thumbnail
時間常規,愈早建立愈好,從孩子出生之後,就要從孩子的反應和需求,同時納入自己的作息考量,建立親子的時間常規。
Thumbnail
孩子小時候,全家去旅行,到了當地會買伴手禮送人是重要的小插曲,有時候會和孩子討論,買什麼會比較恰當。孩子逐漸長大,從校外教學、畢業旅行到單飛自助旅遊,經濟自主權增加,開始被影響,買了當地的物產。當孩子回家後,展示送給我的心意,同時會分享他帶回來伴手禮是想到了家人或朋友可能喜歡的原因
Thumbnail
夏天消暑,芒果雖好,但吃多了容易上火。所以番茄和綠豆冰搭起來最舒服,二個味道不會打架。
Thumbnail
瑞塔塔昨天突然很想吃綠豆湯,於是熊先生去雜貨店幫我買了一袋回來。 學煮綠豆是上大學前,阿母擔心完全没廚藝又懶的瑞塔塔,會老是吃泡麵或玉米罐頭,於是手把手教了我,用電鍋煮稀飯和綠豆湯,還買了個小電鍋給我。 不過太久沒煮了,都忘光了,熊先生用湯匙攪著綠豆湯時跟我說:「這聲音聽起來就很硬」,吃完之後還
Thumbnail
專科二年級的時候,跟一票同學去秋菊園露營, 一行男男女女共13人,為期二天一夜。 第一天剛到的時候,我們還在整理露營的場地, 大家開始找晚上營火要用的木柴。 這時隔壁營區裡也有一票男生,場地已經整理好了, 正在準備生火煮飯。 同學中有一個女的,在學校也算風雲人物, 長的有幾分姿色,追求者應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