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A 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日本食農研修團記旅.3
大仁農場位在伊豆之國市,伊豆半島的北部,山路起伏間不時可看到富士山的遠景,和夾著半島的海灣。佔地100公頃的大仁農場裡面有種菜、種水果,花圃,也有牧場,也有很大面積的生態池、自然保留地,它是由財團法人MOA自然農法文化事業團所營運,持續進行岡田茂吉先生在1935所推行的自然農法。有研究、教育(自然農法大學校)、普及(全國還有10個支所和9個直轄農場)部門。
因此以下的紀錄就是以「自然農法」是什麼而寫,對身為農家的我們在農耕過程中,從自然農法來的觀點作為反思與梳理蠻重要的,也許也可以提供給其他人參考。
在位在管理中心三四棟的傳統日式老屋群內,櫻花正盛開,我們等於是位於研究的核心地帶了,研究部門的人員平易近人、娓娓道來地跟我們解說自然農法概要:
1. 跟一般農業的差別,自然農法應該是「人」跟「土」跟「作物」的互動關係,土壤的層面作為核心價值。態度上,是認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人去控制環境,而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基本概念。(這個出發點,就會造成根本的後續差異)
一般農業,有可能會合理的施藥、施肥,也可能過量的使用農藥和肥料,但結果卻會破壞環境。這不只是農業的問題,而是人的整體思考生病了,影響到地球,也會影響到自己的健康。
2. 「心」是關乎栽培者自己的想法、態度,土壤跟農作物本身是有生命的,多一點關懷、多一點愛,所謂的大愛,讓作物健全成長。
而自然農法的生產者有三個目標:
生產者的心態包括:
因之生產者宣言包括:
講了這麼多概念和抽象性的東西,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實踐的部分,那麼自然農法到底要怎麼種呢?大概可以用這張圖表達出來
講員就問生產者:你到底認不認識你的土壤呢?為什麼生產者要了解土壤的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呢?
作物有看得見的上面的部分,或下面看不見得根部,健康的土壤,會有健康的作物,可以減少病蟲害,品質也會較好
一般農業單方面的強調化學性,給予氮磷鉀等元素。
而物理性,則包含土壤結構,保水性、通氣性、易耕性等
生物性,則是包含多樣生物(包括看不見微生物)的活性在作用。
因此自然農法的施力點,是將「土的偉力」引出,發揮出本身的潛力,耕種在土壤的物理性、生物性、化學性,依序不斷的去改善它。
如果農場的物理性不佳,無法通氣、排水、保水,沒有團粒結構,那麼微生物不會進來,就像不乾淨的房子,人要住進去也是很困難。
一般農業面對不佳的土壤,常常會使用客土(從外面搬來所謂的好土),但問題也不是表面那20-30公分土壤就好,而是底下的土壤還是沒有理想的狀況。
一般使用化學肥料的作物,養分有點吃到飽的概念,根不用一直下去。慣行農法不停的翻土、翻土,但耕耘機只能在20-30公分的表土一點點層次做工,等於是盆栽的作法。
自然農法則是用表土、中土、深土的概念來看待土壤,用植物活的「根」的方式,來破碎心土,帶來環境的改變,讓看不到的真菌、細菌都能隨著根進駐到土壤的深處,持續產生作用。
這樣的講解,對於曾經在台上過MOA土壤挖坑診斷課的我來說,稍有概念。
這兩三年我們持續在農場種植禾本科、豆科等綠肥,用活的植物的根,去活化原本板結、黏性的土壤,以及利用快速生長的香蕉,製作堆肥增加有機質。Yuren還會搭配適當的水分管理、雜草管理、輪耕模式,可以看到團粒結構的形成,以及土壤動物逐漸豐富,這點我在實作裡也有深刻的體會。這樣精要的觀念真把我們做的瑣瑣碎碎的一系列動作又做了一番整理,也因此更有方向。
自然農法在亞熱帶草類旺盛的台灣,執行方式應該跟一歲一枯榮的溫帶日本不一樣,講員也一直強調因地制宜。
更有趣的是月足先生跟講員都一直強調,請不要接受觀念後就100%的實踐自然農法,特別是如果以前以慣行操作,隔年很有可能失敗,或即使成功,兩三年之後也會失敗,自然農法的觀察與實踐應該是漸進式的,如果你能做1%、10%、20%,減少10%的農藥或化肥使用量,都是在自然農法的路上。
特別自然農法更非什麼都不做、低投入的無為方法,其實需要更精密的生態性知識與操作,許多年輕人如果聽了觀念,籠統實行,有可能會危害到生計,影響到家庭。
就像有人聽完的反饋的:自然農法,是種修行的過程。
即便是同行的農友,也還是會用有機肥,對完全的自然農法也還在觀察與轉型的階段,這可能是因為土壤的改善需要長期的過程,當土地是租用,常常沒有辦法負擔這樣的時程,也擔心土地轉手的可能。因此自有土地,或是能確保以自然農法耕種土地的長期使用性,也是實踐自然農法的關鍵。
在大仁農場有三天的課,我們就住在園區山坡頂上的住宿中心,之後兩天又有公益財團法人農業、環境、健康研究所的加藤孝太郎先生講解農業方法、食物對於人類健康的影響,以及自然農法大學校校長的講課。
我們信步走在園區,用自己的五感感受花與美的世界,其中有一天更去園區內的奧熱海療院體驗。這裡就彷彿是一個悠悠的桃花源,棲息於山麓谷地間,恕我這麼說,我覺得它也是一個極成功的土地發展概念,用在40多年前極前衛的身心整合、自然農法、教育研究等定位,不破壞環境的提高了這個鄉間地域,保有它的高價值,讓這麽大片土地一直能用「美」的方式營運下去,自我支持。
儘管有機農業、自然農法的概念逐漸普及,在日本各地的政府部門、學術單位與私人機構,目前都有課程,因此人們似乎不用千里迢迢,來到靜岡鄉間的農場就可接觸到自然農法知識,然而大仁農場卻更扮演一個連結的角色,支援地方政府、各級學校、銷售單位,推動各地有機示範區、推廣綠色糧食系統教育、還有協助企業達成SDG目標,派發人員和講師走向各地,甚至未來有支援台灣分部的可能。
這又多了一層意義,桃花源不是避世的理想,而是在這裡涵養休憩後,把好的理念和作法帶出來,推廣向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