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而言,精神層面的滿足與物質層面的滿足哪一種比較重要?
如果你覺得,你更在乎的是精神層面,那麼我想問的事情是,人們是如何得到那些滿足的?黑膠唱片是精神上的滿足還是物質上的滿足?欣賞歌劇是精神上的滿足還是物質上的滿足?紅酒、畫廊、時尚、極簡主義……,從人的實際處境看來,或許這兩者其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不一樣!」也許你會說。對你而言,那些消費品並不是最終的目標,它們的確需要透過金錢來換取,但那不是我們的問題,是時代的問題、是社會、是世界的問題。我們去接觸那些外在的表現,是為了通達真正、深邃的藝術之核心。
與此相對的,譬如說昂貴的名牌飾品、名車與高科技奢侈品,它們難道僅僅是物質嗎?不,它們也乘載了許多、甚至更多的人造意義。那裡面的「價值」或許比所謂「純粹的」色彩和空氣振動來得更加人文主義。當問到為什麼LV、香奈兒、保時捷、藍寶堅尼是昂貴的?人們的答案不會是「因為它們用料實在」,而是它們的歷史、它們在時代裡被創造出的意義。
所謂的品味與鑑賞力,雖然不是「錢就能買到」,卻也是「沒有錢就買不到」的。我們相信,從書本、網路,就已經可以讓我們得到許多知識性與精神性的滋養,但一方面,我們許多人梅有機會親身親眼體驗那些給予人們震撼的奇觀,譬如金字塔、譬如尼加拉瓜大瀑布、譬如羅浮宮內的館藏;同時,有些人沒有機會接受教育、沒有可供上網的設備與知識基礎、甚至,沒有讓他們得以健康成長的糧食與和平。
一定程度上,我們確實可以透過區分,去釐清自己更重視的是哪一種領域、哪一類價值。當資源有限時,我們希望自己聽更好聽的音樂、還是住更大的房子。我們願意付出什麼來換取什麼、願意如何地割捨與退讓、如何評判自己以及他人的生活和理想。
但它們同時也是具有誤導性的。它們將財富的擁有者區分為「現代貴族」與「暴發戶」,將中產階級區分為「浪漫的波希米亞人」和「庸俗社畜」。但只要我們直面真實的社會,我們看到的是,許多人並未「選擇」比較差的精神生活,而是,無論從實踐上還是從定義上,他們的生活方式就首先被給定為是較差的。
為什麼抽卡手遊在亞洲流行、「你剛剛攻擊我的村莊?」的《Coin Master》會在美國流行?為什麼短影音會在全世界流行?以及智慧型手機還不普及時,國中生們課堂上偷看的量產小說、用著重複和簡單單詞作煽動性演講的川普和世界各地的其他民粹主義候選人……,它們的成功都極大程度地建立於它們的--無論是觸及還是理解的--門檻更低。
從美學上的、智識上的或甚至是道德上的角度,我們會去說這些作品和名人「不夠好」。但就像我們都已經看到,「反政治正確者」在幾年內愈來愈充滿力量地對幾十年來逐漸改變的世界做出反擊。這說明了,我們所相信的「美學」、「進步」、「品味」、「普世價值」,無論其能不能恰當地被稱之為階級的產物,都終究地關聯到了一種會被擁有「普羅大眾」自我認同的人牴觸的意識形態上。
這種歸因在邏輯上或智識上可能有著明顯瑕疵,但它確實被落實成某種社會現狀。去要求某個人擁有更好的,無論在美學上還是道德上的「品味」都是一定意義下強人所難的。因為終究而言,我們雖是個體,卻是無可避免地活在我們所處社會中的個體。
如果要說什麼事情是能做的,那便是去讓我們所相信的好的價值能夠被更加普及地推送到所有人的面前。與那些最刺激情緒與感官的、短促而簡單的內容相比,那些我們相信其好的價值不見得有足夠的立即吸引力,但人總有沉澱下來的機會與生命時刻。當那些時刻到來,至少我們得將「選擇的可能性」放進盡可能多的人眼中。
到粉絲專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