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教幾篇古文,怎麼教才是重點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最近108課綱的國文教學議題炎上,從各種角度討論者皆有。做為一個新課綱前線任教的國文老師,我想從古文教學的方法討論。

 

剛開始我也曾對文言比例大規模的調動不適應,但任教至今,倒也找出一套自己的辦法:利用寒、暑輔的時候上補充文章,更甚者,在沒有考試壓力下,部分課文的反而更可自由運用──

 

譬如說〈勸學〉,只摘取幾句最經典的佳句解說,因為〈勸學〉全文結構冗長;又或者是〈典論論文〉,搭配AI議題,直接討論最經典的「文以氣為主」、「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這兩段。至於前面議論建安七子的段落,大可略去。(可參考羊咩〈當曹丕遇到AI〉一文)

 

方法是有的,路是人走出來的。

 

比起篇數問題,我認為國文教學,首須克服的是「學生與課文的代溝」

 

文言文本就因陌生讓學生心生排斥,加上貶謫左遷、出世入世、生離死別這些滄桑,對十五六歲的孩子來說可能還未體驗,國文老師要做的,是「蹲其身,使與臺齊。」

除了字詞解釋外,我們還要盡量找出文章中能跨越時間的核心意義,以及現代價值,盡量和學生的生命經驗結合。

 

所以為何我會使用動漫、戲劇等方式連接古文教學?

因為人性價值的核心討論是橫跨在各式藝術文本之中的。

學生並非不懂,他們聽歌會流淚、看動漫會熱血激昂,對時事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只是無法把自身情感和文言文搭上線。

 

作為老師,我需要搭建一套鷹架結構,讓學生減低對課文的距離感。

 

人性的永恆價值,是存在於各種藝術作品之中的。

所以,應該沒有「不學《廉恥》一課,就無法學會禮義廉恥」這種事。

 

禮義廉恥,換一個比較「現代」的說法,亦可是「公民道德」。

公民道德的內涵決不會只活在一篇課文裡;更不可能是只靠一篇課文就能教會。


 

#古文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主牌

 

古文教學最常被質疑的就是:「學這個有什麼用?」

文學藝術、哲學思想,其價值更多在於生命「質」的提升。

 

既然非必要,在推廣時,若還自居高人一等的姿態教條式訓斥,無疑是將群眾越推越遠。

 

以出師表為例,「讀出師表不哭者,是為不忠。」

這句老話幾乎已成一種課堂笑話。別說學生了,有時連老師自己都對課文無感。

 

但「忠」這個字,端看老師如何解釋。

時至今日,若只把忠停留在「忠君愛國」,在民主社會裡確實已是迂腐。

但孔明所展現的人格特質,我認為可定位於「忠於信念」,23歲的隆中對,孔明是用一輩子在實踐。以終為始,以始至終,他忠於對先帝的承諾,忠於自身理想,鞠躬盡瘁,毋忘初衷。

我們一生,是否又能做到莫忘初衷?

 

但要講述到這一點,前提必須是先幫學生建構起歷史知識。而這又需要教師龐大的備課功夫。

 

生澀有距離的教材,直接餵養給學生,自然會引起反胃。教師當如母鳥,先理解消化,去蕪存菁後、深入淺出的處理後,再哺育給雛鳥。

 

至於作家生平介紹,我更傾向引領學生,看每個人於困境中的「抉擇」。

有人抉擇為信念犧牲,有人選擇避世獨善其身....這些抉擇沒有一定的對錯,比起灌輸忠孝節義,我更希望是引領學生思考:「如果是我,我想怎麼抉擇?」

 

同時間,也試著理解,對於和自己選擇不同答案的人,他們的原因動機為何?

我一直相信,文學最核心的價值在於「慈悲」,那是一種對人性的洞察和理解。

 

新課綱的選文,還加入了移工、長照等更多社會議題,這更能落實「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社會關懷,達到古今對照,進一步發揮文學興觀群怨的功用。

 

而國文老師多同時擔任導師一職,我們更可擷取文學的寬容與智慧,並於班級經營時引導孩子們思考:

所以困於情傷的孩子,可用老莊的「放下」寬慰;

與第一志願擦身而過,鬱結不平的孩子,可用貶謫文學陪他談心;

 

文學可以是很生活的,不能供成一塊神主牌,神聖不可侵犯。

 

 

#用他人能夠並肩而行的方式

每個世代都有其世代難題,也有該世代必學的課題與知識。

但我們常常「貴古賤今」,以過去所學輕視當今所重,

開口閉口就是「現在年輕人都不 ....當年我們都....。」

這未嘗不是一種傲慢。

 

沒錯,現在的學生可能不熟悉三國、不清楚歷史,也不是很清楚岳飛做了些什麼;但他們現在學習的課程內容,也跟我們當年差異甚大。他們學習科目的龐雜與難度,可能更甚我們當年。

 

高中國文的課程,除了應用文之外,更有純文學的引領與啟蒙,美感層次與藝術的引領。古文的學習並非只在「有用無用」,我們試著為孩子開一扇窗,欸,你看看,其實風景還不賴。

 

未來他不見得念中文系,國文課也不會是他最重要的課程,但若是能引領得當,至少學生的初接觸印象不差,不至於對文學拒之千里之外,我覺得這就是一種功德圓滿。

 

而這條備課路上,我知道,有好多好多老師也在不停嘗試著,用桌遊、用思辨、用心智圖、用學思達....

