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爆發央行寬鬆政策以來,股市便一路高歌猛進,吸引越來越多人進入市場,各國股市的證券開戶數、成交量也屢創新高,創造一副欣欣向榮、人人賺錢的景象。然而,投資到底是什麼?到底怎麼做,才是較正確且健康的投資方式?看完這篇文章,你將了解以下幾件事:
股神巴菲特、蒙格的事蹟相信大家都已耳熟能詳,兩位老先生透過投資達到了人生的目標,並早早實現財務自由。然而,到底什麼是投資?要投什麼東西才是投資?以及需要有哪些的觀念,才能健康的參與市場?
一般我們的收入分為兩種:主動收入及被動收入。主動收入指藉由勞力、上班而獲得對應的薪水、報酬,被動收入則透過買入可在未來增值的東西,利用時間及複利的力量獲取報酬。
而投資,就屬於被動收入。投資之所以這麼重要,是因為主動收入和個人的生產力、貢獻度呈絕對正相關,除非做到大公司的管理階層,否則一般升遷的加薪幅度都較固定,提高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碰到天花板。
我們也可以這麼想,薪水就是一種固定收益(Fixed Income),每個月領多少就是多少;但投資是用錢賺錢,因此隨著資產規模的放大,同樣的報酬率將可產生更大的回報金額,更別說將股利、利息再投入(Reinvest),其報酬成長潛力是沒有上限的。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一個人每年薪水是 50 萬元,並全拿去投資,每年報酬率 10%,一年後就可拿回 55 萬元;如果將這 5 萬元的獲利再投入,那第二年就可以拿回 55 *1.1=60.5 萬元,同樣的報酬率,因為再投入使獲利金額較前一年多了 5,000 元。以此類推的話,N 年後的總資產將為 50*(1.1)^n 萬元,隨著本金的增加,獲利金額將以指數成長越滾越大,這就是複利的魔力。
因此,説投資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議題也不為過。又或者能這麼說:如果想要變得有錢,那麼就一定要投資。
一言以蔽之,投資就是買入現在或未來會帶來正現金流入(Cash Flow)的東西,會計學上稱之為資產(Asset),而反過來講會使現金流出的,就叫做負債(Liability)。
然而會計學是用來衡量企業,且假設企業永續存留(Going Concern),不會倒閉消失,因此除了現金、應收帳款、存貨、遞延收入、土地設備等項目外,連商譽、專利這類短時間內不會產生現金流的無形項目也會被視為資產。
但人的生命是有限,如果要套用會計學的定義,就必須將“時間價值(Time Value)”考慮進去。
對個人來說(不考慮到你的後代子孫),我們可以這麼定義資產:能在有生之年產生正現金流的東西。假如是等到去世後好幾年才能變現,這類就不會視為是資產。負債的定義則剛好相反。因此只有清楚知道資產和負債的差別,才能在投資做出正確的決策。以下列舉幾個例子,一起來討論哪些應該屬於資產、哪些應該屬於負債。
「年輕人有錢有能力就要買房,這樣才有個根本」,這個觀念長久以來已根深蒂固在大多人的腦海,似乎出社會、結婚後沒買房子,就不能算是功成名就。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一般來說,買房會有幾個用途:自住、租人、以及純粹炒房。
如果房子是買來自住的話,你要繳房貸、裝潢,甚至燈壞了要修理、牆壁掉漆要重新油漆等,那麼除非賣掉,否則從買入的第一天起就只會一直燒錢,造成現金的流出,根據上文的定義,買房自住其實是種負債。
但如果是為了出租或單純投資呢?租房每個月都可以收房租,而投資則是預期在未來房價上漲後賣掉賺價差,兩者的共通點都是預期能持續或在某個時點回收現金流,若以這個角度出發,那麼房地產就會是一種資產。
因此,在買房前必須先思考用途到底是什麼,現階段的必要性大嗎?才不會人云亦云,做了日後會後悔的決定。
大部分的人買車都是為了自用,因此概念就和房子一樣,我們需要定期支付保養費、保險費、維修費等等,在你買入後就一直造成現金流出,且車子大多不像房地產會增值(除了少數限量車款),其價值是會隨使用時間而降低的,所以對大部份人來說,車子也是一種負債。
但因為養車成本畢竟沒有買房高,因此如果真的有代步需求,買車仍然不失為一筆好的決策。
