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位傳奇鋼琴師,一輩子只在同一艘船上生活,從未離開海上。
他是移民的棄嬰,被遺棄在船上的鋼琴上,注定了他與鋼琴一生的琴緣。
他被水手收養,在船上成長,在船上演奏。下層船艙的乘客在他舞曲演奏下歡快起舞,華裳麗影的貴客們也為他音樂陶醉。
他只有一個名字「1900」,這個根本只像一個編號的名字。
但或許,他的鋼琴就是他最好的名字。
他在海上是最知名的音樂魔法師,但在陸地,他只是個沒有國籍、沒有身分的幽靈人口。
1900終其一生未曾下船。最終,他隨著這艘報廢的油輪一起灰飛煙滅。
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是我高中時的音樂課。
當時不懂為何1900拒絕下船的理由,年輕氣盛的自己單純覺得1900是個不敢跳出舒適圈的懦夫。
船下的世界這麼大,他卻只甘守船頭到船尾的小小世界,以致最後船毀人亡。
但在這之後我又重看了很多次,尤其在出社會後。當年看不懂的,在成長之後看卻突然感慨萬千,淚流滿面。
在那之後,這部原聲帶成了我深夜寫作最常聽的歌單之一;這部電影也成了我每隔幾年,就要再次回味的經典神作。
所以,我將這部電影,當作是高中三年國文課的最後一部影片。而這也是送給高三畢業生的最後一堂課。
這部電影的經典橋段太多了,第一次看熱鬧,「鬥琴」那段自然是觀影人津津樂道的橋段;但隔了幾年,會在人生某個幾秒,閃現在我腦海裡的,卻是一個很安靜的畫面:
那時,1900第一次提出下船的想法。
在眾人祝福聲中,1900穿著嶄新的大衣,提著他唯一的家當,一步步走下舷梯。
在距離陸地的最後幾階前,1900停下了腳步,看著眼前的城市。
漫天漫地的摩天大樓,就像海洋一樣毫無邊際。
1900佇立在船梯上良久,而鏡頭,也停在他那個不上不下的畫面。
事隔多年,每當我卡在人生青黃不接的抉擇之際,1900那個身影就會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世界這麼繁華,摩天大廈去如海浪波滔般漫無邊際。
我彷彿也孤立在那個不上不下的舷梯上,進退維谷,天地間,彷彿只有我孤身一人。
孩子們,你也有過這樣為難的時刻嗎?
1900說:「你有看到那些街道嗎?千萬條的街道!我該怎麼從中選一個?」
我相信你可能已經體會過1900的茫然,也許就在你打開大學簡章的那一刻。
千萬的科系,千萬種選擇,你茫然無措如佇立海邊,卻要選擇一條看似正確的道路。
這半年來,我看著同學在選擇上困惑、猶豫,痛苦;好不容易擇定道路,船舵已下,有的人堅定不移,有的人又還抱有質疑:我選擇的是正確的嗎?
而高中畢業,18歲的你們,未來要面對的選擇還有更多更多。
選一段感情,選一棟房子?
選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選一片屬於自己的風景;
甚至更難的是:選一種自己的活法。
這些選擇不容易,而且無論對錯。
但當世上路有千萬條時,你又該怎麼選擇方向?
前幾天跟一個高三女孩聊天,她說,老師,準備學測時總想著考上大學就自由了,但真的要上大學了,我反而有些害怕了。
自由了,不就代表什麼都要自己決定了嗎?我又怎麼知道我做的決定對不對呢?
面對無垠大海,我們反而更需要掌握羅盤。
對此,我想從這部電影,送給即將啟航的孩子們。
1900提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琴鍵只有88個琴鍵,但在這有限的88個琴鍵中,我可以彈奏出無限的音樂。」
孩子們,請記得第一件事:限度。
到大學去,你彷彿有了無限的自由、無限的時間。
可是正如1900所言,當琴鍵無限時,這架鋼琴反而無法彈奏了。人生很難有真正的自由,你有責任、有框架,有很多讓你現在厭煩覺得「不能做自己」的束縛。
但你認為什麼叫「做自己」?無視責任、縱情狂歡,擺脫長輩的叨念,這就是自由與「做自己」了嗎?