大家都在嘗試,尋找更好的方法。

 

這條路,大家一直都在開拓,讓國文課結合時事議題與生命情意教育,

更重要的是,

我認為,教師自己不斷更新、求知、調整的心,會是最好的備課基礎,亦是對學生的身教。

 

已故的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曾說:

「為你堅持的信念奮鬥,但要讓他人能夠並肩同行的方式。」

 

如果想要扭轉大眾普遍對國文課、對古文的觀感,

高中國文,也許我們可以選擇更親和、更能讓人並肩同行的方式。

走著走著,一條融合傳統與創新的道路,也將於披荊斬棘中,逐漸成形。

古文讀起來霧煞煞,但說到底依舊是人類的那些事,用看戲的方式打開古文,發現他們的悲歡離合其實就是一場場精采大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週,幾個學生問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一定要念大學?如果我不唸大學,會怎樣嗎?」 這是一個大哉問,甚至,他們問的,恐怕也是我這個前線高三教師,某一個藏在內心深處的疑惑。再三督責著小羊們用功念書,但把他們都送上理想大學,就是我的使命了嗎?
元代「曲壇宗將」張可久寫的〈九日〉這首小令, 根本就是一首「加班就是狗屎」的社畜哀歌
韓非的〈猛犬社鼠〉說明了兩種君王身邊的危險人物。 但政治層面對學生來說不易懂,只好讓〈雍正王朝〉和〈甄嬛傳〉出馬了。
2015年,日本歌姬中島美嘉重新站上了舞台,在復出演唱會的最後一首歌,獻唱了〈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 而這一場動人表演,AI能否複製呢?
運,是可以改的, 但是你是將命運「由紅轉綠」,亦或是「由綠轉紅」, 終歸,源於自己。
李斯生日當天,他很得意,但得意中隱隱有些惶恐。 夢想中的版圖都到手了,但看著眼前烈火烹油、繁花著錦的熱鬧景象,他嘆了口氣: 「物極則衰,可現在的我,不知該如何停止啊!」
上週,幾個學生問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一定要念大學?如果我不唸大學,會怎樣嗎?」 這是一個大哉問,甚至,他們問的,恐怕也是我這個前線高三教師,某一個藏在內心深處的疑惑。再三督責著小羊們用功念書,但把他們都送上理想大學,就是我的使命了嗎?
元代「曲壇宗將」張可久寫的〈九日〉這首小令, 根本就是一首「加班就是狗屎」的社畜哀歌
韓非的〈猛犬社鼠〉說明了兩種君王身邊的危險人物。 但政治層面對學生來說不易懂,只好讓〈雍正王朝〉和〈甄嬛傳〉出馬了。
2015年,日本歌姬中島美嘉重新站上了舞台,在復出演唱會的最後一首歌,獻唱了〈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 而這一場動人表演,AI能否複製呢?
運,是可以改的, 但是你是將命運「由紅轉綠」,亦或是「由綠轉紅」, 終歸,源於自己。
李斯生日當天,他很得意,但得意中隱隱有些惶恐。 夢想中的版圖都到手了,但看著眼前烈火烹油、繁花著錦的熱鬧景象,他嘆了口氣: 「物極則衰,可現在的我,不知該如何停止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AI的崛起對人類來說早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尤其在Chatgpt、Midjourney等生成式AI出現後,更是為人類的文明帶來極大的影響,大學現場也不得不面對這樣的改變。然而比起一味地禁止,未來的大學端更應該教導學生新科技的優缺點,讓學生在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之餘,也能不使其造成禍害。
Thumbnail
最近開始在看《原子習慣》這本書,當然是緩慢的閱讀中,目前到60頁,需要停下來思考一下。一直以來學校教的是:想要做什麼事前一定要設定目標,設定計畫去達成。但這本書的觀點卻是指出:「不不不,你與其設定目標,應該把焦點關注在你想成為怎樣的人。」對於目標,他提出了幾點對於目標的批判,其中一點:成功者和失敗者
Thumbnail
一位不喜歡被稱讚很準的占卜師 人們好奇關心的是『未來』,卻忽略問題『肇因』與『選擇』,塔羅牌恰恰可以幫我們回到過去,追溯源頭,釐清選擇。
Thumbnail
陽明山因芒草遍及各山頭,早期得名「草山」,當年蔣中正因深怕被貼上「落草為寇」的標籤,因而借用了自己崇尚的王陽明哲學,將「陽明」二字,放進了他心愛的世外桃源,至此這裡被改稱「陽明山」。
Thumbnail
多年以來,各家公司多次嘗試獲得金融監管機構的批准,推出專門針對比特幣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 追踪比特幣價格的 ETF 讓更廣泛的主流投資者接觸到元老級的數字資產,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方法。
Thumbnail
多年以來,各家公司多次嘗試獲得金融監管機構的批准,推出專門針對比特幣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 追踪比特幣價格的 ETF 讓更廣泛的主流投資者接觸到元老級的數字資產,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方法。
