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也可以好好的過日子 –『當家人失智時』書籍推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失智症這個疾病的治療已經20多年了, 這20多年來, 藥物研究不斷的推陳出新, 也不斷的遇到瓶頸。

非藥物治療便成為輔助病患安定情緒、行為的選擇之一, 行有餘力這樣的非藥物治療如果能夠加上延緩退化就更好了。

本書透過兩方面的切入來分析協助失智症的困擾行為, 主軸是失智症困擾行為的處理, 另一方面則加入芳療的技術, 緩解情緒困擾、 減輕焦慮和壓力和改善睡眠等等等。

你為什麼需要這本書?

1. 避免自己成為第二個病人

本書作者提到很重要的是「避免自己成為第二個病人」, 這也是我在醫院裡常常提醒照顧者的一句話。

不少專注在失智者照顧的家人們, 會在持續處理他們的困擾行為一陣子之後, 突然發現自己睡不著覺、腰酸背痛、情緒低落等問題。

在「失智症應對的策略思維」粉專中, 我經常用系統性的分析問題的產生與如何防止問題的再發去解決問題。 所以我們需要思考的是 :

「為何照顧者不容易發現自己也生病了?」

前一段內容所說的那些照顧者的症狀, 常是在一段長時間的壓力結束之後, 特別是這群是連自己都不顧, 盡心盡力的照顧者。

當沒有查覺到自己的狀況時, 就很不容易拿捏分寸, 這邊的分寸是指自己能夠承擔的壓力的邊界, 所以就會過度耗用自己的體力和心力, 讓自己處在恐怖平衡之下, 在壓力下是足以因應的這些照顧困擾, 同時也不至於產生身心問題。


raw-image


一旦照顧壓力排除後, 這些身體和心理的透支就反撲在自己身上, 也就會出現睡不好、吃不下、情緒差等的後座力。

所以作者也在書中提供大家能夠辨識和處理自身情緒的方法, 減輕壓力反撲的力量。


2. 因應周遭人的眼光和不精準的照顧策略會導致照顧者更辛苦

在失智症被診斷前和剛被診斷時, 照顧者經常會有不知所措的反應, 不知道要就診、 不知道要去看哪一科、 不知道要吃甚麼藥、 不知道要怎麼處理困擾行為、 不知道怎麼讓爸媽的認知能力不要往下掉…等 這時周邊的家人、 親友就會有很多「良善」的建議來到照顧者面前, 造成照顧者不容易選擇下一步該如何走!

也會有照顧者用習慣的方法照顧失智症的家人, 規定失智者吃的、喝的、 被迫要求多社交、 在生活中過度的幫助, 都常發生在照顧失智症的初期。 作者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減少這些問題的發生。


3、芳療可以協助你的失智照顧

也就是這本書與多數失智症照顧書籍最大的特色, 多數的書籍還是以醫療技術或行為調整做為解決困擾行為的方法。 而這本書卻有著非藥物介入的技術。

我的家人, 有一些免疫的問題, 常在半夜會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 而這些不舒服在平常不太會經常發生, 即使去醫院看診, 也無法找出問題來。 家中就有預備幾瓶佛手柑、乳香、迷迭香等精油來應急, 便可以舒緩當時的症狀。

在失智症病患身上, 可能半夜失眠, 可能情緒躁動不穩、憂鬱等, 這些困擾行為一再地發生, 沒辦法讓病患和照顧者好好過日子! 有時藥物也無法緩解這樣的行為, 家中預備一些芳療的精油, 也是可以調節病患的情緒, 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在這本書中, 不只有一般常見的困擾行為的處理方法, 也加上芳療協助舒緩問題行為的產生, 可以協助照顧者減少更多的壓力。

​​

如果對這本書想知道得更多,請點以下的書籍連結喔!

