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取芳彥
※粗體字部分為章節標題
國高中時期我很愛看心靈成長類書籍,當時的我期許能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但是看的越多,知難行易的壓力讓我越發感到不適。畢竟當時同儕佔據你每天幾乎2/3時間,年少世界還很小的我難以忽略外來的視線,總是覺得自己愛斤斤計較,不夠豁達。慢慢的也就不再愛看這類書籍,想著:哼!反正大概都是空談道理,要是人人都做得到的話這種書還會出版嗎?
工作超過十年後,現實將稜角磨去,反而開始想起了曾看過的內容,逐漸發現自己其實是可以用其他方式應對世界。原來少年所讀並不是當頭棒喝,而是潛移默化告訴自己是有其他選擇,無需總是豎起尖刺對向自己與他人。
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同立場下大家想法也會不同,何必為了討好所有人搞得自己動輒得咎呢?在意他人視線之前,先在意自己該做的事,如果自己的言行舉止並無強烈可以指責的偏頗,也符合當時的目的,那麼就無需過份在意他人的想法,讓別人失望也無妨。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明確了解現在的選擇將關係到將來的人生,就能踏踏實實的勇往直前,用心生活就可以鍛鍊不在意的力量,不會隨意的因為外力搖擺。
雖然別人怎麼看你是別人的問題,若毫不顧慮他人想法反而會錯失反省改進的機會。現在假訊息滿天飛,若不想被耍弄操控就應該要好好慎選資訊來源或直接求證。別聽信所謂的「大家都那麼說」,畢竟三人成虎,所謂的大家說暗渡了不願意具名負責的輕佻或加油添醋的誇大。此外,說話太過隨意也容易造成誤解,表達意見時,留心說話順序即可減少誤會。工作時雖然要先講結論再討論細節,但是評判的話反而應該先較緩和的指出不妥處,再大力誇獎優點,柔軟的話語方更能讓人採納。
日本相較台灣是個更加內斂壓抑的國家,甚至還有所謂的閱讀空氣的說法。雖然閱讀空氣是基於體貼,希望不造成他人困擾。但是過度上綱卻讓人言行無措。儘管台灣較為活潑自由,但如名取芳彥所說,練習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平靜,就能幫助自己以更平衡、更有彈性的和世界相互擁抱。