我們很容易依據人們進行的「活動」多寡,來判斷積極與否,甚至是生產力的高低。例如這條產線一天可以生產幾個零件、這個業務一天可以拜訪幾個客戶、這一季單位裡總共辦了多少活動、或者是自己一天花了多少時間在工作等等。這些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很常見、也很普遍,但卻不一定真確。如何判定,就看你的「目標」是什麼。  
Thumbnail
前一篇文在社群上面引起大家的迴響:博弈的工作資歷對職涯造成哪些影響? 在領英Linkedin 上面的博弈從業者有一些反彈,因為覺得自己被貼上了負面標籤而感到不舒服。 比起抱怨,我們更要讓社會大眾成熟的看待博弈產業從業者,難道沒有人去做博弈產業,社會對於賭博的需求就會消失嗎? 答案是.......
Thumbnail
比起去思考「要怎麼樣才能成為別人願意看一眼的人」,我想應該要先思考「我喜歡什麼」「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擁有什麼」「我缺少什麼」,去面對那些你不想面對的自己,然後喜歡自己,你才能把你所喜歡的、你所擅長的發揮出來,你也才能知道自己缺少什麼而去補強!
Thumbnail
很多新手投資人不敢面對市場,那他該怎麼辦?跟單(買基金)阿! 那跟完還是不知道要怎麼投資怎麼辦?繼續跟單(買基金)阿! 你或許會說跟單(買基金)礙到你了嗎?我是不是憤世嫉俗沒人跟單才在這邊發牢騷,你可以這樣想,那你就繼續盲從吧!想知道為什麼,就進來看看吧~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AI的崛起對人類來說早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尤其在Chatgpt、Midjourney等生成式AI出現後,更是為人類的文明帶來極大的影響,大學現場也不得不面對這樣的改變。然而比起一味地禁止,未來的大學端更應該教導學生新科技的優缺點,讓學生在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之餘,也能不使其造成禍害。
Thumbnail
最近開始在看《原子習慣》這本書,當然是緩慢的閱讀中,目前到60頁,需要停下來思考一下。一直以來學校教的是:想要做什麼事前一定要設定目標,設定計畫去達成。但這本書的觀點卻是指出:「不不不,你與其設定目標,應該把焦點關注在你想成為怎樣的人。」對於目標,他提出了幾點對於目標的批判,其中一點:成功者和失敗者
Thumbnail
一位不喜歡被稱讚很準的占卜師 人們好奇關心的是『未來』,卻忽略問題『肇因』與『選擇』,塔羅牌恰恰可以幫我們回到過去,追溯源頭,釐清選擇。
Thumbnail
陽明山因芒草遍及各山頭,早期得名「草山」,當年蔣中正因深怕被貼上「落草為寇」的標籤,因而借用了自己崇尚的王陽明哲學,將「陽明」二字,放進了他心愛的世外桃源,至此這裡被改稱「陽明山」。
Thumbnail
多年以來,各家公司多次嘗試獲得金融監管機構的批准,推出專門針對比特幣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 追踪比特幣價格的 ETF 讓更廣泛的主流投資者接觸到元老級的數字資產,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方法。
Thumbnail
多年以來,各家公司多次嘗試獲得金融監管機構的批准,推出專門針對比特幣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 追踪比特幣價格的 ETF 讓更廣泛的主流投資者接觸到元老級的數字資產,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方法。
我們很容易依據人們進行的「活動」多寡,來判斷積極與否,甚至是生產力的高低。例如這條產線一天可以生產幾個零件、這個業務一天可以拜訪幾個客戶、這一季單位裡總共辦了多少活動、或者是自己一天花了多少時間在工作等等。這些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很常見、也很普遍,但卻不一定真確。如何判定,就看你的「目標」是什麼。  
Thumbnail
前一篇文在社群上面引起大家的迴響:博弈的工作資歷對職涯造成哪些影響? 在領英Linkedin 上面的博弈從業者有一些反彈,因為覺得自己被貼上了負面標籤而感到不舒服。 比起抱怨,我們更要讓社會大眾成熟的看待博弈產業從業者,難道沒有人去做博弈產業,社會對於賭博的需求就會消失嗎? 答案是.......
Thumbnail
比起去思考「要怎麼樣才能成為別人願意看一眼的人」,我想應該要先思考「我喜歡什麼」「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擁有什麼」「我缺少什麼」,去面對那些你不想面對的自己,然後喜歡自己,你才能把你所喜歡的、你所擅長的發揮出來,你也才能知道自己缺少什麼而去補強!
Thumbnail
很多新手投資人不敢面對市場,那他該怎麼辦?跟單(買基金)阿! 那跟完還是不知道要怎麼投資怎麼辦?繼續跟單(買基金)阿! 你或許會說跟單(買基金)礙到你了嗎?我是不是憤世嫉俗沒人跟單才在這邊發牢騷,你可以這樣想,那你就繼續盲從吧!想知道為什麼,就進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