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斯拉電動車創辦人馬斯克的傳記問世後,引起了一波大家討論的風潮,除了想在傳記中尋找馬斯克成功的秘訣之外,更大部分是想要了解這位傳奇人物的成長故事。因為成功經驗難以被複製,但增長見聞卻一定是可以做到的。而在講述到馬斯克在製作火箭時成本要降低,把一些原本要由第三方廠商製作的零件轉由自己公司來生產,才能增加營收;在生產電動車時,也是採取減少零件之使用,而且又能達到相同效果之作法,並且想辦法搭建第三條生產線,以加速電動車的生產數,而能達到一定規模的產量而讓公司能夠獲利。
換言之,馬斯克並不是用了什麼神秘且超級先進的科學技術來讓公司獲利,而是除了看對時代趨勢而投入後,先來想盡辦法去節省成本來打造公司的產品,這樣才會有市場競爭力。固然,過於節省成本且獨斷的作風會引起合夥人和員工不滿,產生另一波危機,但所帶來的陸續成功,表示他已站在不同的高度來看待事情。因此,未必能去複製馬斯克的雄才大略,打造另一個特斯拉帝國。但卻能從他節省成本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的日常支出,是否還有可以節約之處?大家都知道要開源節流的道理,而如果開源這件事並非完全操之在自己,那麼節流這件事卻是還有許多思考改進空間的。
月光認為,方向對了,行為舉止也就不會過於偏離軌道。例如在穿衣方面,除非是從事會與時尚或不斷更換造型相關的行業,衣服就準備固定件數就行,然後一段時間就汰換掉沒在穿或者破損的衣物。有人可能會說:何必過得那麼辛苦?是在過苦行僧的生活嗎?但之所以這樣做是有目的存在的,沒有那樣像苦行僧的感覺。像存股方程式的版主也是持續往存股目標在前進,但偶爾會抱怨,不能換新手機和新筆電,而小孩的開銷卻一直在支出,就正是因為有了想要達成的目標,所以就這些抱怨也只是過程的小插曲而已。
這跟減重的道理很像,看起來好像很多食物都不能吃很辛苦,但就是要維持那樣飲食習慣,才能慢慢把體重減下來。如果什麼都想吃一點,那體重也很難不隨之緩慢上升。所以,並不是說要過得多刻苦的節儉生活,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設定一個標準。例如平常日要穿的衣服就維持在15件還是20件,都是可以自己調配的範圍,不會是100件就行。換言之,就是維持一個生活態度,有餘裕的概念,沒有要花的一樣不會買單,就是多了一些選擇可能性。並不是說就可以閉著眼睛花錢,但卻可以去思考如果做出了新的選擇,結果會是如何?換言之,那並不會是一個終點,而會是另一個開始。
就像達到了標準體重之後,還是可以嘗試一下新的飲食組合,不會是一直維持同一套方式,這樣也會感到沒變化。減法生活,跟減重一樣,沒有買不會怎樣,其實自己不需要那麼多。在沒有預算的前提下,就是不買,可以當作不存在,沒看到就不會想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