股票、ETF 和債券獲利可分為資本利得(Capital Gain:買低賣高,賺商品本身的價差)及利息收入(Dividend/Interest Gain:持有股票、債券期間,公司、債務人定期發放給你的利息收入)。
其中股票代表了一間公司的部份所有權,其價值將隨著公司成長而增加,只要是透過深入研究,並找到經營妥當且在產業成長趨勢上的公司,通常維持穩定成長是可以預期的。
而 ETF 簡而言之就是一籃子的股票,例如元大 0050 囊括了全台市值前 50 大的公司,以統計學大於 30 個樣本就可代表母體的定義來看,0050 大略可代表台灣經濟體,因此若台灣經濟未來能持續成長,長期來看 0050 也會持續增值。
而債券其實就是一種貸款,通常作為跟銀行貸款外的第二種融資手段,所以買債券的人每段時間都會收到固定的利息,且利率也會比貸款利率高。如果借款的人是政府就叫公債,是公司就叫公司債,而如果是財務體質比較不好的公司所發的債,由於違約風險比較高,通常又被稱為垃圾債券(Junk Bond)。
總而言之,不管是股票、ETF 或是債券,買入後都可預期會帶入正現金流,因此也屬於資產。(這邊指的不是亂買,而是經過研究及長期統計的)
雖然現金聽起來毫無疑問是種資產,但別忘了這世上有一種東西叫通貨膨脹(Inflation)。
通貨膨脹簡單來說就是物價水準上漲,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的經濟現象。也就是說,今天的錢會比未來的錢更有價值,同樣數目的錢,可能今年可以買兩碗滷肉飯,十年後卻只能買一碗。
用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溫和的通膨代表了經濟的成長,可以預想未來政府的所有財政政策都仍會以穩定溫和的通膨目標前進。因此,如果只是將現金鎖在保險櫃裡,實際價值是在持續下降的。要讓現金變成資產,我們就必須將現金投入報酬率能大於通貨膨脹率的資產。
大概了解資產及負債的差別後,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投資界或商場上的成功人士總是像巴菲特、蒙格、比爾蓋茲這種聰明人?他們有什麼共通點?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投資只有聰明人才能做到,一般平凡老百姓根本贏不了大戶,只能淪為他們的犧牲品。
但其實邏輯應該改一下,並不是只有聰明人才能成功投資,而是投資這件事讓人變聰明。
在投資的過程中,必須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研究,包括了解自己適合的方法、分析投資商品特性、公司的商業模式、產業技術、財務狀況等等,透過這些研究、訪談及大量閱讀和思考,將會讓自己觀察世界的角度更為敏銳,更有觀點。
此外,投資更可以讓我們把思考的角度從原本的上班族轉移到經營層。
巴菲特曾說過:「因為我是個生意人,所以我是個優秀的投資者;也因為我是個投資者,我成為一個優秀的生意人。」這句話一語中地的道破了投資的核心觀念:用企業的思維去投資公司。
在上班族的立場,關心的是薪水多不多、工作量大不大、福利好不好等議題,不過一旦投資了某間企業,你關心的就會變成這家公司的前景、商業模式、獲利能力、成本控管甚至是經濟發展等更宏觀的面向。股票在英文叫 Shares,是分享的意思,當買入後你就成為了該公司的部份所有者,如果能用企業家的角度去看事情,很多東西會變得更明朗、更寬廣。
因此,投資的意義不僅是獲取報酬,更包括了在過程中學到的知識及思維的提升。
行文至此,很多人都致力於找尋各種投資方法,希望能用最快、最有效率的途徑賺到錢,但其實最快也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投資自己。
我們自己就是一個固定資產,上班後每個月都可以領到薪水(現金流),且薪水的成長是可以透過如攻讀碩士博士、考證照、閱讀、環遊各地打開眼界、參加活動累積人脈、加強自己的專長技能、健身維持健康等各種方式達成的,雖然前期看起來都在燒錢,但其實這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競爭力,讓自己在未來創造更多現金流、賺更多錢的最好投資,而年輕,就是最大的本錢。
巴菲特說過:「時間是優秀者的朋友,平庸者的敵人。」如果可以看得懂這層含意,那麼相信距離成為成功的投資者又更進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