當大學如大海般自由遼闊,你越要能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當你成年後,你要承擔自身抉擇的責任;青春轟轟烈烈,也還需要個底線。
這些責任是一種負擔,但真正的高手懂得在有限的舞台上舞出最美的舞姿。
其次,1900提到的第二件事,我認為是:信念。
兩個老友多年後相見,Max問1900,這些年都在做什麼?
1900回答,他不斷的在彈琴。
無論是戰爭中、空襲的時候,無論有沒有聽眾,他就只是專注的在彈琴。
即使到船即將炸毀的那刻,1900揚起了手,彈著沒有鋼琴的鋼琴。
也許你會說,1900除了鋼琴什麼都沒有,是個很單調乏味的人。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會認為他是最幸福的,他有一個終其一生不曾辜負的理念──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是夢想、初衷。
電影一開始,Max就賣掉了他跟隨半生的小喇叭。
店家只開出20元的低價,Max忿忿不平的抱怨:「這可是我的半輩子!只值這價錢?」可他再怎麼抱怨,店家也不會開出更高的價錢了。
孩子,請你理解一件事:被你放棄的信念或初衷,就是這麼一文不值。
當你很疲憊、有太多誘惑跟情緒亂人心時,更需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
就像陸續放榜的這兩天,分科的同學難免落寞,有些心酸,也比較難靜下心讀書。
越是疲憊迷惘,越要靜下心,再次檢視,自己當初決定分科的初衷是什麼?
不甘心?想再拚一次?不想讓自己後悔?
想起初衷,就微笑祝福上岸同學,然後一個人靜靜吧!
堅持信念,總是有些孤獨的。
但也誠如1900的鋼琴,孤獨,才能醞釀純粹。
另外,也是老師最喜歡的一個橋段:
當Max首次出航,就碰上大風浪。
嚴重暈船的Max,碰上依舊從容自在的1900。
1900鬆開了鋼琴的固定閥,任由鋼琴隨勢滑出,帶著Max在顛仆的船上演奏華爾滋,在浪尖上與鋼琴共舞。
演奏讓Max大樂,渾然忘了暈船的不適;鋼琴最後衝進了船長室,對比其他已經穿上救身衣的乘客和氣急敗壞的船長,兩人像頑童似的大笑。
孩子們,我不會只簡單的祝願你們一帆風順,因為人生本就是有起有伏。
但在狂風巨浪中,我期望我們,都還能有這樣的「 自在」。
當你痛苦失衡、茫然無措時,別忘了回來翻翻我們曾提過的這些文學。
還記得蘇軾那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嗎?
既然躲不了大雨,乾脆淋個痛快吧!
1900教的治療暈船妙招,是乾脆順著風浪搖擺起舞;
在風浪中仍不忘記幽默,在風浪中還能自適從容,
甚至,在風浪中,我們還能不失赤子之心。
最後,這部電影裡還有一段很珍貴的情緣: 友誼。
1900和Max,一起搗蛋,一起演奏,
即使多年後有各自人生,依舊不曾忘記曾有過的年輕時光。
Max了解1900,極盡全力地尋找老友,不捨他的人生與船同滅。
但最後,他理解好友想法已決,雖淚流滿面,還是尊重老友的抉擇。
死別之際,1900依舊拿死亡大開玩笑,逗的老友含淚卻又忍俊不禁。
行到中年,我越發感覺,擁有熟悉彼此,可以盡情訴說理念,還順便加幾句賤嘴吐槽的老友,是多美好的事。
我也希望你們擁有這樣的友誼,珍惜這樣的友誼。
在有限度的人生中,不忘初衷、不忘微笑,擁有老友,
願你們出航後,行遍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四年前的畢業班,我播了這部電影,也寫了一篇學習小記。
四年後,由於調課的關係,高三導師班的最後一堂課,正好調成了國文課。斟酌許久,我跟小羊說,我還是想上高中最後一堂國文課。
我並不是個善於聊天的人,不容易跟學生打鬧說笑,想說的話,都在國文課裡了。
所有的祝福,也都藏在國文課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