當家人失智時


訂閱【失智症應對的策略思維】,收到第一手照顧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師品牌孵化基地
147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2024/10/04
本文探討如何理解失智症患者的行為和反應,透過溫蒂·蜜雪兒的經歷,揭示失智者在情感、飲食、聽覺和視覺上的挑戰。在照顧失智症患者的過程中,尋找替代方法以面對困難的行為是至關重要的,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改善照護策略。
Thumbnail
2024/10/04
本文探討如何理解失智症患者的行為和反應,透過溫蒂·蜜雪兒的經歷,揭示失智者在情感、飲食、聽覺和視覺上的挑戰。在照顧失智症患者的過程中,尋找替代方法以面對困難的行為是至關重要的,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改善照護策略。
Thumbnail
2024/09/27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強調學習過程中應避免僅關注病症的表面。 對失智症的理解要多層次,照顧者和醫療人員需要具備對症狀與病程的全面評估能力,也要關注高齡者身體與心理上的互相影響。 最後,作者提供了策略幫助家屬與照顧者更有效地記錄和分析症狀,避免錯誤判斷和焦慮。本文適合對長期照護與失智症認識有興趣的人閱讀。
Thumbnail
2024/09/27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強調學習過程中應避免僅關注病症的表面。 對失智症的理解要多層次,照顧者和醫療人員需要具備對症狀與病程的全面評估能力,也要關注高齡者身體與心理上的互相影響。 最後,作者提供了策略幫助家屬與照顧者更有效地記錄和分析症狀,避免錯誤判斷和焦慮。本文適合對長期照護與失智症認識有興趣的人閱讀。
Thumbnail
2024/09/21
面對家人離世的低落情緒,高齡者常面對失去親人的痛苦。透過分享與他們的美好回憶,這些離世的家人能夠以無形的遺產繼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篇文章探討他們如何透過健康習慣、善良的行為及積極的學習態度來建立起深厚的家庭關係,並教導我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即使他們已經離開,這份影響仍然會陪伴著我們走過人生。
Thumbnail
2024/09/21
面對家人離世的低落情緒,高齡者常面對失去親人的痛苦。透過分享與他們的美好回憶,這些離世的家人能夠以無形的遺產繼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篇文章探討他們如何透過健康習慣、善良的行為及積極的學習態度來建立起深厚的家庭關係,並教導我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即使他們已經離開,這份影響仍然會陪伴著我們走過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Thumbnail
★了解失智症,以及相關知識。
Thumbnail
★了解失智症,以及相關知識。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兩個方面的觀點,一是解決失智症的困擾行為,另一個是利用芳療技術來緩解情緒困擾、減輕焦慮和壓力、改善睡眠等等。此外,也提供方法來幫助照顧者避免自己成為第二個病人以及減少因應周遭人的眼光和不精準的照顧策略帶來的痛苦。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兩個方面的觀點,一是解決失智症的困擾行為,另一個是利用芳療技術來緩解情緒困擾、減輕焦慮和壓力、改善睡眠等等。此外,也提供方法來幫助照顧者避免自己成為第二個病人以及減少因應周遭人的眼光和不精準的照顧策略帶來的痛苦。
Thumbnail
海外研究顯示,失智症照顧者因為承受長期的照護壓力,約40~50%有憂鬱症狀,你也總是燃燒自己,照亮家中失智長輩嗎?從小君的故事裡可以看到失智症照顧者常見的挑戰與壓力源。
Thumbnail
海外研究顯示,失智症照顧者因為承受長期的照護壓力,約40~50%有憂鬱症狀,你也總是燃燒自己,照亮家中失智長輩嗎?從小君的故事裡可以看到失智症照顧者常見的挑戰與壓力源。
Thumbnail
失智症需要積極的治療。 很多人以為失智症只是年紀大了所出現的正常老化現象。其實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不正常的快速退化。雖然沒有任何治療可以終止或逆轉失智症的逐漸惡化,不過藥物對部份病人可以延緩病情惡化,以增進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
Thumbnail
失智症需要積極的治療。 很多人以為失智症只是年紀大了所出現的正常老化現象。其實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不正常的快速退化。雖然沒有任何治療可以終止或逆轉失智症的逐漸惡化,不過藥物對部份病人可以延緩病情惡化,以增進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
Thumbnail
本文談論了照顧失智症者需要的醫療、社會、家屬、照顧者需求等全方位照顧知識,作者提出的三個必備的知識,包括過度反應或災難性反應、適時地給予正確答案和在狀況不好的時候不要要求過多。此外,還介紹了本書的四個特點,包括長線思維、行為管理轉成思維管理、嘗試與沒有單一解決的方式,以及減少阻抗更勝於合理解決問題。
Thumbnail
本文談論了照顧失智症者需要的醫療、社會、家屬、照顧者需求等全方位照顧知識,作者提出的三個必備的知識,包括過度反應或災難性反應、適時地給予正確答案和在狀況不好的時候不要要求過多。此外,還介紹了本書的四個特點,包括長線思維、行為管理轉成思維管理、嘗試與沒有單一解決的方式,以及減少阻抗更勝於合理解決問題。
Thumbnail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Thumbnail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Thumbnail
本文討論照顧失智症患者時,需要採用不同的思考和溝通方式,以更有效地理解他們的想法。文章建議照顧者應該避免僅僅相信病患的答案,而是著重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意圖,並從中分析如何處理困擾行為。
Thumbnail
本文討論照顧失智症患者時,需要採用不同的思考和溝通方式,以更有效地理解他們的想法。文章建議照顧者應該避免僅僅相信病患的答案,而是著重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意圖,並從中分析如何處理困擾行為。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與一般老化的短暫忘記不同,失智症者常完全忘記所做所為,甚或自己是誰等重要記憶。這也經常導致生活上的干擾、個性改變或妄想,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與一般老化的短暫忘記不同,失智症者常完全忘記所做所為,甚或自己是誰等重要記憶。這也經常導致生活上的干擾、個性改變或妄想,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